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古地區(qū)常規(guī)測井地應力預測及裂縫識別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13:47
本文以準噶爾盆地南緣齊古背斜地區(qū)實際勘探為例,開展了地應力分析與裂縫識別研究。首先對測井數(shù)據(jù)進行環(huán)境校正以及歸一化處理,然后對處理后的測井數(shù)據(jù)開展了地層參數(shù)處理研究,獲得該地區(qū)五口井的孔隙度、泥質(zhì)含量以及含水飽和度等曲線。針對該地區(qū)巖性復雜、非均質(zhì)性強等特點,開展了地層巖石物理體積模型構(gòu)建方法研究,并采用最優(yōu)化求解技術(shù)獲得目的層段各地層的巖石礦物含量。采用改進的Biot-Gassmann理論預測了該地區(qū)橫波速度,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預測的橫波速度與實測橫波速度基本一致。在此基礎上,本項研究開展了地應力預測方法研究,分別采用縱橫波速度測井曲線、地層密度測井曲線計算了地層動態(tài)彈性模量及上覆地層壓力,基于有效應力原理預測了地層孔隙壓力;然后根據(jù)孔彈性理論關(guān)系,計算垂向地應力、最大、最小水平地應力等參數(shù)。最后,采用了支持向量機分析方法探討了致密儲層裂縫識別方法。通過本文的研究,為儲層預測提供了理論支持。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等效體積模量(a)和剪切模量(b)
- 25 -(b)圖 3.2 球狀包含物有效彈性模量(a)和針狀包含物有效彈性模量(b)Fig. 3.2 Effective elastic modulus of spherical (a) and acicular inclusions (b)于 SCA 模型,假設巖石是為雙相介質(zhì),以 Hashin-Shtrikman 上下邊
SCA模型預測的等效體積模量和等效剪切模量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Xu-White模型預測橫波速度的不確定因素分析[J]. 石雙虎,鄧志文,劉麗萍,周恒,李畢民,郭桂紅. 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 2015(05)
[2]利用SVM方法計算中國南方X盆地頁巖氣含氣量[J]. 郭懷志,潘保芝,翟艇. 世界地質(zhì). 2015(03)
[3]測井資料歸一化和標準化在番禺油田的實踐和應用[J]. 陶彬,李林,孟慶友,馮縉,匡臘梅. 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 2015(09)
[4]基于彈性阻抗的儲層物性參數(shù)預測方法[J]. 印興耀,崔維,宗兆云,劉曉晶. 地球物理學報. 2014(12)
[5]裂縫性油藏開發(fā)技術(shù)及展望[J]. 姜樹鋒. 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 2014(11)
[6]多元回歸方法校正擴徑對密度曲線聲波曲線的影響[J]. 廖茂輝. 物探與化探. 2014(01)
[7]火山巖巖性的支持向量機識別[J]. 朱怡翔,石廣仁. 石油學報. 2013(02)
[8]應用改進的Biot-Gassmann模型估算天然氣水合物的飽和度[J]. 高紅艷,鐘廣法,梁金強,郭依群.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2(04)
[9]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巖性識別方法[J]. 鐘儀華,李榕. 測井技術(shù). 2009(05)
[10]利用常規(guī)測井資料基于巖石物理和多礦物分析反演橫波速度[J]. 邵才瑞,印興耀,張福明,宋明水.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09(04)
博士論文
[1]鎮(zhèn)涇油田地應力研究及其應用[D]. 冉利民.中國地質(zhì)大學 2014
[2]利用測井資料分析裂縫充填特征與古應力場研究[D]. 李維彥.長江大學 2014
[3]裂縫油氣藏儲層預測方法及應用研究[D]. 汪勇.中國地質(zhì)大學 2013
[4]齊古斷褶帶構(gòu)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標評價[D]. 李臻.西南石油大學 2012
[5]基于疊前彈性參數(shù)反演的三維應力場及全縫長整體壓裂技術(shù)研究[D]. 張玉廣.東北石油大學 2011
[6]石門揭突出煤層圍巖力學特性模擬試驗研究[D]. 張春華.安徽理工大學 2010
[7]川西坳陷須家河組探井地應力解釋與井壁穩(wěn)定性評價[D]. 謝潤成.成都理工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基于微震監(jiān)測與地應力分析的低滲油藏壓裂致縫解釋研究[D]. 李君輝.吉林大學 2015
[2]基于井壁崩落的定向井坍塌壓力計算模型[D]. 唐志強.西南石油大學 2015
[3]煤層地應力預測方法研究[D]. 劉志強.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2014
