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雙向流條件下丁壩水流特性研究
本文選題:徑潮 切入點:CJKD-WEM 出處:《人民長江》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長江口南支河段為原型,概化并建立水槽數(shù)學模型,研究徑潮雙向流條件下丁壩附近的水流結構。研究表明:丁壩一側河岸,丁壩下游潮差遠大于上游,在丁壩上游潮差小于對岸側,下游潮差大于對岸側;落潮時,丁壩回流區(qū)與壅水區(qū)長度大于漲潮,轉流時刻,丁壩壩頭附近流速相對較大;河床底部剪切應力變化在漲落急時刻最大,且落潮大于漲潮,轉流時刻壩頭及壩身迎水側剪切應力增加明顯。
[Abstract]:Taking the south branch of the Yangtze Estuary as the prototype,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channel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flow structure near the spur dik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bidirectional flow of di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dal differenc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spur dike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upstream. The upstream tidal range of the spur dik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opposite bank, and the downstream tide difference is larger than the other side, and the length of the return zone and backwater area of the spur dike is longer than the high tide during the falling tide, and the velocity of velocity near the head of the spur dike is relatively large at the time of diversion. The variation of shear stress at the bottom of the river bed is the greatest at the time of fluctuation, and the ebb tide is larger than the high tide, and the shear stress of the dam head and the dam body at the diversion time increases obviously.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509161)
【分類號】:TV1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冰凍;李嘉;李克鋒;;丁壩水流的水槽試驗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2013年02期
2 陳志昌;羅小峰;;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物理模型試驗研究成果綜述[J];水運工程;2006年S2期
3 程年生;丁壩有效影響范圍與合理布設[J];水運工程;1991年04期
4 ;FLOW MECHANISM AND VELOCITY FIELD NEAR GROIN-LIKE STRUCTURES[J];China Ocean Engineering;1989年02期
5 孔祥柏;胡美英;吳濟難;成玉萍;;丁壩對水流影響的試驗研究[J];水利水運科學研究;198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于守兵;淹沒丁壩對水流結構的調整作用研究[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10年
2 韓玉芳;丁壩的造床作用研究[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云;張功瑾;路川藤;;潮汐雙向流條件下丁壩水流特性研究[J];人民長江;2017年06期
2 龍軍飛;馬旭東;周順文;;山區(qū)河道截流中分流丁壩布置方案研究[J];水電能源科學;2016年12期
3 楊蘭;寧健;白夏;;丁壩流場及局部沖刷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16年04期
4 楊蘭;李國棟;李奇龍;戚曉明;白夏;;丁壩群附近流場及局部沖刷的三維數(shù)值模擬[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2016年03期
5 路川藤;黃華聰;錢明霞;;長江口北槽丁壩壩田區(qū)潮流及污染物遷移擴散特征[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3期
6 郭曉峰;楊蘭;;丁壩群附近流場的三維數(shù)值模擬研究[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年04期
7 魏文禮;邵世鵬;劉玉玲;;梯形斷面明渠丁壩繞流水力特性三維大渦模擬[J];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15年04期
8 葛瑤;張幸農;陳長英;;壩式治河建筑物附近流場研究進展[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5年09期
9 路川藤;陳志昌;羅小峰;;長江口北槽潮波傳播變化特征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5年08期
10 楊海英;盧敏;;淹沒式丁壩三維流場數(shù)值模擬研究[J];山西建筑;2015年1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曹曉萌;丁壩群作用尺度理論及累積效應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2 于守兵;淹沒丁壩對水流結構的調整作用研究[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10年
3 陳小莉;局部繞流沖刷機理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4 劉杰;長江口深水航道河床演變與航道回淤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戎貴文;魏文禮;劉玉玲;許光泉;;涌潮作用下丁壩附近水流運動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水利學報;2012年03期
