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實時施工質(zhì)量因素的高心墻堆石壩沉降變形分析
本文選題:高心墻堆石壩 + 沉降變形; 參考:《水力發(fā)電學報》2017年12期
【摘要】:現(xiàn)有將高心墻堆石壩沉降分析統(tǒng)計模型分為填筑因素、時效因素與水壓因素的研究通常將壩體同一分區(qū)視為均質(zhì)體,缺乏考慮大壩碾壓施工質(zhì)量差異導致填筑體非均質(zhì)性對沉降變形影響的研究,因此從高心墻堆石壩填筑體受力變形分析出發(fā),分析了考慮實時施工質(zhì)量因素影響的填筑因素和時效因素,并結(jié)合水壓因素,建立考慮實時施工質(zhì)量因素的高心墻堆石壩沉降變形分析模型。針對高心墻堆石壩沉降變形過程的動態(tài)性,將該多參數(shù)非線性模型與M5’模型樹相結(jié)合,利用M5’模型樹解決全局非線性問題的優(yōu)勢,結(jié)合粒子群算法求解多參數(shù)問題速度快、收斂快的優(yōu)點,實現(xiàn)對高心墻堆石壩沉降過程的擬合與預測,并與未考慮實時施工質(zhì)量因素的傳統(tǒng)分析模型以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模型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表明,考慮實時施工質(zhì)量因素的高心墻堆石壩沉降變形分析模型的絕對差值與誤差平方和均最小,而各模型關聯(lián)度差異較小,模型綜合指標最優(yōu)?紤]實時施工質(zhì)量因素的高心墻堆石壩沉降變形分析為客觀分析大壩沉降提供了可靠的途徑。
[Abstract]:The present statistical model of settlement analysis of high core rockfill dam is divided into filling factors. The study of aging factor and water pressure factor usually regard the same zone of dam body as homogeneous body. There is no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fill body on the settlement deformation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the dam roller compaction, so the stress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the fill body of the high core rockfill dam is carried ou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lling factors and aging factors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real tim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establishes an analytical model of settl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high core rockfill dams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real time construction quality. In view of the dynamic process of settl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high core rockfill dam, the multi-parameter nonlinear model is combined with M5'model tree, the advantage of M5'model tree to solve the global nonlinear problem is used, and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multi-parameter problem. With the advantages of fast convergence, the settlement process of high core rockfill dam can be fitted and predi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model and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real time construction quality.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and the sum of square error of the analysis model of settl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high core rockfill dam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real time construction quality are the smallest, while the correlation degree of each model is small, and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the model is the best. The analysis of settl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high core rockfill dam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real tim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vides a reliable way to objectively analyze the dam settlement.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439005;51621092;51339003)
【分類號】:TV698.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社榮;;當前瀝青砼心墻堆石壩簡況[J];水利水電施工;2001年02期
2 李國英,王祿仕,米占寬;土質(zhì)心墻堆石壩應力和變形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年08期
3 趙劍明,常亞屏,陳寧;高心墻堆石壩地震變形與穩(wěn)定分析[J];巖土力學;2004年S2期
4 袁友仁,王柏樂,葛明;糯扎渡心墻堆石壩心墻方案比較研究[J];水力發(fā)電;2005年05期
5 王仁超;劉金飛;李仕奇;;高心墻堆石壩填筑分期分區(qū)優(yōu)化模型[J];土木工程學報;2008年02期
6 趙劍明;劉小生;陳寧;常亞屏;劉啟旺;王宏;;高心墻堆石壩的極限抗震能力研究[J];水力發(fā)電學報;2009年05期
7 夏中伏;鄭方品;呂文強;宋崔蓉;;西藏直孔水電站碎石土心墻堆石壩施工[J];水利水電施工;2010年02期
8 范林文;唐世明;蒲洪;;碎石土心墻堆石壩快速施工技術[J];四川水力發(fā)電;2010年04期
9 江守燕;謝慶明;杜成斌;孫立國;;混凝土心墻堆石壩加固施工模擬[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1年02期
10 張洪海;袁友仁;;高心墻堆石壩結(jié)構(gòu)設計中幾個問題探討[J];水電能源科學;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劍明;劉小生;陳寧;常亞屏;劉啟旺;王宏;;高心墻堆石壩的極限抗震能力研究[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C];2009年
2 徐晗;饒錫保;黃斌;陳云;潘家軍;;地震作用下心墻堆石壩動力響應分析[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3 姚穎;張建海;何昌榮;楊宏昆;周濤;;劍科心墻堆石壩應力應變計算分析[A];第18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9年
4 姚穎;張建海;何昌榮;胡著秀;楊宏昆;周濤;盧培燦;;劍科心墻堆石壩三維地震反應分析[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C];2009年
5 王滿;王德信;徐凡力;;土質(zhì)心墻堆石壩斷面區(qū)間優(yōu)化設計[A];第四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1995年
6 于玉貞;張丙印;侯文峻;張建民;;糯扎渡心墻堆石壩壩坡穩(wěn)定有限元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3年
7 張延億;徐澤平;溫彥鋒;侯瑜京;梁建輝;;糯扎渡高心墻堆石壩離心模擬試驗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第四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張坤勇;豐土根;;地震荷載作用下心墻堆石壩壩坡穩(wěn)定性分析[A];首屆全國水工抗震防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云憲義;鞠連義;王曉麗;林闖;;滿拉土心墻堆石壩心墻礫質(zhì)土材料設計[A];水力發(fā)電工程與水工建筑物學術論文集[C];2000年
10 莫永彪;何福江;劉福友;;磽磧電站礫石土心墻堆石壩填筑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A];土石壩技術——2008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伍平;高心墻堆石壩研究開辟筑壩新途徑[N];云南科技報;2011年
2 于紅彬 葛培清 飛若力;瀾滄江上鑄豐碑[N];科技日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謝婧;西一路規(guī)范操作確保水穩(wěn)層施工質(zhì)量[N];撫州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董威信;高心墻堆石壩流固耦合彈塑性地震動力響應分析[D];清華大學;2015年
2 崔博;心墻堆石壩施工質(zhì)量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集成理論與應用[D];天津大學;2010年
3 劉勇;高心墻堆石壩施工方案綜合優(yōu)化與設計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張平;基于實時監(jiān)控的高心墻堆石壩施工仿真與進度控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5 趙晨生;高心墻堆石壩耦合施工進度與質(zhì)量的實時控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6 曹學興;深厚覆蓋層地基高土質(zhì)心墻堆石壩抗震安全性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昊元;心墻堆石壩變形的組合預測模型與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2 張琴婭;基于CATIA的心墻堆石壩施工仿真建模理論與技術[D];天津大學;2014年
3 王佳玉;磽磧水電站礫石土心墻堆石壩項目的質(zhì)量管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4 溫州;高心墻堆石壩三維有限元分析及抗震安全評價[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5 趙曉光;高心墻堆石壩心墻底部高塑性粘土厚度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6 石健兵;高心墻堆石壩高塑性粘土區(qū)域的影響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7 陳青;高心墻堆石壩變形計算模型的對比與驗證[D];清華大學;2007年
8 張延億;糯扎渡心墻堆石壩離心模擬試驗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7年
9 孫德勝;高心墻堆石壩壩料分區(qū)優(yōu)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10 趙貴生;滿拉水利樞紐工程土心墻堆石壩筑壩材料動力特性試驗與地震反應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8328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83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