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TH9區(qū)三疊系油藏水驅微觀剩余油規(guī)律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2 23:06
【摘要】:TH油藏位于塔里木盆地,其底水豐富,故前期開采可依靠底水能量進行開采、并且同時伴生低幅斷背斜、儲層物性良好,屬中孔、中高滲砂巖油層,在常溫常壓為未飽和油藏。進入開發(fā)中后期以后,由于儲層微觀構造難以識別,非均質較強,并且由于孔隙結構不同,微觀剩余油在地層中所處的位置、殘留的形態(tài)也各不相同,導致開采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對微觀孔隙結構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開展研究。為二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論與技術依據,對以后此類底水油藏開發(fā)具有指導意義。針對該油藏,我們對TH油田進行真實巖心驅替實驗和X-CT長巖心驅替實驗,在微觀尺度上對剩余油進行總結研究,分析驅替后該巖心特征的地層剩余油的分布規(guī)律研究。通過上述研究,得到以下幾點認識和結論:(1)TH油田9區(qū)三疊系油藏屬于一個中孔、中高滲砂巖油藏,滲透率平面變化較大,突進系數(shù)為3.1,變異系數(shù)為0.72,非均質性強。宏觀上,剩余油在平面上一般分布在井間、斷層封擋、井控未動用、邊部等;縱向上分布在油層頂部、水平段與砂頂之間、夾層遮擋部位等,但在微觀尺度上,由于地層非均質嚴重,剩余油認識不足。故本文設計了一套全新的真實微觀巖心驅替實驗流程,通過進行四種不同孔隙結構巖心的微觀可視化水驅油實驗,將巖心從二維觀測轉變?yōu)槿S立體可視,使剩余油由定性分析轉為定量分析。(2)利用長巖心X-CT掃描實驗,分別進行高滲、低滲、高中低滲組合長巖心驅替實驗和雙管并聯(lián)實驗,明確剩余油主要在低滲巖心中殘留較多。得出,巖心尺度里面剩余油分布及水驅油的特征,同時通過并聯(lián)長巖心知道剩余油在不分層的條件下主要賦存在低滲透巖心,判斷出在開發(fā)后期主要需要針對低滲儲層進行挖潛。(3)聯(lián)系對比在不同微觀尺度下,剩余油的賦存狀態(tài)及分布位置,更精確地對剩余油進行分類總結,針對TH油田,剩余油的微觀分布特征為渠道狀,膜狀,孔隙中心沉淀狀,點狀,顆粒吸附狀等,通過跨尺度研究,認識剩余油在地層中存在的機理與特征,對后期開采及三次開發(fā)提出建議,從而減少剩余油在地層的殘留。通過以上研究,明確了在微觀尺度剩余油在巖心中的分布形態(tài)及位置,為TH油田開發(fā)中后期現(xiàn)場開發(fā)方案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持。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E327
【圖文】:

TH9區(qū)三疊系油藏水驅微觀剩余油規(guī)律實驗研究


ITH9區(qū)構造位置圈

TH9區(qū)三疊系油藏水驅微觀剩余油規(guī)律實驗研究


圖2-2邋TH9邋K三疊系下油組頂面構造圖逡逑表2-1邋TH9區(qū)斷層分布逡逑

TH9區(qū)三疊系油藏水驅微觀剩余油規(guī)律實驗研究


圖2-4邋TH油川9區(qū)沉積微相平面分布圖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婁大娜;李偉;鄭小杰;段洪澤;張海燕;;地質建模技術在塊狀底水砂巖油藏挖潛中的應用——以塔河1區(qū)三疊系下油組油藏為例[J];石油地質與工程;2015年03期

2 劉義坤;范萌;張東;王鳳嬌;梁爽;趙鑫源;;三元復合驅后剩余油微觀特征[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15年02期

3 林益康;;油砂山油田開發(fā)調整優(yōu)化分析[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4年01期

4 白振強;吳勝和;付志國;;大慶油田聚合物驅后微觀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J];石油學報;2013年05期

5 王芳芳;胡海光;何志雄;;剩余油形成機理與賦存狀態(tài)研究綜述[J];廣東化工;2013年03期

6 劉彥子;孫雷;潘毅;陳瑩瑩;張威;;裂縫性油藏微觀水驅油滲流機理可視化研究[J];油氣藏評價與開發(fā);2012年05期

7 張鵬;閆長輝;姚華弟;朱其;;底水砂巖油藏水平井水驅曲線特殊性分析——以塔河9區(qū)為例[J];科技資訊;2012年24期

8 郭小美;孫雷;周涌沂;潘毅;董衛(wèi)軍;;裂縫性油藏大尺度可視化水驅油物理模擬實驗[J];特種油氣藏;2011年03期

9 馮仁鵬;何同均;周興;樂平;楊建;周雙飛;;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挖潛技術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王圣春;;塔河油田三疊系砂巖儲層老井測井解釋[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8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景巖;杏南開發(fā)區(qū)儲層微觀孔隙結構研究及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2 高輝;特低滲透砂巖儲層微觀孔隙結構與滲流機理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3 孟江;水驅油藏剩余油微觀分布模擬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陳敏;水驅油藏微觀滲流機理定量描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

2 王智琦;基于X-CT掃描技術的水驅油滲流機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

3 雷仲慶;聚合物驅微觀實驗圖像處理方法及驅油機理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4 趙紅;杏南開發(fā)區(qū)微觀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張?zhí)煲?基于真實巖芯的多孔介質細觀表征及數(shù)值計算[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6 謝斌;塔河油田一區(qū)主體區(qū)三疊系下油組儲層綜合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526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526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19e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