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波及其在上荊江河段傳播特性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斷波及其在上荊江河段傳播特性研究 出處:《人民長江》2016年2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洪水波 斷波 元波 傳播時間 三峽水庫 荊江河段
【摘要】:三峽水庫投入運行后,其下游荊江河段洪水傳播特性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洪水傳播時間明顯縮短。通過建立荊江河段水力學模型,對比分析不同類型洪水波的水力要素,模擬分析水庫不同泄流條件時洪水波傳播特性,揭示了水庫調(diào)度對洪水波的影響規(guī)律。研究表明:洪水在荊江河段傳播時間縮短的主要原因是洪水波波型的改變;當三峽水庫下泄流量在較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較大變化時,洪水波在荊江河段不同范圍、不同程度地表現(xiàn)為斷波特性;相同條件時,斷波流量越大、維持時間越長,以斷波特性向下游演進的距離越遠,洪水傳播時間縮短現(xiàn)象越明顯。
[Abstract]:After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s put into operation, a series of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flood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ngjiang reach in its lower reaches, which mainly show that the flood propagation time is obviously shortened. The hydrodynamic model of the Jingjiang reach is established.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hydraulic factors of different flood wav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od wave propagation under different discharge conditions of reservoir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effect of reservoir operation on flood wave is reveal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hortening of flood propagation time in Jingjiang reach is the change of flood wave pattern. When the discharg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anges greatly in a short time, the flood waves in different ranges of the Jingjiang reach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 waves in different degree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longer the wave flow is and the longer the duration is, and the longer the distance from the fault to the downstream is, the more obvious is the shortening of flood propagation time.
【作者單位】: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
【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2016YFC0402708) 三峽水庫科學調(diào)度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2412020005)
【分類號】:TV122
【正文快照】: 三峽工程是長江防洪體系中的骨干工程,承擔著對荊江河段和城陵磯地區(qū)的防洪補償任務(wù)。在三峽水庫防洪和應(yīng)急調(diào)度期間,當下泄流量在較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較大變化時,洪水在荊江段的傳播特性較天然來水時發(fā)生明顯變化,這種變化直接影響三峽水庫實時預(yù)報調(diào)度,同時也影響長江中游江湖關(guān)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小虎;李義天;渠庚;;三峽水庫蓄水后荊江河段水位變化研究[J];水電能源科學;2011年01期
2 何傳金;;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治理思路、對策及初步成效[J];水運工程;2012年10期
3 熊超;李復(fù)華;關(guān)少峰;;長江荊江河段高程系統(tǒng)考證辨析[J];人民長江;2012年S1期
4 段光磊;彭嚴波;肖虎程;趙兵;;長江荊江河段典型洲灘演變機理初探[J];水利水運工程學報;2008年02期
5 姚仕明;何廣水;盧金友;;三峽工程蓄水運用以來荊江河段河岸穩(wěn)定性初步研究[J];泥沙研究;2009年06期
6 王治強;;長江荊江河段及漢水下游防洪對策研究[J];中國水利;2006年15期
7 李寧波;曾勇;吳忠明;;長江荊江河段七弓嶺彎道主流撇彎原因初探[J];人民長江;2013年01期
8 王昌明,陳啟光;長江荊江河段渾沌現(xiàn)象研究與河道治理[J];中國三峽建設(shè);1996年10期
9 彭嚴波;段光磊;;長江荊江河段沙市三八灘演變機理分析[J];人民長江;2006年09期
10 謝禮明;李少雄;易發(fā)武;殷先松;韓旭;;荊江河段岸坡破壞類型、影響因素及治理措施[J];人民長江;2009年2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盧金友;;三峽樞紐下游河床沖刷對荊江河段防洪影響的初步分析[A];中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首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工科分冊·上冊)[C];1992年
2 汪紅英;;加快荊江河段整治的步伐 維護健康荊江[A];第三屆湖北科技論壇水利分會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朱勇輝;盧金友;范北林;姚仕明;李發(fā)政;;荊江河段“54型洪水”演進特性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暨第二十二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高志斌;吳世勇;;長江荊江河段床沙分析[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水文泥沙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5 唐峰;渠庚;孫貴洲;李發(fā)政;;長江防洪模型荊江水流特性試驗研究[A];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進展 2009[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胡志剛 通訊員 閔霽;荊江河段2006年度汛前崩岸整治工程將完成[N];人民長江報;2007年
2 記者 李真;長江荊江河段河勢應(yīng)急工程今年可發(fā)揮作用[N];中國水利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朱俊君 周長征;蔡其華解析當前長江防洪三大熱點[N];人民長江報;2007年
4 高云才;崩岸威脅荊江堤防[N];人民日報;2007年
5 ;荊江崩岸何以頻發(fā)[N];湖北日報;2005年
6 記者 韓瑋 通訊員 陳宇;2015年萬噸級船隊漢渝直達[N];長江日報;2013年
7 記者 傅菁 通訊員 王偉;室內(nèi)暢游“立體荊江”[N];人民長江報;2006年
8 記者 傅菁 通訊員 譚德寶;荊江防汛告別“人工報警”[N];人民長江報;2006年
9 記者 劉洋;加快洞庭湖松滋口建閘[N];人民政協(xié)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楊君 通訊員 程學軍;構(gòu)建防洪“互聯(lián)高速”[N];人民長江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廖治棋;荊江河段平灘面積對水沙條件變化的滯后響應(yīng)研究[D];長江科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14368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43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