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坎型底流消能流態(tài)轉捩及控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跌坎型底流消能流態(tài)轉捩及控制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跌坎 底流消能 流態(tài)轉捩 消能效率 消力池
【摘要】: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是一種建立在常規(guī)底流消能工基礎上的新型消能工。通過理論分析得出,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消能率隨著跌坎高度與上下游水深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且不同入池Fr下,滿足消能率所需坎高與水深不同。結合某大型水電工程進行驗證,針對上游相對水位120.0~140.0 m、下游相對水位40.0~50.0 m,跌坎型消力池內(nèi)水流流態(tài)特征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跌坎型消力池內(nèi)水位波動最大值發(fā)生在跌坎下游50~100 m范圍內(nèi);隨著跌坎型消力池跌坎高度的變化,消力池內(nèi)水流可呈現(xiàn)出三種不同流態(tài)特征;當?shù)矓嗝娌捎檬湛s體型后,跌坎高度可得到提升,有效地保障消力池內(nèi)水流流態(tài)穩(wěn)定和消能效率,改善消力池內(nèi)臨底水力學指標。
【作者單位】: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流域水循環(huán)模擬及調(diào)控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中國三峽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跌擴型底流消能流態(tài)轉捩及消能機理研究(51309256);多股多層淹沒射流脈動性及泄洪模式優(yōu)化研究(51409181)
【分類號】:TV135.2
【正文快照】: 2.四川大學,四川成都610065;3.中國三峽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23)1研究背景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是在消力池首部設置一定高度的跌坎,使得進入消力池內(nèi)的高速水流引離臨底區(qū)域,進而達到降低臨底水力學指標的目的,由于其兼顧底流消能工適應性強、流態(tài)穩(wěn)定、對下游環(huán)境影響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海軍;張強;唐濤;;跌坎式底流消能工的消能機理與水力計算[J];水利水電技術;2008年04期
2 劉之平;夏慶福;孫雙科;;跌坎底流消能水流再附長度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水力發(fā)電學報;2012年01期
3 梁在潮;底流消能霧化的計算[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1994年05期
4 鄭鐵剛;戴會超;孫雙科;柳海濤;;跌擴型底流消能漩渦特性的初步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2013年11期
5 張強;張建蓉;周禹;;跌坎式底流消能工水流特性分析[J];南水北調(diào)與水利科技;2008年03期
6 黃海艷;張強;王海軍;;跌擴型底流消能工水力特性的試驗研究[J];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2010年07期
7 付騰吉;張聞輝;鄭雪;鐘志鐳;;入池角度對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力特性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J];云南水力發(fā)電;2009年03期
8 陳文鑫;王立輝;王海軍;;跌擴型底流消能工突擴比對邊墻水力學指標影響的試驗研究[J];南水北調(diào)與水利科技;2010年02期
9 周書建;王海軍;萬芳芳;付翔;;跌擴型底流消能工特征流速影響因素試驗研究[J];人民黃河;2014年01期
10 陳朝;毛舒婭;黃海艷;陳文鑫;;跌擴型底流消能工壓力分布特性的試驗研究[J];南水北調(diào)與水利科技;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郭軍;周勝;孫雙科;劉之平;;高壩大流量底流消能工程設計運行實踐經(jīng)驗總結分析[A];第二屆全國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5年
2 王善達;;底流消能泄洪水流霧化影響之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C];2003年
3 張強;楊紅宣;鄭雪;王海軍;;基于射流理論的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力特性分析[A];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進展 2009[C];2009年
4 王善達;朱小飛;;小東江水電站底流消能試驗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2000年
5 車傳金;和秀芬;李聚興;耿運生;王曉松;;軟基上高水頭退水閘底流消能方案研究與設計優(yōu)化[A];第三屆全國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大會論文集[C];2007年
6 賴翼峰;;營仔河水閘底流消能水力特性的研究[A];第二十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庶偉;反弧式跌坎底流消能工的FLUENT數(shù)值模擬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吳智源;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沖擊區(qū)水力荷載計算與抗沖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崔召;跌坎型底流消能工射流流速衰減規(guī)律與坎深確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4 鐘志鐳;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的試驗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分析[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5 蔣霖波;跌坎型底流消能工不同水流結構分區(qū)對底板作用力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6 郝鑫;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流特性及坎后漩渦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7 尚艷萍;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的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8 周書建;跌坎型底流消能工試驗研究與數(shù)值仿真[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9 馮曉娟;跌坎型底流消能工工程設計參數(shù)的確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10 鄭雪;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的水力設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361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23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