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蝕變花崗巖壩基填料改良試驗
本文選題:改良土 切入點:滲透特性 出處:《人民長江》2017年S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某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區(qū)存在大量結(jié)構(gòu)松散強蝕變花崗巖,嚴重影響壩基、隧洞和地下廠房的穩(wěn)定性,但這些強蝕變花崗巖經(jīng)過改良則可用于壩基填筑。利用生石灰和水泥2種改良劑對變花崗巖進行改良,對比改良前后強蝕變花崗巖的滲透、壓縮和強度隨摻灰比、養(yǎng)護齡期等的變化規(guī)律,對改良效果進行評價。研究結(jié)果表明:摻入生石灰和水泥后,隨著摻灰比增加,滲透系數(shù)均大幅度遞減,壓縮模量逐步遞增;不同齡期試樣的壓縮性質(zhì)也有差異;水泥改良土抗剪強度指標隨著摻灰比增大而迅速增長,生石灰改良土的抗剪強度指標在7%摻灰比處存在峰值。最后綜合對比分析確定,水泥比生石灰更適合改良強蝕變花崗巖,水泥改良土的最優(yōu)摻灰比為5%~7%。
[Abstract]: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loose and strong altered granite structures in a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area,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dam foundation, tunnel and underground powerhouse. However, these strongly altered granites can be used for dam foundation filling. Two kinds of amendments, quicklime and cement,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altered granite, and the permeability, compression and strength of the strongly altered granite are compared with the ratio of cement to ce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rovement. The change rule of curing age and so on, the improvement effect i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ecreases greatly and the compression modulus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atio of lime and cement,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fter adding quicklime and cemen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ecreases greatly and the compression modulus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shear strength index of cement modified soil in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ement mixing ratio, and the shear strength index of quicklime modified soil has a peak value at 7% cement ratio. Cement is more suitable for improving strongly altered granite than quicklime, and the optimum mixing ratio of cement to lime is 5 / 7.
【作者單位】: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shè)計院有限公司;河南水利與環(huán)境職業(yè)學院;中水珠江規(guī)劃勘測有限公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分類號】:TV22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文駿;陳秋南;趙磊軍;周翔;;水泥改良花崗巖殘積土的強度和崩解特性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1期
2 武鳳遠;;高速鐵路花崗巖全風化物填料改良試驗研究[J];路基工程;2014年02期
3 冉隆飛;劉洋;;花崗巖全風化層及其改良土的試驗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4年01期
4 周援衡;王永和;卿啟湘;何群;;全風化花崗巖改良土高速鐵路路基填料的適宜性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5 馬宏劍;方磊;;摻砂處理全風化花崗巖路基填料室內(nèi)CBR試驗研究[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工程技術(shù)版);2006年01期
6 趙仕杰,馮竺律;劉家箐水庫大壩安全性分析[J];人民長江;2005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平;王志杰;張家瑞;徐海巖;趙啟超;劉川昆;;高速鐵路新型路基材料的動響應減振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7年13期
2 湛川;李寶玉;張瑞旗;王安明;;強蝕變花崗巖壩基填料改良試驗[J];人民長江;2017年S1期
3 陳樂求;張家生;陳俊樺;陳積光;;水泥改良泥質(zhì)板巖粗粒土的靜動力特性試驗[J];巖土力學;2017年07期
4 陳樂求;張家生;陳俊樺;;泥質(zhì)板巖改良土物理力學性質(zhì)試驗[J];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1期
5 周暉;房營光;梁健偉;谷任國;;礦物成分對細顆粒粘土強度特性影響的試驗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4期
6 趙文斌;;高速公路花崗巖風化料改良土性能的試驗研究[J];路基工程;2016年06期
7 劉曉義;;物理改良粉砂土填筑高等級公路施工技術(shù)[J];低溫建筑技術(shù);2016年09期
8 康文獻;周進;張瑞旗;;花崗巖蝕變土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工程勘察;2016年09期
9 趙秀紹;鄭偉;王旭;莊錦彬;;既有鐵路路基擠密樁加固中水泥改良土特性試驗研究[J];路基工程;2016年04期
10 陶繼紅;;路基壓實參數(shù)相關(guān)關(guān)系及改良土控制指標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6年2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德泉;譚煥杰;徐一鳴;周毅;孫義;;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花崗巖殘積土累積變形與濕化特性試驗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2 魏永幸;薛新華;;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鐵路復合地基沉降預測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2年10期
3 薛新華;魏永幸;;鐵路復合地基沉降計算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1年10期
4 歐明喜;劉新榮;曾芳金;;水泥土應變軟化特性三軸試驗研究[J];工程勘察;2011年06期
5 周援衡;王永和;卿啟湘;何群;;全風化花崗巖改良土路基的長期穩(wěn)定性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1年S1期
6 周援衡;王永和;卿啟湘;何群;;全風化花崗巖改良土高速鐵路路基填料的適宜性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7 王天亮;劉建坤;彭麗云;田亞護;;凍融循環(huán)作用下水泥改良土的力學性質(zhì)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10年06期
8 魏永幸;薛新華;;樁-網(wǎng)結(jié)構(gòu)路基沉降計算方法探討[J];鐵道工程學報;2010年10期
9 薛新華;魏永幸;;基于ANFIS的CFG樁復合地基承載力預測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0年06期
10 李丹;;京滬高速鐵路徐滬段路基填料利用方案研究[J];高速鐵路技術(shù);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玉輝;侯晉芳;閆澍旺;;軟土地基穩(wěn)定性計算中抗剪強度指標的相關(guān)分析[J];水利學報;2011年01期
2 蘇衛(wèi)衛(wèi);黃宏偉;張潔;;上海軟粘土抗剪強度指標概率分布類型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年S2期
3 馬梅英 ,陳環(huán);岸坡穩(wěn)定計算中的抗剪強度指標[J];水運工程;1984年06期
4 黃揚一;關(guān)于最佳三軸抗剪強度指標的探討[J];水文地質(zhì)工程地質(zhì);1990年04期
5 程玉梅,倪紅素;與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相關(guān)的若干因素[J];中國港灣建設(shè);2003年04期
6 陳立宏;陳祖煜;李廣信;;線性回歸抗剪強度指標方法的改進[J];巖土力學;2007年07期
7 徐宏偉;王蒙;;抗剪強度指標的主要影響因素[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10期
8 白建光;周天平;王亞玲;王國忠;于寶琪;;慢剪條件下細粒土抗剪強度指標影響因素分析研究[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9 高大釗;;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的統(tǒng)計方法[J];工程勘察;1986年04期
10 張文殊,張喜發(fā);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統(tǒng)計的理論基礎(chǔ)及方法[J];水文地質(zhì)工程地質(zhì);199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海福;;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的計算[A];紀念礦井地質(zhì)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暨礦井地質(zhì)發(fā)展戰(zhàn)略學術(shù)研討會專輯[C];2002年
2 吳愛梅;劉海霞;;影響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的因素分析[A];2013年6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3 毛天鵬;;遵義紅粘土抗剪強度指標及其應用[A];巖土力學的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全國青年巖土力學與工程會議論文集[C];1998年
4 光耀華;;巖石抗剪強度指標的可靠性分析[A];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三次大會論文集[C];199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軍;抗剪強度指標試驗分析及在支護工程中的應用[D];河北工程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5611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56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