2 張新周;竇希萍;王向明;王惠民;趙曉冬;徐雪松;;感潮河段丁壩局部沖刷三維數(shù)值模擬[J];水科學進展;2012年02期
3 于守兵;陳志昌;韓玉芳;;淹沒丁壩端坡對附近水流結構的調整作用[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2012年01期
4 哈岸英;胡德超;張紅武;趙維陽;;基于無結構、σ坐標網(wǎng)格的半隱式三維水沙數(shù)學模型Ⅱ-驗證[J];水力發(fā)電學報;2011年06期
5 Jennifer DUAN;;Turbulent burst around experimental spur dik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1年04期
6 Ryosuke AKAHORI;Syunsuke IKEDA;;Study on the transport of suspended sediment in an open channel flow with permeable spur dik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1年01期
7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transport of dissolved pollutants around spur dike[J];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年03期
8 劉玉玲;周孝德;楊國麗;;基于WENO格式的天然河道丁壩群二維水流數(shù)值模擬[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2010年01期
9 Masoud GHODSIAN;Mohammad VAGHEFI;;Experimental study on scour and flow field in a scour hole around a T-shape spur dike in a 90° ben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09年02期
10 陳麗萍;蔣軍成;韓冬梅;;丁壩渾水水流環(huán)境下污染物三維數(shù)學模型[J];水科學進展;2009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韓玉芳;丁壩的造床作用研究[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大增;徐金娥;王耀明;;植物枝莖內液體的黏度與剪切應力關系的研究[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2 張民花,劉艷奎,太善姬;剪切應力在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2002年04期
3 敦志婭;康秀英;;格子玻爾茲曼模擬壁面剪切應力的精度[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4 嚴宗毅;力學負載所引起的骨內流體剪切應力激活骨細胞的模型[J];國外醫(yī)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分冊;1995年06期
5 劉永明,歐陽靜萍,Muller S,Wang X,Stoltz JF;不同剪切應力對血管內皮細胞ICAM-1分布的影響[J];微循環(huán)學雜志;2000年03期
6 商桂敏,施中東,未作君,元英進;剪切應力對紅豆杉細胞懸浮培養(yǎng)的影響及CFD模擬研究[J];高;瘜W工程學報;2002年05期
7 劉夷平;王汝金;陳超;王經;;氣液兩相分層流剪切應力的不確定度分析[J];實驗流體力學;2012年04期
8 王鐵城;表面熱膜在空氣動力學實驗中的應用[J];空氣動力學學報;1984年01期
9 廖福龍;血流與剪切應力對血液、血管及血小板的某些影響[J];中國微循環(huán);1997年03期
10 劉晉渤;祝理君;葉祥海;楊超;田開文;史洪剛;馮宏偉;;基體特性對鎢絲增強復合材料中剪切應力的影響[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1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包蕓;杜健航;靳亞非;;血管管壁剪切應力在體外反博作用下的變化[A];第九次全國生物物理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2 聶永梅;古力熱巴;夏依買旦;李惠;吳江;;流體剪切應力作用強度對內皮細胞Fractalkine表達水平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暨第十二屆全國生物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3 趙琳;孫麗君;魏金紅;王浩宇;徐浩;張建保;;剪切應力與電磁場對成骨細胞的協(xié)同作用[A];第九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4 成敏;王玉良;李毅;唐艷娟;陳槐卿;;低剪切應力上調內皮細胞IL-8 mRNA信號轉導途徑的實驗研究[A];中國生理學會第十一屆張錫鈞基金全國青年優(yōu)秀生理學學術論文交流及評獎會議綜合摘要[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萬錢;人胚胎絨毛滋養(yǎng)層細胞在子宮脈管系統(tǒng)逆血流遷移的血流動力學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小紅;低剪切應力對血管內皮細胞自噬的影響及其機制的初步研究[D];南華大學;2015年
2 唐蕙;硫化氫拮抗低剪切應力致HUVECs自噬障礙及其機制[D];南華大學;2016年
3 于新磊;剪切應力引起的細胞膜表面張力變化的可視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4 劉瑩;低剪切應力對小鼠腹主動脈重建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馬英鋒;退變性腰椎滑脫三維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學實驗研究[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3年
6 郭鳳霞;自噬調節(jié)層流剪切應力下血管內皮細胞eNOS及ET-1表達的初步研究[D];南華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126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61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