高摻氧化鎂混凝土在某水電站拱壩工程中的應用
[Abstract]: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MgO concrete d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steaming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arch dam project of a small (1) hydropower station, the autoclave test of cement, fly ash and stone powder mixed slurry specimen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is, the content of MgO is increased to 6.5% and applied to concrete arch dam of hydropower s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content MgO concrete further improves the crack resistance of dam concrete, simplifies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measures of mass concrete, and realizes the pouring mode of concrete body with very few induced joints, no longitudinal joints and bunker pouring.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大學材料與建筑工程學院;貴州中水建設(sh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省大壩安全監(jiān)測中心;貴州水利科學研究院;
【基金】:貴州省教育廳“125”重大科技專項([2012]0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69003,50969002)
【分類號】:TV43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瑞強;;探析混凝土強度離散性分析與控制[J];科技與企業(yè);2012年01期
2 馬建軍;;談對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的認識[J];山西建筑;2012年23期
3 吳楊;混凝土裂縫的分析及預防[J];中國建材;2002年09期
4 蒙克甫;混凝土生產(chǎn)質(zhì)量水平的評定及影響因素分析[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shù);2004年02期
5 王玉香,張瑞華,張欣蕊;提高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的主要途徑[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4年03期
6 李培彥;預拌混凝土質(zhì)量通病的成因及解決方法[J];山東建材;2004年05期
7 鮑春生,王登高,王斌;在混凝土中摻和粉煤灰的施工方法技術(shù)分析[J];河北煤炭;2005年04期
8 孟德青,劉輝;淺談水工混凝土拌和物的質(zhì)量檢驗與控制[J];山東水利;2005年08期
9 裴澤華;淺談通濟堰樞紐取水改造工程混凝土的質(zhì)量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8期
10 周軍峰;劉穎;;淺談混凝土非結(jié)構(gòu)受力裂紋的產(chǎn)生和防治措施[J];西南公路;2005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冬原;姚志玉;;混凝土綜合抗裂法[A];建設(shè)工程混凝土應用新技術(shù)[C];2009年
2 黃海田;樊志遠;朱炳喜;張利昕;;水利建設(shè)工程推廣應用預拌混凝土及其質(zhì)量控制要點[A];2009'中國商品混凝土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第六屆全國商品混凝土技術(shù)與管理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3 張宏偉;;建筑工程混凝土強度的環(huán)節(jié)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09年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9年
4 霍騰光;;在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縫[A];混凝土工程結(jié)構(gòu)裂縫控制與混凝土新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1999年
5 廉慧珍;;砂石質(zhì)量是影響混凝土質(zhì)量的關(guān)鍵[A];首屆機制砂石生產(chǎn)與應用技術(shù)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6 朱效榮;孫輝;;現(xiàn)代混凝土理論在混凝土研究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商品混凝土信息技術(shù)交流大會暨2006全國商品混凝土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潘文彬;梁遠文;;泵送超低標號混凝土在防洪堤施工中的應用[A];廣西水利廳廳慶征文選集(2)[C];2004年
8 廉慧珍;;思維方法和觀念的轉(zhuǎn)變比技術(shù)更重要之一:傳統(tǒng)思維和從眾思維對混凝土技術(shù)進步的影響[A];首屆商品砼大會論文集[C];2004年
9 郭曉安;謝凱軍;;三峽電站廠房混凝土表面氣泡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A];第七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鐘明峰;柯昌君;蘇達根;;環(huán)境混凝土[A];2000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上)——2000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西安新意達建筑制品有限公司 穆建忠 蔣世祥;預拌混凝土在質(zhì)量管理中的難點問題與解決方法[N];中國建材報;2007年
2 林宗壽;暑期施工的混凝土如何攪拌、澆搗、輸送、修飾和養(yǎng)護[N];中國建材報;2008年
3 段瑞明;沙特南北鐵路高溫環(huán)境混凝土施工質(zhì)量控制措施研究[N];中國建材報;2009年
4 王寧;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因素及提高其強度的措施[N];中華建筑報;2011年
5 楊慎勤;優(yōu)選混凝土添加劑[N];中國水利報;2001年
6 王海榮 安順市水利局;混凝土施工質(zhì)量控制的辦法[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10年
7 周啟明;混凝土工程施工質(zhì)量的控制方法[N];伊犁日報(漢);2009年
8 王學琴;混凝土工程裂縫防治技術(shù)[N];晉中日報;2010年
9 河南省嵩縣建設(shè)局施工股 張明麗;砌體結(jié)構(gòu)常見裂縫的分析與防治[N];中華建筑報;2009年
10 河南省嵩縣建設(shè)局施工股 張明麗;混凝土工程中裂縫問題的預防與處理措施[N];中華建筑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章巖;既有混凝土表面滲透強化處理及在西部地區(qū)環(huán)境下的耐久性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4年
2 李榮濤;高溫下混凝土中化學—熱—濕—力學耦合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及破壞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3 高洪波;混凝土Ⅰ型、Ⅱ型斷裂參數(shù)確定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4 賀奎;惡劣環(huán)境下混凝土用有機功能材料及其防護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5 馬躍峰;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溫度與應力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6 遲耀輝;模網(wǎng)—鋼管濾水混凝土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張?zhí)m芳;堿激發(fā)復合渣體(AAW)混凝土的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8 閻春霞;混凝土結(jié)構(gòu)健康監(jiān)測與診斷光力學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9 伍崇明;核工程抗強輻射屏蔽混凝土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溫小棟;梯度結(jié)構(gòu)混凝土的體積穩(wěn)定性研究與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孔宇田;界面結(jié)構(gòu)和力學性能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2 王麗葉;DW160攪拌機對拌和物均勻性影響及其參數(shù)的優(yōu)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5年
3 郝麗峰;混合砂混凝土早期收縮開裂性能試驗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4 張玉江;高粘結(jié)高抗?jié)B在役混凝土復合增強材料的制備及其機理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5 鄭仁健;二次振動與混凝土強度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6 董學佼;磁化水拌制混凝土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7 曹四偉;高抗凍混凝土的試驗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7年
8 程永偉;污水回用于混凝土拌和用水方面的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9 褚洪巖;三軸壓力作用下混凝土脆-韌轉(zhuǎn)換條件與測試技術(shù)研究[D];寧波大學;2013年
10 趙恒寶;混凝土電阻率影響因素及鋼筋混凝土銹蝕損傷形態(tài)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850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248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