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降粘—滲流改善劑的合成、性能評價與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4 04:49
稠油中的大分子瀝青質與膠質導致稠油粘度高、油層滲流困難,是目前稠油開采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基于膠質、瀝青質的組成與結構特征分析,探討稠油致粘、降粘與油層滲流改善技術,通過以油酸十八酯為主單體降粘-滲流改善劑的合成、表征與合成產(chǎn)物降凝、降粘、界面活性、水熱裂解催化等性能測試,以及針對江漢稠油的現(xiàn)場初步試驗和遼河稠油的室內巖心驅替試驗,研究該劑的降粘、滲流改善效果與滲流改善機理,為稠油高效開采提供參考。具體研究內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采用現(xiàn)代分析手段,對遼河新5井特稠油、塔河超稠油進行了表征和分析,獲得了對其組成、結構特征及致粘原因的認知。紫外光譜、紅外光譜、1H NMR、GC-MS及X衍射等聯(lián)合結構分析表明,兩種典型稠油的膠質與瀝青質均含羰基、羥基、氨基、巰基、酯基、醚鍵等極性氫鍵基團,以及長鏈烷基、稠環(huán)芳香片、超大分子締合聚集體等特征結構。長鏈烷基的纏繞與穿插、芳香片層之間的π鍵作用力、膠質或瀝青質極性分子之間強烈的分子間力、氫鍵作用以及大分子締合聚集體熱運動困難等都是導致稠油高粘度的主要原因。以油酸十八酯、苯乙烯為主單體,優(yōu)選具有強的金屬離子螯合、構成氫鍵及界面活...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推測的瀝青質典型結構
膠質和瀝青質中通常存在一定量的 O、N、S 等雜原子,由 O、N、S 等子構成的極性基團通常有含 O和 S的酯基、醚基以及含 N 的胺基等。人們推測瀝青質的結構模型之一如下圖 1.4所示[11]:圖 1.4 推測的瀝青質典型結構其結構特征于膠質相似。另外,一些高酸值的膠質、瀝青質中還含有羰羥基、羧基、磺酸基等極性基團。氨基、羥基、羰基、酯鍵等由雜原子引入征基團在稠油中明顯存在,導致稠油氫鍵特征明顯,如下圖 1.5所示[12]:
圖 1.3 膠質的典型結構其中 RO-、-NH-、-O-、-S-等極性基團是雜原子存在的主要形式。膠質和瀝青質中通常存在一定量的 O、N、S 等雜原子,由 O、N、S 等雜原成的極性基團通常有含 O和 S的酯基、醚基以及含 N 的胺基等。人們推測瀝青質的結構模型之一如下圖 1.4所示[11]:圖 1.4 推測的瀝青質典型結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克拉瑪依油田注水儲層傷害與水質問題分析[J]. 劉清云,黃衛(wèi)紅,劉磊,史建英,羅躍. 地質科技情報. 2017(04)
[2]新疆九7區(qū)超稠油組成結構研究[J]. 丁萬成,賀麗鵬,耿向飛,丁彬,羅健輝,王平美,江莉. 油田化學. 2016(03)
[3]高膠質瀝青質超稠油降粘劑YZ-31的研究[J]. 燕玉峰,于世虎,鄭云香,吳偉. 化學研究與應用. 2015(05)
[4]稠油油藏注水滲流特性與改善開發(fā)效果研究分析[J]. 姜李佳一. 化工管理. 2015(11)
[5]水溶性配合物催化的稠油低溫熱裂解研究[J]. 張潔,李小龍,陳剛,蘇慧君,趙巍. 燃料化學學報. 2014(04)
[6]金屬鎳鹽對牛圈湖原油水熱裂解催化反應影響因素研究[J]. 李芳芳,楊勝來,王欣,廖長霖,殷丹丹,陳浩. 油田化學. 2014(01)
[7]渤海稠油多元熱流體吞吐技術研究[J]. 劉光成.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4(10)
[8]稠油水熱催化裂解機理的研究進展[J]. 劉紅飛,楊海霞. 山東化工. 2013(12)
[9]油溶性降粘劑SDG-3在塔河超稠油井TH12112CH的應用試驗[J]. 何曉慶,任波,楊祖國,李婷婷,郭繼香,程仲富.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12(21)
[10]一種稠油油溶性降粘劑的合成與評價[J]. 湯明娟,楊旭,關海萍,陶震,萬用波. 應用化工. 2012(07)
博士論文
[1]雙親型稠油水熱裂解降粘催化劑的合成及反應機理研究[D]. 吳川.中國石油大學 2011
