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感潮河段水動力洪水預報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感潮河段水動力洪水預報中的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洪水預報 感潮河段 水動力學方法 下邊界條件 BP神經(jīng)網(wǎng)絡
【摘要】:鑒于下邊界條件對水動力洪水預報模型精度的影響,采用提高下邊界條件的質(zhì)量來提高洪水預報精度,在同時受徑流和潮流影響的感潮河段,水位流量關系復雜,利用BP神經(jīng)網(wǎng)絡,通過建立試驗流域上、下游站水位與下邊界斷面水位變化率之間的相關關系作為水動力洪水預報模型的下邊界條件,在長江流域大通至南京段的水動力洪水預報模型中的應用表明,該方法預報精度較高。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2014ZX07101-011) 水利部公益項目(201301075)
【分類號】:TV124
【正文快照】: 0引言感潮河段洪水預報通常采用相關分析法、水文學法、水動力學法、相應水位法等。其中,相關分析法存在地區(qū)局限性且計算精度不夠穩(wěn)定[1];包為民提出的雙向波水位演算模型屬于水文模型,并不能完全描述感潮河段水流運動規(guī)律[2];相應水位法在建立模型的時候,分潮定線的合理性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保國,夏冰;美國洪水預報及預警系統(tǒng)發(fā)展概況[J];中國水利;2003年10期
2 王冬至;;洪水預報在防汛抗洪中的作用[J];河南水利;2006年12期
3 王琳菲;韓新慶;;潁河洪水預報方案及防洪措施探討[J];治淮;2008年02期
4 劉志雨;;我國洪水預報技術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國防汛抗旱;2009年05期
5 姜文;;中國洪水預報系統(tǒng)在貝江勾灘洪水預報中的應用[J];廣西水利水電;2011年01期
6 杜雪梅;丁素媛;竇冰;;臥虎山水庫洪水預報的編制及應用[J];山東水利;2011年04期
7 韓現(xiàn)明;;做好水文洪水預報的幾點思考[J];山東水利;2013年Z1期
8 ;我國洪水預報專家代表團赴朝鮮訪問[J];水文;1982年06期
9 鄒敬涵;;洪水預報淺談[J];治淮;1984年03期
10 王厥謀;樂嘉祥;;努力作好為防汛決策服務的洪水預報工作[J];中國水利;198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永格;金長興;丁伯良;劉康美;王紅英;;衢州站洪水預報方案的研制[A];中國水利學會一九九九年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2 薛燕;;城市洪水預報特點與方法解析[A];中國水利學會2010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孫春鵬;劉金平;;淮河“2003.7”洪水預報技術[A];新世紀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與大氣科學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3年年會“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氣象學問題”分會論文集[C];2003年
4 宋玉;楊濤;李致家;;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淮河洪澤湖以上流域洪水預報中的應用[A];青年治淮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何俊霞;;特殊暴雨對史河洪水預報的影響分析[A];青年治淮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陳洋波;黃鋒華;徐會軍;;連江流域洪水預報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初步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2008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陳勝晶;;洪口水電站施工期庫區(qū)洪水預報的分析研究[A];福建省第十二屆水利水電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8 嚴忠祥;潘華海;郝春灃;陸玉忠;;變化環(huán)境下的洪水預報理論與方法[A];水庫大壩建設與管理中的技術進展——中國大壩協(xié)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王曉鳳;張世明;;2012年長江上游朱沱水文站大洪水預報分析[A];重慶市水利學會“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資源 服務城鄉(xiāng)發(fā)展”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3年
10 李培;;洪水預報與水庫調(diào)度[A];全國大中型水電廠技術協(xié)作網(wǎng)第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顧勇兵 通訊員 李毅;我州啟用新編洪水預報方案[N];團結(jié)報;2014年
2 本報記者 晁毓山;科技防汛 洪水預報躋身世界先進[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10年
3 黃強 劉招 閆正龍 于興杰 西安理工大學西北水資源與環(huán)境生態(tài)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洪水預報信息關系水庫調(diào)度的成敗[N];中國水利報;2008年
4 本版編輯 覃光華 方華 本刊記者 龐亞斌;面向?qū)ο蠹夹g:讓洪水預報更及時[N];中國水利報;2006年
5 史和平;水情人生[N];黃河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湯少林;無私奉獻 保衛(wèi)安瀾[N];中國水利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王靜琳;“數(shù)字黃河”建設顯身手[N];黃河報;2006年
8 英愛文;陳福春;江西抗御洪魔誰能敵水文測報功無比[N];中國水利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呂娜;29.10米的考驗[N];中國水利報;2005年
10 ;淮河:信息技術的“天羅地網(wǎng)”[N];中國水利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鏡林;現(xiàn)代洪水預報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2 章四龍;洪水預報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3 鄭毅;北運河流域洪水預報與調(diào)度系統(tǒng)研究及應用[D];清華大學;2009年
4 瞿思敏;抗差理論在洪水預報中的應用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5 郭曉亮;感潮河段潮位與洪水預報及上游水庫控制模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6 張海亮;洪水智能預報方法與系統(tǒng)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6年
7 李麗琴;熵與模糊集理論在洪水預報及水庫調(diào)度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8 曹明亮;基于多源信息分析人類活動對徑流及洪水預報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李力;半干旱半濕潤流域洪水預報模型的研制及應用[D];西安理工大學;2009年
10 劉冀;徑流分類組合預報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健;臥虎山水庫防汛減災體系的研究與應用[D];山東大學;2015年
2 李瑩芹;大沽夾河流域洪水預報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3 張佳賓;察爾森水庫洪水預報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4 陳曼曼;英那河水庫洪水預報與防洪預報調(diào)度規(guī)則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李茹;中央防汛決策支持系統(tǒng)洪水預報子系統(tǒng)的研制與開發(fā)[D];西安理工大學;2000年
6 夏達忠;流域洪水預報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7 柳卓;系統(tǒng)聚類方法在洪水預報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張曉宇;水城水庫洪水預報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3年
9 劉強;三峽水庫洪水預報研究及其系統(tǒng)開發(fā)與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顧令宇;沂沭泗流域洪水預報調(diào)度模型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171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171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