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摻氣對明流泄洪洞及挑坎水力特性的影響
[Abstract]:Full aeration of water can avoid cavitation erosion in high velocity flood discharge facilities, but it will also change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hydraulic model test of aeration facilities of a dam flood discharge tunnel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the conditions of self-aeration on the surface of water flow,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hat only one stage of aeration facilities should be arranged in an open flow tunnel with a total velocity of more than 38 m / s and a length of 550 m. Two levels less than usua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direction of discharge of flood discharge tunnel and the flow direction of river reach 60 擄, a kind of energy dissipator with large differential nose bar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of hydraulic model test show that the vertical diffusion of the water tongue along the river channel is good and the safe distance between the outer edge of the water tongue and the bank of the river is more than 30 m. After the flood discharge tunnel was built, it experienced high water head, and for a long time, there was no cavitation erosion in the open flow tunnel and the energy dissipator of the nose ridge, but the sloping water tongue scoured to the opposite side slope.
【作者單位】: 長江科學院水力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9020)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資助項目(2016YFC0401904)
【分類號】:TV13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咸;壩體泄洪洞的一些水力計算問題[J];水利水電技術;1964年08期
2 鄧祥輝;王波;;關于泄洪洞水力設計中空蝕問題的探討[J];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王英奎;江春波;;流動減阻技術在泄洪洞模型中的應用[J];水力發(fā)電學報;2010年04期
4 賀昌林;余挺;張建民;許唯臨;彭勇;;長泄洪洞模型糙率修正方法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7年06期
5 王英奎;江春波;;泄洪洞進口立軸漩渦的試驗觀測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年06期
6 郭紅民;李江;覃閃;謝洋;;潘口水電站泄洪洞三維數值模擬[J];水電能源科學;2014年04期
7 王化恒;薛瑞;邵建斌;陳剛;;泄洪洞內氣泡運動的圖像測量方法研究[J];西北水電;2009年06期
8 楊小妮;李永業(yè);孫西歡;閻慶紱;宋曉曄;;泄洪洞高落差連接段水力特性試驗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4年02期
9 王均星,王漢輝,雷川華,鄒鵬飛,李蜀;云龍水庫泄洪洞空蝕及體形優(yōu)化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3年01期
10 沙海飛;吳時強;陳振文;;泄洪洞整體三維紊流數值模擬[J];水科學進展;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王英奎;江春波;;泄洪洞模型進口立軸漩渦試驗研究[A];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進展 2009[C];2009年
2 張宏偉;張東;吳一紅;劉之平;;高水頭大流量泄洪洞壓力彎道的三維數值模擬研究[A];第三屆全國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大會論文集[C];2007年
3 葛國興;王久晟;西汝澤;;磨子潭水庫泄洪洞空化、空蝕問題原因分析與探討[A];第十八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2004年
4 薛瑞;邵建斌;陳剛;李國棟;董少敏;;基于MATLAB的泄洪洞氣泡運動軌跡檢測[A];陜西省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青年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8年
5 羅立群;顧志剛;孟北方;;高水頭大流量豎井式泄洪洞的脈動壓力試驗研究[A];第七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暨第十九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上冊)[C];2005年
6 張從聯;鐘偉強;黃智敏;黃健東;;南水水庫泄洪洞洞內壓強分布方案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C];2003年
7 柳海濤;孫雙科;王曉松;夏慶福;;挑流水舌空中形態(tài)與含水濃度的數值解法[A];第三屆全國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大會論文集[C];2007年
8 韓喜俊;韓繼斌;嚴偉;雷長海;;亭子口水利樞紐泄洪底孔突擴跌坎式摻氣可行性分析[A];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進展 2009[C];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小麗;泄洪洞水擊數值模擬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年
2 王洪慶;泄洪洞的紊流數值模擬及試驗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3 胡良才;基于不同拋物線方程泄洪洞體型的試驗及數值模擬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俸維曉;三座店水利樞紐泄洪洞泄流三維數值模擬[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年
5 羅永欽;高水頭明流泄洪洞三維數值模擬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蘭觀福;突跌+突擴摻氣坎水力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7 徐立洲;錦屏一級水電站泄洪洞摻氣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8 董永霞;高水頭明流泄洪洞進口閘墩體型優(yōu)化及摻氣減蝕措施研究[D];鄭州大學;2017年
9 沈春穎;小底坡低佛氏數下摻氣坎的水力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10 汪振;水平旋流泄洪洞流速場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019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240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