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元壩地區(qū)長興組礁灘相儲層天然裂縫有效性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1-01-01 20:28
研究裂縫的有效性對認清儲層類型和性質(zhì)、明確儲層滲流機制及確定合理的開發(fā)技術政策界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以四川盆地東北部元壩地區(qū)上二疊統(tǒng)長興組礁灘相儲層為例,利用巖心、薄片、成像測井及生產(chǎn)動態(tài)等資料,在評價天然裂縫特征的基礎上,對不同類型裂縫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分析影響裂縫有效性的主要地質(zhì)因素并闡明有效裂縫的開發(fā)意義。研究結果表明:(1)元壩地區(qū)長興組碳酸鹽巖儲層主要發(fā)育構造裂縫和成巖裂縫,其中構造裂縫包括剪切裂縫和張性裂縫,成巖裂縫包括溶蝕縫、構造—溶蝕縫以及壓溶縫;(2)高角度構造縫有效性最好,其次為水平縫,再次為斜交縫,壓溶縫有效性最差;(3)構造裂縫中NW—SE向及近E—W向裂縫的有效性要好于NE—SW向裂縫;(4)裂縫形成時間越早,越容易被方解石或白云石充填而成為無效裂縫;(5)在油氣充注之前或與之同時形成的裂縫易被有機質(zhì)充填成為無效裂縫,在油氣充注之后的晚期裂縫大多為有效裂縫,對儲層貢獻最大;(6)與現(xiàn)今地應力最大主應力方向近平行的裂縫張開度大,有效性好。結論認為,天然裂縫的充填特征和開度特征決定了裂縫是否有效,而有效裂縫的發(fā)育程度、裂縫分布及組合特征、縫洞的匹配關系等...
【文章來源】:天然氣工業(yè). 2017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地質(zhì)概況
2 天然裂縫特征
3 裂縫有效性分析
3.1 裂縫充填特征
3.2 裂縫開度特征
3.3 裂縫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4 有效裂縫的開發(fā)意義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普光與元壩礁灘氣田天然氣成藏特征對比[J]. 段金寶.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4)
[2]渝東南-黔北地區(qū)下寒武統(tǒng)牛蹄塘組頁巖裂縫有效性研究[J]. 曾維特,丁文龍,張金川,李玉喜,林拓,王濡岳,付景龍. 地學前緣. 2016(01)
[3]川東北巴中地區(qū)須四段裂縫特征及有效性分析[J]. 梁波.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6(01)
[4]裂縫性低滲透砂巖油藏合理注水壓力——以鄂爾多斯盆地安塞油田王窯區(qū)為例[J]. 趙向原,曾聯(lián)波,靳寶光,焦軍,李培海,張陽禹,陳敏政.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5(05)
[5]元壩氣田長興組生物礁層序沉積及其對儲層發(fā)育的控制[J]. 李宏濤,龍勝祥,游瑜春,劉國萍,李秀鵬. 天然氣工業(yè). 2015(10)
[6]泥頁巖儲層裂縫識別與有效性評價研究[J]. 孫建孟,劉坤,王艷,趙杰. 測井技術. 2015(05)
[7]瑪北地區(qū)砂礫巖儲層地應力方向測井識別及主控因素[J]. 付建偉,李洪楠,孫中春,王貴文,羅興平.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5(04)
[8]塔里木盆地克深氣田現(xiàn)今地應力場特征[J]. 王珂,戴俊生,劉海磊,李青,趙力彬.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9]致密砂巖儲層中鈣質(zhì)夾層特征及與天然裂縫分布的關系[J]. 趙向原,曾聯(lián)波,劉忠群,呂文雅,周思賓,劉國平,杜蕭笙,李劍. 地質(zhì)論評. 2015(01)
[10]川西凹陷新場氣田三維地應力場反演分析[J]. 王崢嶸,鄧輝,黃潤秋. 石油實驗地質(zhì). 2014(06)
本文編號:2951945
【文章來源】:天然氣工業(yè). 2017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地質(zhì)概況
2 天然裂縫特征
3 裂縫有效性分析
3.1 裂縫充填特征
3.2 裂縫開度特征
3.3 裂縫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4 有效裂縫的開發(fā)意義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普光與元壩礁灘氣田天然氣成藏特征對比[J]. 段金寶.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4)
[2]渝東南-黔北地區(qū)下寒武統(tǒng)牛蹄塘組頁巖裂縫有效性研究[J]. 曾維特,丁文龍,張金川,李玉喜,林拓,王濡岳,付景龍. 地學前緣. 2016(01)
[3]川東北巴中地區(qū)須四段裂縫特征及有效性分析[J]. 梁波.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6(01)
[4]裂縫性低滲透砂巖油藏合理注水壓力——以鄂爾多斯盆地安塞油田王窯區(qū)為例[J]. 趙向原,曾聯(lián)波,靳寶光,焦軍,李培海,張陽禹,陳敏政.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5(05)
[5]元壩氣田長興組生物礁層序沉積及其對儲層發(fā)育的控制[J]. 李宏濤,龍勝祥,游瑜春,劉國萍,李秀鵬. 天然氣工業(yè). 2015(10)
[6]泥頁巖儲層裂縫識別與有效性評價研究[J]. 孫建孟,劉坤,王艷,趙杰. 測井技術. 2015(05)
[7]瑪北地區(qū)砂礫巖儲層地應力方向測井識別及主控因素[J]. 付建偉,李洪楠,孫中春,王貴文,羅興平.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5(04)
[8]塔里木盆地克深氣田現(xiàn)今地應力場特征[J]. 王珂,戴俊生,劉海磊,李青,趙力彬.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9]致密砂巖儲層中鈣質(zhì)夾層特征及與天然裂縫分布的關系[J]. 趙向原,曾聯(lián)波,劉忠群,呂文雅,周思賓,劉國平,杜蕭笙,李劍. 地質(zhì)論評. 2015(01)
[10]川西凹陷新場氣田三維地應力場反演分析[J]. 王崢嶸,鄧輝,黃潤秋. 石油實驗地質(zhì). 2014(06)
本文編號:29519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5194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