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礁灰?guī)r稠油油藏注富氣混相驅(qū)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8 11:02
南海東部礁灰?guī)rL油田原油黏度高、裂縫發(fā)育復(fù)雜、非均質(zhì)性強、采出程度低,為提高采收率,選取附近高氣油比油田H油田的伴生富氣開展了混相驅(qū)室內(nèi)實驗研究。首先為明確注入氣的驅(qū)油機理,對配置的實驗用注入富氣與原油進行了PVT相態(tài)物性測試;然后開展了地層溫度不同壓力下注入1.2 PV的細管驅(qū)替實驗、原始地層壓力下高倍數(shù)注入體積(最大4.0 PV)的擴展細管驅(qū)替實驗。結(jié)果表明:注入氣具有較好的增容、降黏效果,隨著注入量的增加,地層原油的膨脹系數(shù)增大了1.25倍,原油黏度由50 mPa·s降低至6.7 mPa·s;在原始地層壓力12 MPa下,注入體積大于3.0 PV時可以實現(xiàn)多次接觸后緣凝析氣驅(qū)混相;因此原始地層壓力下,H油田具備注伴生富氣混相驅(qū)的條件。本文研究成果可以為下步長巖心物模、混相數(shù)模和礦場實施提供依據(jù)。
【文章來源】:中國海上油氣. 2020,32(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L油田B井黑油氣藏類型擬三元組成對比圖
根據(jù)PVT實驗結(jié)果,圖2、3為模擬地層壓力分別為10、12 MPa注入富烴氣多次接觸下的地層油三元相圖。壓力為10 MPa時,注入氣組成點與最終平衡液相組成點之間的連線已接近臨界點切線(圖2),表明注入富烴氣與地層原油已接近后緣多次接觸凝析混相;壓力為12 MPa時,注入氣組成點與地層原油組成點之間的連線已不進入油氣兩相區(qū)(圖3),表明注入富烴氣與地層原油已達到后緣多次接觸凝析氣混相。注入H油田伴生氣是L油田在地層條件下實現(xiàn)混相驅(qū)替的最小混相組成。圖3 注入氣在12 MPa下三角相圖
注入氣在12 MPa下三角相圖
本文編號:3088211
【文章來源】:中國海上油氣. 2020,32(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L油田B井黑油氣藏類型擬三元組成對比圖
根據(jù)PVT實驗結(jié)果,圖2、3為模擬地層壓力分別為10、12 MPa注入富烴氣多次接觸下的地層油三元相圖。壓力為10 MPa時,注入氣組成點與最終平衡液相組成點之間的連線已接近臨界點切線(圖2),表明注入富烴氣與地層原油已接近后緣多次接觸凝析混相;壓力為12 MPa時,注入氣組成點與地層原油組成點之間的連線已不進入油氣兩相區(qū)(圖3),表明注入富烴氣與地層原油已達到后緣多次接觸凝析氣混相。注入H油田伴生氣是L油田在地層條件下實現(xiàn)混相驅(qū)替的最小混相組成。圖3 注入氣在12 MPa下三角相圖
注入氣在12 MPa下三角相圖
本文編號:30882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882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