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大慶古龍北地區(qū)葡萄花油層沉積微相研究及有利區(qū)預測

發(fā)布時間:2020-08-26 16:58
【摘要】:本文針對大慶古龍北地區(qū)葡萄花油層砂體變化快、厚度與展布認識不清,相帶、砂體等對油藏富油區(qū)的控制作用有待深化研究兩大地質問題,開展精細地層劃分與對比、沉積微相和儲層物性等方面研究,從而對古龍北地區(qū)葡萄花油層沉積微相和砂體分布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以儲層認識帶動油藏認識,結合單因素深化、多因聯(lián)合的綜合研究,最終預測出有利區(qū)。首先,本文應用層序地層學原理,綜合巖心、測井曲線、地震反射層面等厘定葡萄花油層頂?shù)捉缑?劃分上、中、下3個準層序組,及8個小層界面。其次,利用砂巖厚度、巖石學分析、重礦物分析等確定區(qū)內北東、西部兩個物源及其控制范圍;利用泥巖顏色、沉積結構、層理、巖心相分析確定葡萄花油層屬三角洲前緣沉積環(huán)境,并識別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間、河口壩、席狀砂、濁流砂、前緣泥等8類沉積微相,確定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為主,河道控制砂體分布,且河道砂體非大面積連片,其剖面呈透鏡狀、平面呈條帶狀,垂向上主河道與分支河道交織、錯疊;通過分析砂體展布特征、微相砂厚與含油性,確定優(yōu)勢含油小層與微相。再次,通過分析巖心鑄體薄片、掃描電鏡資料,確定儲層孔隙、喉道類型;通過分析葡萄花油層及各小層物性平面分布特征,并綜合小層含油砂體總厚度與層數(shù)、孔隙結構、孔滲、砂層鉆遇系數(shù),確定儲層孔滲、微相含油性與儲層物性關系。最后,綜合構造、微相、物性,確定區(qū)帶成藏和局部成藏的控制因素,建立有利區(qū)塊優(yōu)選標準,進而優(yōu)選出多個有利開發(fā)區(qū)塊。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618.13;TE31
【圖文】:

構造形態(tài),油田區(qū)域,古龍,地理位置


東北石油大學工程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概況2.1 區(qū)域構造背景古龍地區(qū)塔拉哈向斜及常家圍子向斜為該區(qū)長期繼承性發(fā)育的沉降沉積中心,前者沉降幅度、沉積速度和地層厚度大于后者。嫩江組二段沉積前葡萄花油層沉降沉積中心在常家圍子向斜,向西抬升;明水組和四方臺組沉積前葡萄花油層頂面構造形態(tài)與嫩江組二段沉積前構造格局基本一致,都是西高東低,構造沉降沉積中心在常家圍子向斜。明水組末期的水平擠壓作用,形成了龍虎泡鼻狀構造及大慶長垣,研究區(qū)基本形成“一斷一鞍兩凹三隆”的構造格局。

構造圖,古龍,葡萄花油層,油田


6圖 2.2 古龍油田葡萄花油層頂面構造圖區(qū)內斷層發(fā)育,除 T112 井區(qū)內存在逆斷層外,其余均為正斷層;受多期構造運動的影響,形成了多個斷裂帶。古龍油田自西向東分為塔拉哈-哈拉海斷裂帶、巴彥查干斷裂帶、太和斷裂帶、塔拉哈向斜斷裂帶、龍虎泡中部斷裂帶、常家圍子西部和東部斷裂帶。這些斷裂帶構成了古龍油田復雜的斷裂系統(tǒng),使古龍油田的地質條件更加復雜化。斷層按其走向可分為北西、近南北向及北北東向。平面上北西向斷層發(fā)育在研究區(qū)的東部和龍南鼻狀構造與高西鼻狀構造的鞍部,北北東向斷層和近南北向斷層發(fā)育在工區(qū)西部和中部。本區(qū)坳陷期斷層主要有三個發(fā)育時期,第一次是在青山口組沉積時期,斷層活動頻繁,T2 層斷層最多,后期活動部分上斷至 T1-1 和 T1 層;第二次是在姚家組-嫩江組沉積時期,斷層活動較弱,僅發(fā)育個別小斷層;第三次是嫩江組沉積末至第三紀沉積前,伴隨全盆地大規(guī)模的構造運動,斷裂活動較強,使淺層斷裂與

合成記錄


合成記錄(T284-2井西部)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建才;;地震相分析技術在儲層沉積特征研究中的應用探討[J];西部探礦工程;2015年02期

2 高俊紅;;古龍油田葡萄花油層沉積特征分析—以古83區(qū)塊為例[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02期

3 呂亞娟;;古龍油田凹陷區(qū)葡萄花油層構造演化史研究[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22期

4 劉剛;;古龍油田古88開發(fā)區(qū)塊葡萄花油層油氣富集條件[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12年04期

5 李鄭辰;閆偉林;殷樹軍;欒瑾彥;;古龍油田復雜儲層成因分析及油水層識別方法[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10年06期

6 尹艷樹;吳勝和;翟瑞;田永強;;利用Simpat模擬河流相儲層分布[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7 林承焰;張憲國;王友凈;王賀林;梁冬梅;;地震油藏地質研究及其在大港灘海地區(qū)的應用[J];地學前緣;2008年01期

8 劉春慧;金振奎;劉家鐸;王錚;朱桂芳;;地震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在準噶爾盆地東部C25井西區(qū)砂體識別中的應用[J];礦物巖石;2007年04期

9 孫運強;廉桂輝;張陳慧;;地層切片技術在C80工區(qū)的應用[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0期

10 盧雙舫;許鳳鳴;申家年;方偉;薛海濤;;松遼盆地齊家-古龍凹陷凝析油氣藏成因[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杜先利;松遼盆地古龍南地區(qū)葡萄花油層成藏規(guī)律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2 楊玉峰;利用測井和三維地震資料綜合進行沉積相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3 王麗瀅;塔北桑塔木及桑南地區(qū)石炭系卡拉沙依組沉積相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3年

4 李W氾

本文編號:28054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054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005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