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體材料分區(qū)對高面板堆石壩應力變形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壩體材料分區(qū)對高面板堆石壩應力變形的影響 出處:《人民黃河》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高面板堆石壩 材料分區(qū) 應力變形 變形控制
【摘要】: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合理的壩體材料分區(qū)是壩體變形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以某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為例,考慮壩體填筑分期和壩體材料分區(qū)形式,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數值分析方法研究了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壩體不同材料分區(qū)對壩體應力變形的影響。通過擬定壩體不同的材料分區(qū)方案,比較了各方案下壩體的應力變形情況,結果表明:設置頂部增模區(qū),縮小次堆石區(qū)范圍,即主次堆石區(qū)分界線以一定坡比傾向下游的壩體材料分區(qū)設計對壩體變形控制有利。
[Abstract]:The reasonable dam body material zoning of 300 m high - faced rockfill dam is one of the main measures for dam deformation control . Taking a 300 - m high - faced rockfill dam as an example , a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 and the stress deformation of the dam body under various schemes is studied by using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
【作者單位】: 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水利工程分院;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分類號】:TV641.43
【正文快照】: 1987年,Cooke J.B.等[1]提出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體分區(qū)命名規(guī)則,面板堆石壩的壩體斷面和堆石體材料分區(qū)在設計中已基本趨于標準。澳大利亞Cethana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建成后,其壩體斷面分區(qū)形式成為后繼面板堆石壩斷面設計的參考標準,而數十年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工程的成功建設說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麗群;;“300m級高面板堆石壩適應性及對策研究”及所屬研究專題通過驗收[J];水力發(fā)電;2009年08期
2 薛杰軍;徐宏璐;張祥;王瑞駿;;基于灰色理論的高面板堆石壩沉降預測研究[J];電網與清潔能源;2009年09期
3 楊澤艷;周建平;蘇麗群;杜效鵠;孫永娟;;300m級高面板堆石壩適應性及對策研究綜述[J];水力發(fā)電;2012年06期
4 趙敬;;高面板堆石壩變形控制的方法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年08期
5 劉娟;;“300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性及關鍵技術研究”課題及專題啟動會召開[J];水力發(fā)電;2012年08期
6 曾俊良;;水電站工程高面板堆石壩施工技術研究[J];門窗;2013年06期
7 吳桂耀,黃宗營;對高面板堆石壩裂縫的認識[J];貴州水力發(fā)電;2001年03期
8 魏壽松;天生橋一級高面板堆石壩幾個設計問題的再討論兼議‘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設計規(guī)范’(送審稿)[J];云南水力發(fā)電;2001年01期
9 高蓮士,宋文晶,汪召華;高面板堆石壩變形控制的若干問題[J];水利學報;2002年05期
10 張丙印,師瑞鋒,王剛;高面板堆石壩面板脫空問題的接觸力學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澤艷;;“300m級高面板堆石壩適應性及對策研究”課題簡介[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水文泥沙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高面板技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7年
2 陳琴;徐躍之;陜亮;;氣溫驟降對高面板堆石壩面板應力的影響[A];水工大壩混凝土材料和溫度控制研究與進展[C];2009年
3 張丙印;師瑞鋒;;高面板堆石壩面板脫空發(fā)展過程及影響因素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3年
4 楊澤艷;周建平;;我國特高面板堆石壩的建設與技術展望[A];土石壩技術——2008年論文集[C];2008年
5 楊澤艷;周建平;蘇麗群;杜效鵠;孫永娟;;300m級高面板堆石壩適應性及對策研究綜述[A];水庫大壩建設與管理中的技術進展——中國大壩協(xié)會2012學術年會摘要文集[C];2012年
6 楊澤艷;周建平;蘇麗群;杜效鵠;孫永娟;;300m級高面板堆石壩適應性及對策研究綜述[A];水庫大壩建設與管理中的技術進展——中國大壩協(xié)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張巖;朱永國;;猴子巖狹窄河谷高面板堆石壩拱效應及其控制措施研究[A];水庫大壩建設與管理中的技術進展——中國大壩協(xié)會2012學術年會摘要文集[C];2012年
8 張巖;朱永國;;猴子巖狹窄河谷高面板堆石壩拱效應及其控制措施研究[A];水庫大壩建設與管理中的技術進展——中國大壩協(xié)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酈能惠;胡慶余;張興棟;張宗亮;梁樹松;;高面板堆石壩面板施工關鍵技術[A];2002年水工專委會學術交流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2年
10 楊澤艷;蔣國澄;;洪家渡200m級高面板堆石壩變形控制技術[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水文泥沙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高面板技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王寧;我省兩項科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N];貴州日報;2007年
2 記者 李琦琨;貴州兩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N];經濟信息時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鄧海峰;高面板堆石壩地震三維動力反應分析[D];三峽大學;2010年
2 張祥;基于灰色系統(tǒng)理論的高面板堆石壩應力及變形預測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9年
3 倪娜;地震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壩面板應力與變形的計算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4 張葛;強震區(qū)高面板堆石壩邊坡穩(wěn)定動力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0年
5 常峻;基于實時監(jiān)控的高面板堆石壩施工土石方動態(tài)調配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6 尤華芳;高面板堆石壩應力變形特性及改進措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7 單宏偉;高面板堆石壩模型參數反演及應力變形分析[D];清華大學;2008年
8 余小孔;高面板堆石壩穩(wěn)定性分析及斷面分區(qū)優(yōu)化[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845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38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