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對東江流域徑流變化貢獻率定量分析
本文關鍵詞: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對東江流域徑流變化貢獻率定量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徑流量 彈性系數法 W-ANN模型 氣候變化 人類活動 土地利用 東江流域
【摘要】:通過彈性系數法及小波-神經網絡模型對1959-2000年東江流域4個徑流測站、28個降水測站、4個氣溫蒸發(fā)測站的徑流、降水、氣溫、蒸發(fā)數據做系統(tǒng)分析與模擬,定量研究了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對東江流域徑流量變化的貢獻率。研究表明:1 1972年是東江徑流變化的變異點,1972年后東江徑流較1972年前增大;2東江流域降水增加,蒸發(fā)減少,是導致東江流域徑流量增加的重要原因,氣候變化對東江徑流增加的貢獻率約為0.27-0.77;3人類活動主要通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而改變產匯流過程,導致徑流量變化,大型水庫的建設是東江流域徑流年內分配顯著改變的重要驅動因素,人類活動對東江流域徑流量變化的貢獻率約為0.23~0.73,其影響從上游到下游呈減弱趨勢。研究對于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影響下,東江流域水資源管理具有重要理論及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水資源與環(huán)境系∥華南地區(qū)水循環(huán)與水安全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城市化與地理環(huán)境空間模擬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徑流量 彈性系數法 W-ANN模型 氣候變化 人類活動 土地利用 東江流域
【基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425903)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研究資助局資助項目(CUHK441313)
【分類號】:P333.1
【正文快照】: 流域徑流變化特征及成因一直是水文學、水利工程等領域備受關注的科學問題[1-3]。國際上許多河流的徑流受自然因素及人類活動影響,從而導致流域環(huán)境發(fā)生重大變化,如勒拿河[4]、阿爾澤特河[5]、威拉米特河[6]。國內許多學者通過水文模型等手段對于人類活動及氣候變化對河流徑流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雪嬌;;東江流域旱限水位(流量)確定方法的討論[J];廣東水利水電;2012年09期
2 董滿宇;江源;李俞萍;任斐鵬;;近46年來東江流域降水變化趨勢分析[J];水文;2010年05期
3 李興拼;鄭江麗;賀新春;李杰;;東江流域水文變異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人民珠江;2009年05期
4 鄧雪原;;東江流域年平均含沙量序列突變點檢測[J];廣東水利水電;2011年02期
5 李姍遲;鄭雄波;高全洲;陶貞;解晨驥;劉龍海;;東江流域河水電導率形成機制[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6 呂樂婷;彭秋志;廖劍宇;江源;康慕誼;;近50年東江流域降雨徑流變化趨勢研究[J];資源科學;2013年03期
7 葉長青;陳曉宏;張家鳴;張麗娟;孔蘭;;水庫調節(jié)地區(qū)東江流域非一致性水文極值演變特征、成因及影響[J];地理科學;2013年07期
8 謝毅文;陳曉宏;王兆禮;張強;;東江流域最大半小時降雨時空分布與年際變化特征分析[J];水文;2009年03期
9 劉丙軍;陳曉宏;;東江流域降水空間分布模式識別[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10 田兆偉;;正規(guī)化周期識別方法在東江中長期來水預報中的應用[J];廣東水利水電;2013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解晨驥;東江流域化學風化的碳匯效應及河流溶解碳的輸出過程[D];中山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08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0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