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脆性頁巖力學性能及井壁穩(wěn)定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7 07:04
四川盆地中部龍馬溪組頁巖地層硬度高、脆性強,鉆井過程中井壁坍塌嚴重,阻卡頻發(fā)。為解決鉆井過程中井壁坍塌問題,測試了以四川盆地自201井為代表的深層頁巖微細觀組構、水理化性能及力學性能參數(shù)各向異性特征,并考慮井眼軌跡、層理縫產(chǎn)狀、井筒-地層耦合滲流效應、層理縫力學弱面效應等因素,建立了深層脆性頁巖水平井井壁穩(wěn)定理論模型。實驗結果表明:深層頁巖脆性礦物含量高達70%,水化膨脹性極低,頁巖基質(zhì)力學強度高,但層理縫間強度低,頁巖容易沿層理縫滑移崩落。模型計算結果表明:層理縫力學弱面效應影響明顯,當井眼軌跡與層理縫面法向之間夾角滿足一定角度,井壁傾向沿層理縫剪切滑移垮塌;井筒-地層間滲流效應不可忽略,壓力穿透效應降低鉆井液的有效徑向支撐力,誘發(fā)層理縫起裂、延伸至崩落,合理的鉆井液密度及有效封堵性可提高深層頁巖水平井井壁穩(wěn)定性。研究成果揭示了深層脆性頁巖井壁坍塌作用機理,可為深層脆性頁巖水平井關鍵工程參數(shù)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
【文章來源】:特種油氣藏.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自201井龍馬溪組頁巖巖心
破碎巖樣微觀結構
當裂縫傾向為90°、傾角為30°時,井眼軌跡對坍塌壓力當量密度的影響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井眼方位角為270°時,井壁坍塌壓力當量密度最大值在4個情況下最小。由圖5b可知,井斜角為0~30°時,井壁坍塌壓力當量密度最小。當井斜角為30~90°,方位角為30~150°和210~330°時,井壁的坍塌壓力當量密度高達1.790 g/cm3以上,井壁處于易坍塌狀態(tài),不利于造斜段以及水平井的井壁穩(wěn)定。坍塌壓力當量密度增大的主要原因:該層段巖石破碎導致近井壁地帶鉆井液滲流能力增大,壓力穿透破碎地帶,孔隙壓力增大,同時,起下鉆過程中井筒孔隙壓力瞬間減小,形成異常低壓,導致井壁巖石崩落,井筒形成卡鉆。圖4 不同井斜角、方位角與坍塌壓力當量密度的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成像礦物譜的頁巖氣儲層脆性指數(shù)計算方法——以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統(tǒng)龍馬溪組為例[J]. 顏磊,何傳亮,侯克均. 天然氣工業(yè). 2019(02)
[2]川中地區(qū)洗象池組有利沉積相帶分布預測[J]. 劉鑫,曾乙洋,文龍,林怡,陳友蓮,陳文,吳煜宇,石書緣. 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 2018(02)
[3]黔江區(qū)塊龍馬溪組頁巖氣保存條件研究[J]. 董清源,田建華,王錦喜,吳斌,劉軍. 特種油氣藏. 2018(02)
[4]川中地區(qū)中二疊統(tǒng)氣源新認識及成藏模式[J]. 董才源,謝增業(yè),朱華,國建英,張璐,戴鑫,楊春龍.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4)
[5]涪陵頁巖氣田焦石壩區(qū)塊頁巖脆性指數(shù)地震定量預測[J]. 李金磊,李文成. 天然氣工業(yè). 2017(07)
[6]非常規(guī)油氣儲層脆性指數(shù)測井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 賴錦,王貴文,范卓穎,陳晶,王抒忱,周正龍,范旭強. 石油科學通報. 2016(03)
[7]華北古近系及潛山內(nèi)幕地層井壁穩(wěn)定性研究[J]. 王東明,陳勉,羅玉財,于建濤,徐明磊,虞海法,楊愷. 鉆井液與完井液. 2016(06)
