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庫區(qū)抽沙輸沙試驗工程布置研究
本文關鍵詞:小浪底庫區(qū)抽沙輸沙試驗工程布置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小浪底庫區(qū) 抽沙輸沙試驗 高含沙水流 方案比選
【摘要】: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運行后,庫區(qū)淤積物以細泥沙為主,而通過現(xiàn)有技術很難將其排出庫外,對小浪底水庫長期有效庫容的損失影響極大,因此研究高含沙水流遠距離管道輸配技術尤為重要,而抽沙輸沙試驗工程位置的布設是研究高含沙水流遠距離管道輸配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提出鄰近三角洲淤積頂點,淤積相對穩(wěn)定河段、庫區(qū)上游三個試驗方案,采用現(xiàn)場觀測及收集資料的方法對三個方案條件下小浪底水庫不同位置泥沙淤積分布特點及河道特點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三個方案均滿足抽沙試驗的要求,綜合比較后最終選取方案2確定的位置為試驗區(qū)域。
【作者單位】: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利部黃河泥沙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TV145
【正文快照】: 1引言小浪底水利樞紐作為黃河上中游梯級開發(fā)和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關鍵工程,截至2012年10月,庫區(qū)淤積量達27.5×108 m3[1]。據(jù)估算,約有70%的細泥沙和95%以上的中粗泥沙被攔在庫內,且?guī)靺^(qū)淤積物組成分布呈規(guī)律性沿程變化,距壩越近泥沙中值粒徑越小[2]。其中占來沙總量50%左右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宗岱;非牛頓流體高含沙水流治理黃河的理論基礎[J];力學進展;1980年01期
2 郭來駿;;高含沙水流測試儀器研制交流會[J];泥沙研究;1980年01期
3 張浩,任增海;明渠高含沙水流阻力規(guī)律探討[J];中國科學(A輯 數(shù)學 物理學 天文學 技術科學);1982年06期
4 許文媯;;黃河下游河道高含沙水流[J];水文;1982年03期
5 方宗岱;高含沙水流長距離穩(wěn)定輸送條件的分析[J];泥沙研究;1983年04期
6 張仁,錢寧,蔡體錄;高含沙水流長距離穩(wěn)定輸送條件的分析[J];泥沙研究;1984年02期
7 錢寧,萬兆惠;高含沙水流運動研究述評[J];水利學報;1985年05期
8 談廣鳴;明渠有流核高含沙水流結構的初步探討[J];泥沙研究;1985年04期
9 趙文林;高含沙水流對泄流能力影響的研究概況[J];人民黃河;1985年05期
10 賀煥林;;聲波在高含沙水流中的傳播特性實驗[J];人民黃河;1986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曉梅;千秋治沙夢 百年未了情[N];黃河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洪亮;錢寧與黃河治水治沙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2 陶虎;高含沙水流對中小水庫的影響[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3 鄧安軍;高含沙水流模擬的幾個關鍵技術問題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7年
4 鄭學萍;靜態(tài)高含沙渾水剪切力及對渭河洪水影響的初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557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15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