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SCV換熱管流熱固耦合數值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0-07-31 22:29
【摘要】:天然氣焓值高且清潔環(huán)保,是我國最主要的過渡能源。氣化是液化天然氣供應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浸沒燃燒式氣化器(Submerged Combustion Vaporizer簡稱SCV),是一種啟動快、效率高的新型天然氣氣化設備,作為SCV的樞紐部位,換熱管束承擔能量傳遞的功能,其安全和有效運行對整個氣化過程非常重要。本文以某接收站的SCV蛇形換熱管為研究對象,采用CH_4代替液化天然氣,對管內跨臨界傳熱特性進行了數值模擬。同時以Workbench為平臺,進行流熱固單向耦合,對換熱管進行穩(wěn)態(tài)熱分析和結構靜力分析,得到了各工況下管壁的溫度場、應力場及變形分布規(guī)律,計算結果表明:(1)在擬臨界區(qū)域,管內為混合對流,物性變化、浮升力、重力使超臨界CH_4的換熱能力得到強化,傳熱系數出現局部增大,波峰值在擬臨界溫度點附近。在遠離擬臨界點的直管段,重力和浮升力影響較小,管內為強制對流換熱,傳熱系數減小。彎管處迪恩渦強度很大,超臨界CH_4傳熱能力得到再次加強,傳熱系數激增,其中第一個彎管處的傳熱能力最大,遠大于直管段。減小水浴溫度、增大壓力和提高進口速度均能增大傳熱系數。(2)經流熱固耦合分析,溫度載荷引起的熱應力大于靜壓載荷產生的機械應力,對換熱管耦合應力起主導作用。各應力在軸向和徑向分布不均勻:沿管長,熱應力及耦合應力受內外壁溫差的影響,先減少后趨于穩(wěn)定,機械應力呈鋸齒狀波動,最大耦合應力在支撐板與管束連接處出現,為207.4MPa,彎管處各應力出現與流場對應的分層現象;沿徑向,內壁上的各應力大于外壁,耦合應力和熱應力先減少后增大,存在應力最小的中性層。(3)換熱管的耦合變形以溫度載荷引起的熱變形為主,熱變形量遠大于力變形。沿管長,力變形方向與熱變形相反,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因此耦合變形略小于熱變形,變化趨勢為先增大后減少。最大耦合變形發(fā)生在第一個彎管段,為4.37 mm,主要由軸向及向下的位移組成。(4)當管程CH_4溫度超過擬臨界點后,不同工況下的應力場有明顯的區(qū)別:耦合應力隨水浴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相應地耦合變形也變大;提高操作壓力會增大內壁面的耦合應力,使最大變形量增加;進口速度越大,耦合應力越大,但對變形影響很小。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E9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靳書武;武錦濤;銀建中;;水平圓管內超臨界甲烷對流換熱數值模擬[J];應用科技;2015年05期

2 張康;韓昌亮;任婧杰;周一卉;畢明樹;;SCV蛇形換熱管內超臨界LNG傳熱特性數值模擬[J];化工學報;2015年12期

3 徐肖肖;吳楊楊;劉朝;王開正;葉建;;水平螺旋管內超臨界CO_2冷卻換熱的數值模擬[J];物理學報;2015年05期

4 劉泉聲;劉學偉;;多場耦合作用下巖體裂隙擴展演化關鍵問題研究[J];巖土力學;2014年02期

5 李仲珍;郭少龍;陶文銓;;超臨界LNG管內流動與換熱特性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3年12期

6 王尊策;何寶林;韓建荒;李森;李君書;;高溫換熱器多場耦合數值模擬研究[J];化工機械;2013年02期

7 陳尊敬;王雷雷;孟華;;考慮發(fā)動機冷卻通道固壁內耦合導熱影響的低溫甲烷超臨界壓力傳熱研究[J];航空學報;2013年01期

8 陳鋒;王春江;周岱;;流固耦合理論與算法評述[J];空間結構;2012年04期

9 宋坤;衣鵬;;LNG中間介質氣化器換熱分析[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2年10期

10 陳軍;孔令廣;;浸沒燃燒式汽化器的分析優(yōu)化[J];管道技術與設備;2012年04期



本文編號:27770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770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00c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