[2]低溫稠油水熱裂解催化降粘研究[D]. 王元慶.中國地質大學 2010
[3]稠油組分的結構分析及降粘劑的研制[D]. 關潤伶.北京交通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負載型鐵基納米零價金屬催化劑的制備及對稠油降粘性能的研究[D]. 楊占村.河南大學 2014
[2]稠油油溶性降粘劑ESA的合成及評價[D]. 張小亮.中國石油大學 2010
[3]重質油瀝青質性質與結構的研究[D]. 陸陽.中國石油大學 2010
[4]遼河油田杜84塊超稠油抗高溫降粘劑的研制及現(xiàn)場實施方案設計[D]. 金波.大慶石油學院 2005
本文編號:3033141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推測的瀝青質典型結構
膠質和瀝青質中通常存在一定量的 O、N、S 等雜原子,由 O、N、S 等子構成的極性基團通常有含 O和 S的酯基、醚基以及含 N 的胺基等。人們推測瀝青質的結構模型之一如下圖 1.4所示[11]:圖 1.4 推測的瀝青質典型結構其結構特征于膠質相似。另外,一些高酸值的膠質、瀝青質中還含有羰羥基、羧基、磺酸基等極性基團。氨基、羥基、羰基、酯鍵等由雜原子引入征基團在稠油中明顯存在,導致稠油氫鍵特征明顯,如下圖 1.5所示[12]:
圖 1.3 膠質的典型結構其中 RO-、-NH-、-O-、-S-等極性基團是雜原子存在的主要形式。膠質和瀝青質中通常存在一定量的 O、N、S 等雜原子,由 O、N、S 等雜原成的極性基團通常有含 O和 S的酯基、醚基以及含 N 的胺基等。人們推測瀝青質的結構模型之一如下圖 1.4所示[11]:圖 1.4 推測的瀝青質典型結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克拉瑪依油田注水儲層傷害與水質問題分析[J]. 劉清云,黃衛(wèi)紅,劉磊,史建英,羅躍. 地質科技情報. 2017(04)
[2]新疆九7區(qū)超稠油組成結構研究[J]. 丁萬成,賀麗鵬,耿向飛,丁彬,羅健輝,王平美,江莉. 油田化學. 2016(03)
[3]高膠質瀝青質超稠油降粘劑YZ-31的研究[J]. 燕玉峰,于世虎,鄭云香,吳偉. 化學研究與應用. 2015(05)
[4]稠油油藏注水滲流特性與改善開發(fā)效果研究分析[J]. 姜李佳一. 化工管理. 2015(11)
[5]水溶性配合物催化的稠油低溫熱裂解研究[J]. 張潔,李小龍,陳剛,蘇慧君,趙巍. 燃料化學學報. 2014(04)
[6]金屬鎳鹽對牛圈湖原油水熱裂解催化反應影響因素研究[J]. 李芳芳,楊勝來,王欣,廖長霖,殷丹丹,陳浩. 油田化學. 2014(01)
[7]渤海稠油多元熱流體吞吐技術研究[J]. 劉光成.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4(10)
[8]稠油水熱催化裂解機理的研究進展[J]. 劉紅飛,楊海霞. 山東化工. 2013(12)
[9]油溶性降粘劑SDG-3在塔河超稠油井TH12112CH的應用試驗[J]. 何曉慶,任波,楊祖國,李婷婷,郭繼香,程仲富.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12(21)
[10]一種稠油油溶性降粘劑的合成與評價[J]. 湯明娟,楊旭,關海萍,陶震,萬用波. 應用化工. 2012(07)
博士論文
[1]雙親型稠油水熱裂解降粘催化劑的合成及反應機理研究[D]. 吳川.中國石油大學 2011
[2]低溫稠油水熱裂解催化降粘研究[D]. 王元慶.中國地質大學 2010
[3]稠油組分的結構分析及降粘劑的研制[D]. 關潤伶.北京交通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負載型鐵基納米零價金屬催化劑的制備及對稠油降粘性能的研究[D]. 楊占村.河南大學 2014
[2]稠油油溶性降粘劑ESA的合成及評價[D]. 張小亮.中國石油大學 2010
[3]重質油瀝青質性質與結構的研究[D]. 陸陽.中國石油大學 2010
[4]遼河油田杜84塊超稠油抗高溫降粘劑的研制及現(xiàn)場實施方案設計[D]. 金波.大慶石油學院 2005
本文編號:3033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3314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