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水利工程論文 >

硫酸鹽侵蝕-凍融循環(huán)復合作用下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06 14:50

  本文選題:混凝土材料 + 凍融循環(huán) ; 參考:《混凝土》2017年06期


【摘要】:針對我國西北寒旱地區(qū)水工混凝土結構長期遭受凍融及鹽離子腐蝕等侵蝕破壞造成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衰減問題,結合工程實際采用理論分析與室內加速試驗相結合的方法開展硫酸鹽侵蝕-凍融循環(huán)復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試驗,探究硫酸鹽侵蝕-凍融循環(huán)作用下混凝土材料動彈性模量、質量以及抗壓強度等耐久性指標變化規(guī)律。結果表明:混凝土材料在硫酸鹽侵蝕-凍融循環(huán)作用下,其動彈性模量、質量以及抗壓強度等耐久性指標顯著下降,選用水膠比為0.35的混凝土材料能更好地抵抗硫酸鹽侵蝕-凍融循環(huán)復合作用破壞。試驗結果與實際工況相吻合,為硫酸鹽侵蝕-凍融循環(huán)環(huán)境下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durability attenua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caused by long-term erosion such as freeze-thaw and salt ion corrosion in the cold and dry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the problem of durability attenua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concrete durability test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sulfate erosion and freeze-thaw cycle is carried out by combin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with indoor accelerated test in combination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of concrete under the action of sulfate erosion and freeze-thaw cycle is explored. Qualit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other durability index chan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rability indexes such as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mas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materia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the action of sulphate erosion and freeze-thaw cycle. The concrete material with water-binder ratio of 0.35 can better resist the combined damage of sulfate erosion and freeze-thaw cyc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urability study of concrete materials under sulphate erosion-freeze-thaw cycle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資源高效利用與保障工程河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79064,31360204) 河南省教育廳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14HASTIT047) 河南省高校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14IRTSTHN028)
【分類號】:TV4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雁南;周雙喜;;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的類型及作用機理[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2 李輝;;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的試驗研究[J];中華建設;2008年02期

3 李金玉,彭小平,田軍濤,關遇時,曹建國,陳振隆,顧幫才,吳伯勤,劉善清;應力硫酸鹽侵蝕的防護及在海堤工程中的應用[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00年06期

4 高禮雄,姚燕,王玲,余海燕;水泥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試驗方法的探討[J];混凝土;2004年10期

5 曹征良;袁雄洲;邢鋒;丁鑄;;美國混凝土硫酸鹽侵蝕試驗方法評析[J];深圳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6 方祥位;申春妮;楊德斌;陳正漢;張忠發(fā);;混凝土硫酸鹽侵蝕速度影響因素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07年01期

7 吳長發(fā);葉躍忠;高立強;;水泥材料抗硫酸鹽侵蝕試驗方法評述[J];四川建材;2007年01期

8 胡波;楊德斌;;水泥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綜述[J];山西建筑;2007年15期

9 馬惠珠;李宗奇;;混凝土外部硫酸鹽侵蝕破壞的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7年S1期

10 陳記豪;趙凱選;朱倩;陳新春;;淺議混凝土硫酸鹽侵蝕[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德斌;周俊龍;汪宏濤;申春妮;張濤;;水泥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破壞的評估與防治[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2 楊德斌;周俊龍;汪宏濤;申春妮;張濤;;水泥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破壞的評估與防治[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水泥基材料論文集(下冊)[C];2003年

3 王愛勤;曹建國;李金玉;林莉;田軍濤;李芳;鄧正剛;;高濃度和荷載條件下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特性及抗侵蝕技術[A];吳中偉院士從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4 李金玉;林莉;曹建國;田軍濤;王愛勤;鄧正剛;李芳;;高濃度和應力狀態(tài)下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性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5 馬保國;羅忠濤;李相國;高小建;張美香;;混凝土碳硫硅酸鈣型硫酸鹽侵蝕的物理化學過程模擬[A];第十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何琳;袁瑛;;溶液溫度對水泥膠砂硫酸鹽侵蝕的影響[A];2008中國商品混凝土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第五屆全國商品混凝土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年

7 亢景富;;我國水工混凝土的硫酸鹽侵蝕問題[A];水電科技論文集[C];1990年

8 朱玨;程錢;;硫酸鹽侵蝕的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A];第七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學會會議論文集[C];2012年

9 紀國晉;陳改新;魯一暉;田軍濤;;提高渠系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的措施[A];沿海地區(qū)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及其設計方法科技論壇與全國第六屆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李秀娟;封孝信;張健;;硫酸鹽對C-S-H的侵蝕研究[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通訊員 劉兆啟邋記者 沈英甲;新疆研究成功防治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新技術[N];科技日報;2007年

2 本報見習記者 費夢雅;建筑物也能“延年益壽”[N];江蘇科技報;2013年

3 曉科;新疆研究成功防治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技術[N];中國建材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姜磊;硫酸鹽侵蝕環(huán)境下混凝土劣化規(guī)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2 馮攀;硫酸鹽侵蝕下水泥基材料微結構模擬及損傷演變[D];東南大學;2015年

3 劉贊群;混凝土硫酸鹽侵蝕基本機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高潤東;復雜環(huán)境下混凝土硫酸鹽侵蝕微—宏觀劣化規(guī)律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生緯;硫酸鹽侵蝕下CFRP-砼界面粘結性能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2 殷吉強;電脈沖對水泥水化及硫酸鹽侵蝕反應的影響[D];重慶大學;2015年

3 何苗苗;高熱硫酸鹽液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4 陳振;硫酸鹽侵蝕與凍融循環(huán)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劣化損傷研究[D];寧夏大學;2016年

5 周倩;含鋁化合物對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的影響[D];華北理工大學;2016年

6 曾凡江;復摻礦物摻合料高性能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試驗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5年

7 王婭麗;西部地區(qū)混疑土硫酸鹽侵蝕機理及改性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6年

8 張丹;預應力倒虹吸結構使用壽命評價和預測[D];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6年

9 郭洋;硫酸鹽侵蝕混凝土細觀動態(tài)本構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10 陳學雷;硫酸鹽侵蝕條件下混凝土耐久性指標分析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18527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8527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a78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