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氣田白云巖儲層二維核磁共振測井氣水識別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20:09
川西氣田雷口坡組四段白云巖儲層具有良好的天然氣勘探開發(fā)前景,但是儲層分布具有較強的非均質性,利用常規(guī)測井和一維核磁共振測井方法判斷儲層流體性質存在多解性.通過分析川西雷四段白云巖儲層地質特征與測井響應特征,開展巖心二維核磁共振實驗,明確了實驗室分析與測井過程中環(huán)境、參數(shù)等影響因素,建立了巖心分析結果的校正方法,明確了鉆井液、束縛流體、可動水與天然氣信號在二維核磁共振測井中譜分布區(qū)間,建立了基于T2-T1、T1/T2(R)的白云巖儲層二維核磁共振測井氣水識別圖版.利用圖版對川西雷四段儲層流體性質開展評價,二維核磁共振測井解釋結論得到了實鉆測試結果的驗證,該氣水識別方法填補了常規(guī)測井、一維核磁共振測井在評價儲層氣水關系中的缺陷,可有效解決白云巖儲層流體性質判別難題.
【文章來源】:波譜學雜志. 2020,37(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二維核磁共振弛豫譜的雷四段孔隙度計算方法[J]. 侯克均,吳見萌,葛祥,張世懋. 波譜學雜志. 2020(02)
[2]川西致密氣藏二維核磁共振測井優(yōu)化設計與應用[J]. 張世懋,張哨楠,葛祥,吳見萌. 波譜學雜志. 2018(02)
[3]核磁測井資料在致密砂巖儲層產(chǎn)能評價中的應用[J]. 成家杰. 海洋石油. 2017(04)
[4]基于核磁共振T2譜集中度的低孔隙度低滲透率儲層飽和度參數(shù)研究[J]. 丁娛嬌,柴細元,邵維志,李俊國,韓艷,李慶合. 測井技術. 2017(04)
[5]川西海相雷口坡組成藏地質特征及控制因素[J]. 馮動軍,朱彤,李宏濤.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6)
[6]基于弛豫-擴散的二維核磁共振流體識別方法[J]. 胡法龍,周燦燦,李潮流,徐紅軍,周鳳鳴,司兆偉.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2(05)
[7](T2,D)二維核磁共振測井識別儲層流體的方法[J]. 謝然紅,肖立志. 地球物理學報. 2009(09)
[8]核磁共振測井移譜差譜法影響因素實驗分析[J]. 邵維志. 測井技術. 2003(06)
本文編號:3179982
【文章來源】:波譜學雜志. 2020,37(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二維核磁共振弛豫譜的雷四段孔隙度計算方法[J]. 侯克均,吳見萌,葛祥,張世懋. 波譜學雜志. 2020(02)
[2]川西致密氣藏二維核磁共振測井優(yōu)化設計與應用[J]. 張世懋,張哨楠,葛祥,吳見萌. 波譜學雜志. 2018(02)
[3]核磁測井資料在致密砂巖儲層產(chǎn)能評價中的應用[J]. 成家杰. 海洋石油. 2017(04)
[4]基于核磁共振T2譜集中度的低孔隙度低滲透率儲層飽和度參數(shù)研究[J]. 丁娛嬌,柴細元,邵維志,李俊國,韓艷,李慶合. 測井技術. 2017(04)
[5]川西海相雷口坡組成藏地質特征及控制因素[J]. 馮動軍,朱彤,李宏濤.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6)
[6]基于弛豫-擴散的二維核磁共振流體識別方法[J]. 胡法龍,周燦燦,李潮流,徐紅軍,周鳳鳴,司兆偉.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2(05)
[7](T2,D)二維核磁共振測井識別儲層流體的方法[J]. 謝然紅,肖立志. 地球物理學報. 2009(09)
[8]核磁共振測井移譜差譜法影響因素實驗分析[J]. 邵維志. 測井技術. 2003(06)
本文編號:31799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7998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