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水輪機泵工況流動結構演變對駝峰特性的影響
本文選題:水泵水輪機 切入點:旋轉(zhuǎn)失速 出處:《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7年11期
【摘要】:為了揭示水泵水輪機在泵工況流動結構演變對特性曲線駝峰特性的影響,采用SAS湍流模型對多個工況點的流態(tài)進行全流道數(shù)值模擬,得到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結果表明,當水輪機在40%~80%最優(yōu)流量運行時,導葉內(nèi)發(fā)生旋轉(zhuǎn)失速;當流量低于40%最優(yōu)流量時,轉(zhuǎn)輪進口產(chǎn)生的回流渦結構在尾水管邊壁側產(chǎn)生螺旋回流阻礙過流,并改變轉(zhuǎn)輪葉道在空間上的過流能力,進而改變轉(zhuǎn)輪出流特性;轉(zhuǎn)輪出口下環(huán)側流速降低,使導葉所有葉道均產(chǎn)生劇烈流動分離,導致旋轉(zhuǎn)失速消失,并產(chǎn)生回流流入轉(zhuǎn)輪.轉(zhuǎn)輪進口回流渦結構的出現(xiàn),改變了水輪機內(nèi)的流動分離特性,使水頭損失突然增大,產(chǎn)生駝峰特性.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flow structure evolution of pump turbine on the hump characteristic of characteristic curve, the SAS turbulenc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flow pattern of multipl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wa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tating stall occurs in the guide vane when the turbine is running at the optimal flow rate of 40% or 80%, and when the flow rate is below 40%, the return vortex structure at the inlet of the runner produces spiral backflow on the side of the side of the draft tube to hinder the overflow.It also changes the flow passing capacity of the runner blade in space, and then changes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nner outlet, and the velocity of the lower ring side of the runner outlet decreases, which results in the violent flow separation of all the impellers, resulting in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rotating stall and the return flow into the runner.The appearance of circumfluence vortex structure at the inlet of runner changes the flow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urbine and causes the head loss to increase suddenly and the hump characteristic is produced.
【作者單位】: 重慶交通大學西南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武漢大學水資源與水電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艦船設計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579187) 重慶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cstc2016jcyjA1935) 重慶市教委基金資助項目(KJ1600514) 重慶交通大學內(nèi)河航道整治技術交通行業(y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項目(NHHD-201505)
【分類號】:TV7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WalterL.Swift;王述羲;;運用計算機改善水輪機和水泵水輪機的設計工作[J];大電機;1973年01期
2 陳德新,謝輝;低比速水泵水輪機“S”特性區(qū)的內(nèi)部流動[J];水利學報;2001年02期
3 胡旭光;水泵水輪機不穩(wěn)定性運行的初步探討[J];水電站機電技術;2001年02期
4 何文才;惠州抽水蓄能電站工程水泵水輪機轉(zhuǎn)速的選擇[J];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2005年06期
5 何文才;惠州抽水蓄能電站水泵水輪機轉(zhuǎn)速的選擇[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陶喜群;;國外公司水泵水輪機和進口閥門結構技術[J];東方電機;2005年02期
7 何文才;;惠州抽水蓄能電站工程水泵水輪機轉(zhuǎn)速的選擇[J];廣東水利水電;2008年07期
8 金宗銘;羅遠紅;李劍云;;惠州抽水蓄能電站水泵水輪機結構特點[J];東方電機;2009年02期
9 付之躍;劉偉超;鄭津生;胡江藝;唐榮;;東方電機水泵水輪機水力開發(fā)的技術進步[J];東方電機;2010年01期
10 熊濤;;宜興抽水蓄能電站水泵水輪機性能與結構特點[J];水電站機電技術;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宗銘;羅遠紅;李劍云;;惠州抽水蓄能電站水泵水輪機結構特點[A];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文集(2009)[C];2009年
2 傅之躍;劉偉超;鄭津生;胡江藝;;東方電機水泵水輪機水力開發(fā)的技術進步[A];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文集(2010)[C];2010年
3 熊濤;;宜興抽水蓄能電站水泵水輪機性能與結構特點[A];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文集(2010)[C];2010年
4 王煥茂;吳鋼;吳偉章;魏顯著;陳元林;黎輝;;低比速水泵水輪機駝峰區(qū)數(shù)值模擬及分析7[A];2009全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研討暨新技術、新產(chǎn)品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5 嚴麗;李成軍;;宜興抽水蓄能電站水泵水輪機技術和輔助設備系統(tǒng)設計[A];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文集(2009)[C];2009年
6 陳順義;李成軍;周杰;沈劍初;邱紹平;鄭應霞;;水泵水輪機穩(wěn)定性預判和對策[A];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文集(2011)[C];2011年
7 陳順義;李成軍;周杰;沈劍初;邱紹平;鄭應霞;;水泵水輪機穩(wěn)定性預判和對策[A];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文集2011[C];2011年
8 周忠浩;熊建平;;清遠水泵水輪機蝸殼水壓試驗和保壓澆筑技術特點[A];第十九次中國水電設備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3年
9 鄭建興;張俊芝;曾再祥;曾維才;黃金樹;;黑麋峰水電站水泵水輪機模型驗收試驗及主要性能分析[A];水電設備的研究與實踐——第十七次中國水電設備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10 王泉龍;;抽水蓄能電站水泵水輪機設計淺析[A];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文集(2010)[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桀彬;基于空間曲面的水泵水輪機全特性及過渡過程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2 孫躍昆;低比轉(zhuǎn)速水泵水輪機駝峰穩(wěn)定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清華大學;2016年
3 尹俊連;水泵水輪機“S”區(qū)內(nèi)流機理及優(yōu)化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4 紀興英;水泵水輪機“S”特性預測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5 劉錦濤;基于非線性局部時均化模型的水泵水輪機“S”區(qū)穩(wěn)定性分析[D];浙江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偉;水泵水輪機S特性形成機理的水動力學分析[D];清華大學;2015年
2 姚洋陽;水泵水輪機泵工況駝峰特性流動機理數(shù)值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3 李威;水泵水輪機“S”區(qū)的瞬態(tài)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4 陸杰;水泵水輪機“S”形區(qū)內(nèi)流特性研究[D];武漢大學;2017年
5 何曉林;水泵水輪機內(nèi)部流動及水力特性[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6 舒]峰;水泵水輪機駝峰區(qū)與“S”區(qū)數(shù)值模擬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劉星星;水泵水輪機過渡過程半實物仿真平臺的軟件設計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王煥茂;混流式水泵水輪機駝峰區(qū)數(shù)值模擬及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楊欣;水泵水輪機全特性空間曲面描述與水力過渡過程調(diào)節(jié)控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10 高敏;抽水蓄能電站水泵水輪機工作參數(shù)的選擇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7081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70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