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川水電站溢流壩水工模型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2 13:37
本文關鍵詞:大興川水電站溢流壩水工模型試驗研究
【摘要】:大興川水電站位于二道松花江中游,地處吉林省安圖縣兩江鎮(zhèn)大興川村一隊上游約2km處,是一座以水力發(fā)電為主的工程,是目前二道松花江最具有開發(fā)潛力的樞紐工程。溢洪道作為水電站建設工程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溢洪道設計是否合理,是水電站正常運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響水電站運行的安全、經(jīng)濟及承擔的風險等關鍵問題。因此在工程實踐中,迫切需要對泄洪建筑物進行優(yōu)化設計。該課題具有重要的工程運用價值,同時,對于類似工程的設計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論文依托于大興川水電站溢流壩水工模型試驗,根據(jù)理論計算方法初步確定了溢流壩的斷面結(jié)構(gòu),為驗證理論計算的合理性以及對其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通過測試溢流壩在各級洪水頻率流量下的泄流能力,測試溢流壩下游河床流態(tài)和流速分布,對溢流壩的消能型式進行試驗和優(yōu)化。試驗結(jié)果表明:各種洪水頻率流量下,模型試驗的泄量均大于計算泄量,滿足要求;堰上水流平順,堰面曲線設計合理。但在不同泄量條件下,下游均出現(xiàn)向右側(cè)偏流現(xiàn)象。通過對原方案修改及試驗驗證,下游無回流及偏流現(xiàn)象。修改方案可以完全滿足設計要求,可確定為最終方案。第一章節(jié)闡述了水工物理模型國內(nèi)外研究的進展情況,本文的意義在于通過基本的理論計算結(jié)果與大興川水電站溢流壩水工模型試驗成果的比較,對原方案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第二章節(jié)對水工模型試驗的研究方法進行了闡述。第三章節(jié)詳細介紹了大興川水電站的工程概況,本工程泄水建筑物的布置、體形和消能方式等。第四章節(jié)重點論述了通過水工模型試驗,量測并分析各種工況下的泄流能力,消力池消能,下游河道的流速、流態(tài)等,根據(jù)數(shù)據(jù)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或?qū)嶋H發(fā)生需要處理的現(xiàn)象,提出修改方案并對水工物理模型進行優(yōu)化設計,最終得出推薦方案。通過水工模型試驗研究,驗證大興川水電站溢流壩段的設計,為日后水電站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第五章節(jié)希望大興川水電站溢流壩水工模型試驗能對類似工程提供幫助。
【關鍵詞】:溢流壩 水工模型試驗 優(yōu)化設計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V652.1;TV131.6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4
- 1.1 問題的提出9-10
- 1.2 研究的意義10
- 1.3 國內(nèi)外有關研究概況、水平和發(fā)展趨勢10-12
- 1.4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12-14
- 2 物理模型理論簡介14-19
- 2.1 相似理論14-15
- 2.2 相似準則15-17
- 2.3 模型比尺換算17-19
- 3 大興川水電站工程基本資料19-34
- 3.1 大興川水電站工程概況19-25
- 3.1.1 工程概況19
- 3.1.2 水文19-21
- 3.1.3 地質(zhì)資料21-24
- 3.1.4 工程任務和規(guī)模24-25
- 3.2 工程總體布置25-33
- 3.2.1 工程等別及建筑物級別25
- 3.2.2 設計標準25-26
- 3.2.3 設計方案比選及工程總體布置26-28
- 3.2.3.1 壩軸線及壩型選擇26
- 3.2.3.2 特征水位及流量26
- 3.2.3.3 泄水建筑物寬度及堰頂高程選擇26-27
- 3.2.3.4 消能方式的選擇27-28
- 3.2.3.5 工程總體布置28
- 3.2.4 主要建筑物28-33
- 3.3 本章小結(jié)33-34
- 4 大興川水電站溢流壩水工模型試驗研究34-62
- 4.1 基本資料及設計參數(shù)34-37
- 4.1.1 特征水位34
- 4.1.2 泄流能力34-35
- 4.1.3 溢流堰面曲線35
- 4.1.4 水位流量關系35-36
- 4.1.5 溢流壩消能計算36
- 4.1.6 溢流壩平面、剖面圖36-37
- 4.2 試驗內(nèi)容37
- 4.3 模型設計、制作與安裝37-38
- 4.3.1 模型設計原則37-38
- 4.3.2 模型比尺的選擇38
- 4.3.3 模型制作安裝38
- 4.4 試驗成果及分析38-60
- 4.4.1 原河道驗證試驗38-40
- 4.4.2 原方案試驗40-51
- 4.4.3 修改方案51-60
- 4.5 本章小結(jié)60-62
- 4.5.1 溢流壩的泄流能力60
- 4.5.2 溢流壩及消力池內(nèi)的壓強分布60
- 4.5.3 單孔泄流60-61
- 4.5.4 電站尾水61
- 4.5.5 流量系數(shù)61
- 4.5.6 溢流壩墩頭形狀及弧門支鉸高程不影響水流流態(tài)61
- 4.5.7 建議61-62
- 5 結(jié)論與展望62-63
- 5.1 結(jié)論62
- 5.2 展望62-63
- 參考文獻63-64
- 附錄A 照片64-67
- 致謝67-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丁暉;;空化與空蝕的影響因素及其研究方法分析[J];黑龍江水專學報;2005年04期
,本文編號:10190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190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