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含氣頁巖不同紋層及組合儲集層特征差異性及其成因——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統(tǒng)龍馬溪組一段典型井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4-03-22 01:24
  基于薄片、氬離子拋光大片成像和納米CT掃描等實驗分析資料,對四川盆地下志留統(tǒng)龍馬溪組一段典型井含氣頁巖不同紋層及組合儲集層特征差異性及其成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該套頁巖發(fā)育泥紋層和粉砂紋層,二者的單層厚度、物質組成、孔隙類型及結構、面孔率和孔徑分布均存在差異性。泥紋層單層厚約100μm,有機質含量大于15%,石英含量大于70%,有機孔占比和面孔率高,順層縫發(fā)育,有機質和有機孔均相互連通構成網(wǎng)狀。粉砂紋層單層厚約50μm,有機質含量為5%~15%,碳酸鹽含量大于50%,無機孔占比高,順層縫不發(fā)育,有機質和孔隙均相互不連通。泥紋層和粉砂紋層的形成可能與富硅生物的勃發(fā)有關,間歇期形成泥紋層,勃發(fā)期形成粉砂紋層。泥紋層和粉砂紋層可構成條帶狀粉砂、砂泥遞變和砂泥薄互層3類紋層組合。條帶狀粉砂紋層組合的孔隙度和水平與垂直滲透率比值均最大,砂泥遞變紋層組合次之,砂泥薄互層紋層組合最低,泥紋層與粉砂紋層含量比值造成水平與垂直滲透率比值差異。圖13表1參36

【文章頁數(shù)】:12 頁

【部分圖文】:

圖1取樣點分布(a)及研究區(qū)地層綜合柱狀圖(b)

圖1取樣點分布(a)及研究區(qū)地層綜合柱狀圖(b)

四川盆地龍馬溪組發(fā)育大套黑色頁巖(見圖1)。龍馬溪組與下伏奧陶系五峰組整合接觸,與上覆石牛欄組、小河壩組或梁山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由下至上分為龍一段和龍二段,龍一段分為龍一1亞段和龍一2亞段,龍一1亞段細分出4個小層(龍一11—龍一14)。龍一段為黑色、灰黑色薄層狀頁巖或塊狀頁巖....


圖2四川盆地龍馬溪組一段含氣頁巖不同紋層特征

圖2四川盆地龍馬溪組一段含氣頁巖不同紋層特征

龍馬溪組一段含氣頁巖發(fā)育泥紋層和粉砂紋層(見圖2)。偏光顯微鏡與SEM圖像綜合分析表明,泥紋層單層厚度為64.80~92.80μm(平均值76.54μm),粉砂紋層單層厚度23.20~87.30μm(平均值54.14μm)。泥紋層有機質相互連通,粉砂紋層有機質相互不連通。泥紋層有....


圖3四川盆地龍馬溪組一段含氣頁巖泥紋層(a)和粉砂紋層(b)SEM圖像(紅色箭頭所指處為有機質)

圖3四川盆地龍馬溪組一段含氣頁巖泥紋層(a)和粉砂紋層(b)SEM圖像(紅色箭頭所指處為有機質)

泥紋層有機質相互連通,粉砂紋層有機質相互不連通。泥紋層有機質多呈彌散狀、條帶狀或團塊狀分布(見圖3a),不同有機質相互連通,在空間構成網(wǎng)狀。粉砂紋層中粉砂質顆粒之間多呈點接觸或線接觸(見圖3b),少數(shù)呈分散狀,有機質呈條帶狀、彌散狀或團塊狀分散于粉砂質顆粒之間(見圖3b),多數(shù)相....


圖4四川盆地龍馬溪組一段含氣頁巖孔隙類型及孔隙特征SEM照片

圖4四川盆地龍馬溪組一段含氣頁巖孔隙類型及孔隙特征SEM照片

黑色頁巖發(fā)育有機孔、無機孔和微裂縫。有機孔分布于有機質中,形態(tài)有橢圓狀、近球狀、不規(guī)則蜂窩狀、氣孔狀或狹縫狀(見圖4a、圖4b),單個有機質中有機孔面孔率為13.6%~33.8%。無機孔分布于礦物顆粒內(nèi)或顆粒之間,形態(tài)有三角狀、棱角狀或長方形。無機孔可分為粒間孔(見圖4c、圖4d....



本文編號:39344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9344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812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