[8]模擬地層條件下泥巖三軸應力實驗及其油氣意義[J]. 李雙建,金之鈞,袁玉松,周雁,孫冬勝.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6(04)
[9]基于井壁穩(wěn)定分析的井眼軌跡優(yōu)化方法[J]. 陳平,馬天壽,范翔宇. 天然氣工業(yè). 2015(10)
[10]四川盆地長寧示范區(qū)龍馬溪組頁巖巖石力學特性及脆性評價[J]. 楊寶剛,潘仁芳,趙丹,李卓文,高博樂. 地質(zhì)科技情報. 2015(04)
本文編號:3252375
【文章來源】:特種油氣藏.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自201井龍馬溪組頁巖巖心
破碎巖樣微觀結構
當裂縫傾向為90°、傾角為30°時,井眼軌跡對坍塌壓力當量密度的影響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井眼方位角為270°時,井壁坍塌壓力當量密度最大值在4個情況下最小。由圖5b可知,井斜角為0~30°時,井壁坍塌壓力當量密度最小。當井斜角為30~90°,方位角為30~150°和210~330°時,井壁的坍塌壓力當量密度高達1.790 g/cm3以上,井壁處于易坍塌狀態(tài),不利于造斜段以及水平井的井壁穩(wěn)定。坍塌壓力當量密度增大的主要原因:該層段巖石破碎導致近井壁地帶鉆井液滲流能力增大,壓力穿透破碎地帶,孔隙壓力增大,同時,起下鉆過程中井筒孔隙壓力瞬間減小,形成異常低壓,導致井壁巖石崩落,井筒形成卡鉆。圖4 不同井斜角、方位角與坍塌壓力當量密度的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成像礦物譜的頁巖氣儲層脆性指數(shù)計算方法——以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統(tǒng)龍馬溪組為例[J]. 顏磊,何傳亮,侯克均. 天然氣工業(yè). 2019(02)
[2]川中地區(qū)洗象池組有利沉積相帶分布預測[J]. 劉鑫,曾乙洋,文龍,林怡,陳友蓮,陳文,吳煜宇,石書緣. 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 2018(02)
[3]黔江區(qū)塊龍馬溪組頁巖氣保存條件研究[J]. 董清源,田建華,王錦喜,吳斌,劉軍. 特種油氣藏. 2018(02)
[4]川中地區(qū)中二疊統(tǒng)氣源新認識及成藏模式[J]. 董才源,謝增業(yè),朱華,國建英,張璐,戴鑫,楊春龍.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4)
[5]涪陵頁巖氣田焦石壩區(qū)塊頁巖脆性指數(shù)地震定量預測[J]. 李金磊,李文成. 天然氣工業(yè). 2017(07)
[6]非常規(guī)油氣儲層脆性指數(shù)測井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 賴錦,王貴文,范卓穎,陳晶,王抒忱,周正龍,范旭強. 石油科學通報. 2016(03)
[7]華北古近系及潛山內(nèi)幕地層井壁穩(wěn)定性研究[J]. 王東明,陳勉,羅玉財,于建濤,徐明磊,虞海法,楊愷. 鉆井液與完井液. 2016(06)
[8]模擬地層條件下泥巖三軸應力實驗及其油氣意義[J]. 李雙建,金之鈞,袁玉松,周雁,孫冬勝.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6(04)
[9]基于井壁穩(wěn)定分析的井眼軌跡優(yōu)化方法[J]. 陳平,馬天壽,范翔宇. 天然氣工業(yè). 2015(10)
[10]四川盆地長寧示范區(qū)龍馬溪組頁巖巖石力學特性及脆性評價[J]. 楊寶剛,潘仁芳,趙丹,李卓文,高博樂. 地質(zhì)科技情報. 2015(04)
本文編號:3252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5237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