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厚覆蓋層上土石壩動力分析邊界處理方法研究
本文選題:土石壩 + 超深厚覆蓋層地基; 參考:《土木工程學報》2016年S2期
【摘要】:采用深厚覆蓋層上土石壩動力分析黏彈性邊界處理方法和傳統(tǒng)固定邊界處理方法,進行某超深厚覆蓋層上土石壩動力反應分析,研究了邊界處理方式和地基截斷范圍對大壩-地基系統(tǒng)動力反應分析計算結(jié)果的影響規(guī)律,探討了超深厚覆蓋層上土石壩結(jié)構(gòu)-地基系統(tǒng)動力分析邊界處理方法。研究表明:不同的邊界處理方式,大壩-地基系統(tǒng)內(nèi)部加速度反應的分布規(guī)律基本一致,黏彈性邊界條件下的壩體地震動力反應水平低于固定邊界;隨著覆蓋層地基側(cè)向邊界范圍的擴大,不同邊界條件下壩體的加速度反應水平都在降低,固定邊界條件下的計算結(jié)果和黏彈性邊界逐步趨近;對本文研究的超深厚覆蓋層上土石壩結(jié)構(gòu)-地基系統(tǒng),動力分析中將底部邊界取到基巖表面、側(cè)向邊界取到壩踵和壩腳向上下游延伸3~5倍大壩加地基高度范圍,并采用固定邊界的邊界處理方式,可以達到工程設計對計算精度的要求。
[Abstract]:Dynamic analysis of earth-rock dam on deep overburden layer by viscoelastic boundary treatment method and traditional fixed boundary treatment method, the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earth-rock dam on a super-deep overburden layer is carried out. The influence of boundary treatment method and ground truncation range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results of dam-foundation system is studied. The boundary treatment method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earth-rock dam structure-foundation system over super-deep overburden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acceleration response in dam-foundation system is basically the same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 seismic dynamic response level of dam body under viscoelastic boundary condit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fixed boundary.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lateral boundary range of the overburden foundation,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level of the dam body is decreasing under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under the fixed boundary condition and the viscoelastic boundary gradually approach. In the dynamic analysis, the bottom boundary is taken to the bedrock surface, and the lateral boundary is taken to the dam heel and the dam foot extending 3 ~ 5 times to the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dam and the foundation height range, for the structure and foundation system of the earth-rock dam on the super-deep overburd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boundary treatment with fixed boundar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design for calculation accuracy.
【作者單位】: 流域水循環(huán)模擬與調(diào)控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51509272) 國家重點基礎(chǔ)研究發(fā)展計劃課題(2013CB036404)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13BAB06B02) 水利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501035) 中國水科院青年科研專項(GE0145B112016)
【分類號】:TV641;TV3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昭;土石壩設計應重視工程實踐經(jīng)驗[J];水利水電工程設計;2005年02期
2 李天科;劉斌;李君;周建;張春富;;土石壩老化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2007年04期
3 張勝東;;淺談土石壩設計若干問題[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7年16期
4 ;水利部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堤防及土石壩工程自動監(jiān)測和安全評價系統(tǒng)》通過驗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9年S1期
5 李芳敏;劉海秋;;淺談土石壩的施工[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年06期
6 田川;李巍;;土石壩潰壩原因分析[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年01期
7 李廣森;;土石壩的施工[J];民營科技;2011年03期
8 黃少文;;公路邊坡與土石壩淺述[J];廣東建材;2011年03期
9 曹國慶;孫蘭鳳;;小型土石壩工程除險問題探討[J];水利天地;2011年08期
10 孟紅;;土石壩設計中的接合部位的處理[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瑛珍;;編后語——總結(jié)經(jīng)驗,取精用弘,提高土石壩工程技術(shù)水平[A];土石壩與巖土力學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姚立軍;;病險土石壩整治問題的方法探討[A];福建省第十屆水利水電青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3 王超;陳立秋;張殿雙;胡順志;鄭軍;;土石壩工程基礎(chǔ)處理設計[A];土石壩技術(shù)——2008年論文集[C];2008年
4 黃銘;劉俊;;土石壩填筑期實測沉降的因果監(jiān)測模型分析[A];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5 張麟;高玉峰;;土石壩二維地震反應有限元計算的影響因素研究[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6 楊少俊;楊朝娜;;土石壩潰壩的成因分析與防治措施[A];2011全國灌區(qū)信息化建設與防滲抗凍脹新技術(shù)應用?痆C];2011年
7 楊朝娜;楊少俊;;土石壩潰壩的成因分析與防治措施[A];2012全國灌區(qū)信息化建設與防滲抗凍脹技術(shù)專刊[C];2012年
8 楊少俊;楊朝娜;;土石壩潰壩的成因分析與防治措施[A];2012全國灌區(qū)信息化建設與防滲抗凍脹技術(shù)?痆C];2012年
9 蔣國澄;;特殊土石壩材料的研究[A];海峽兩岸土力學及基礎(chǔ)工程地工技術(shù)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10 酈能惠;沈珠江;;土石壩工程研究新進展[A];中國水利學會2001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 李君純 盛金保;國外土石壩應對強地震的經(jīng)驗[N];中國水利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李志杰 趙洪濤;樂在水利勤耕耘[N];中國水利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薇;土石壩安全風險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2 葛巍;土石壩施工與運行風險綜合評價[D];鄭州大學;2016年
3 李永強;汶川地震土石壩震害分析及三維彈塑性數(shù)值模擬[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6年
4 田景元;土石壩多點輸入地震反應分析及相關(guān)方法研究[D];河海大學;2003年
5 黃紅女;土石壩安全測控理論與技術(shù)的研究及應用[D];河海大學;2005年
6 李湛;土石壩地震永久變形及抗震穩(wěn)定性數(shù)值分析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程嵩;土石壩地震動輸入機制與變形規(guī)律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8 李宗坤;土石壩結(jié)構(gòu)性態(tài)安全評價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9 周江平;土石壩抗滑穩(wěn)定性與砂層地基液化的可靠度理論與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10 阮光雄;土工結(jié)構(gòu)有限單元法分析[D];武漢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玉成;土石壩健康診斷理論與方法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2 黃海鵬;土石壩服役風險及安全評估方法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3 王海峰;土石壩地震加速度反應特性與抗震措施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15年
4 劉倬昀;基于流固耦合分析下分區(qū)土石壩優(yōu)化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5 趙曉龍;土石壩粘土心墻固結(jié)及破壞影響因素試驗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6 陳康;基于可靠度理論的土石壩壩坡穩(wěn)定分析[D];西華大學;2015年
7 覃紅玲;土石壩的流固耦合滲流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8 張超;高土石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總控平臺的研發(fā)[D];天津大學;2014年
9 王子成;基于HydroBIM的土石壩施工進度控制和動態(tài)模擬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10 王鋒;Kriging法在飽和—非飽和土石壩壩坡穩(wěn)定可靠度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7847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78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