[4]儲層裂縫預測技術(shù)在齊家古地區(qū)中的應用研究[D]. 張艷云.長江大學 2014
[5]A地區(qū)東營組測井儲層參數(shù)計算方法研究[D]. 楊懷杰.中國地質(zhì)大學 2013
[6]山前構(gòu)造帶地應力測井方法建模及儲蓋層評價[D]. 羅旭.中國石油大學 2010
[7]地震巖石物理建模方法及其在油頁巖勘探中的應用[D]. 張佳佳.中國海洋大學 2010
[8]肇州油田肇40區(qū)塊儲層建模研究及有利區(qū)塊預測[D]. 劉關(guān).中國海洋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05170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等效體積模量(a)和剪切模量(b)
- 25 -(b)圖 3.2 球狀包含物有效彈性模量(a)和針狀包含物有效彈性模量(b)Fig. 3.2 Effective elastic modulus of spherical (a) and acicular inclusions (b)于 SCA 模型,假設巖石是為雙相介質(zhì),以 Hashin-Shtrikman 上下邊
SCA模型預測的等效體積模量和等效剪切模量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Xu-White模型預測橫波速度的不確定因素分析[J]. 石雙虎,鄧志文,劉麗萍,周恒,李畢民,郭桂紅. 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 2015(05)
[2]利用SVM方法計算中國南方X盆地頁巖氣含氣量[J]. 郭懷志,潘保芝,翟艇. 世界地質(zhì). 2015(03)
[3]測井資料歸一化和標準化在番禺油田的實踐和應用[J]. 陶彬,李林,孟慶友,馮縉,匡臘梅. 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 2015(09)
[4]基于彈性阻抗的儲層物性參數(shù)預測方法[J]. 印興耀,崔維,宗兆云,劉曉晶. 地球物理學報. 2014(12)
[5]裂縫性油藏開發(fā)技術(shù)及展望[J]. 姜樹鋒. 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 2014(11)
[6]多元回歸方法校正擴徑對密度曲線聲波曲線的影響[J]. 廖茂輝. 物探與化探. 2014(01)
[7]火山巖巖性的支持向量機識別[J]. 朱怡翔,石廣仁. 石油學報. 2013(02)
[8]應用改進的Biot-Gassmann模型估算天然氣水合物的飽和度[J]. 高紅艷,鐘廣法,梁金強,郭依群.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2(04)
[9]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巖性識別方法[J]. 鐘儀華,李榕. 測井技術(shù). 2009(05)
[10]利用常規(guī)測井資料基于巖石物理和多礦物分析反演橫波速度[J]. 邵才瑞,印興耀,張福明,宋明水.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09(04)
博士論文
[1]鎮(zhèn)涇油田地應力研究及其應用[D]. 冉利民.中國地質(zhì)大學 2014
[2]利用測井資料分析裂縫充填特征與古應力場研究[D]. 李維彥.長江大學 2014
[3]裂縫油氣藏儲層預測方法及應用研究[D]. 汪勇.中國地質(zhì)大學 2013
[4]齊古斷褶帶構(gòu)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標評價[D]. 李臻.西南石油大學 2012
[5]基于疊前彈性參數(shù)反演的三維應力場及全縫長整體壓裂技術(shù)研究[D]. 張玉廣.東北石油大學 2011
[6]石門揭突出煤層圍巖力學特性模擬試驗研究[D]. 張春華.安徽理工大學 2010
[7]川西坳陷須家河組探井地應力解釋與井壁穩(wěn)定性評價[D]. 謝潤成.成都理工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基于微震監(jiān)測與地應力分析的低滲油藏壓裂致縫解釋研究[D]. 李君輝.吉林大學 2015
[2]基于井壁崩落的定向井坍塌壓力計算模型[D]. 唐志強.西南石油大學 2015
[3]煤層地應力預測方法研究[D]. 劉志強.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2014
[4]儲層裂縫預測技術(shù)在齊家古地區(qū)中的應用研究[D]. 張艷云.長江大學 2014
[5]A地區(qū)東營組測井儲層參數(shù)計算方法研究[D]. 楊懷杰.中國地質(zhì)大學 2013
[6]山前構(gòu)造帶地應力測井方法建模及儲蓋層評價[D]. 羅旭.中國石油大學 2010
[7]地震巖石物理建模方法及其在油頁巖勘探中的應用[D]. 張佳佳.中國海洋大學 2010
[8]肇州油田肇40區(qū)塊儲層建模研究及有利區(qū)塊預測[D]. 劉關(guān).中國海洋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05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50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