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驅尾氣回注過程相態(tài)及工藝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E357.44
【圖文】:
成相圖工具的不足。(3) 火驅尾氣物性及相態(tài)分析軟件對比應用:采用 HQ 井區(qū)火驅尾氣組分數(shù)據(jù),分別運用 HYSYS 軟件、“火驅尾氣物性及相態(tài)分析”軟件對比計算火驅尾氣相圖,并與實際檢測數(shù)據(jù)進行誤差分析,總結各類相圖工具對火驅尾氣的適用性,并通過正交分析法對組分含量波動與相圖變化相關性作探討。(4) 火驅尾氣回注工藝設計:基于對回注過程中的物性及相態(tài)變化的研究,通過技術經(jīng)濟比選,確定尾氣回注過程脫水預處理工藝,并依據(jù) HQ 區(qū)塊尾氣回注條件分析注入過程相態(tài),就注入過程壓縮、管輸系統(tǒng)工藝流程進行設計與操作參數(shù)確定。最終實現(xiàn)一套完整的回注方案設計,為油田火驅開發(fā)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17(a) 不同目標輸入界面 1 (b) 不同目標輸入界面 2圖 3-2 部分火驅尾氣物性及相態(tài)分析軟件輸入界面輸出界面:主要由氣相組分、液相組分、相平衡常數(shù)、相態(tài)及性質等部分組成。 氣相組分:計算各組分氣相摩爾(體積)分數(shù); 液相組分:計算各組分液相摩爾(體積)分數(shù); 相平衡常數(shù):熱力學參數(shù)相平衡參數(shù) K; 相態(tài)及性質:根據(jù)模型計算氣相、液相、混相各相特性參數(shù),包括閃蒸點溫度、閃蒸點壓力、相分數(shù)、分子質量、分子密度、焓、比熱容等。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樸龍澤;鄭基宇;蔡鎮(zhèn)錫;;上消化道瘺口排出的消化液的回注[J];延邊醫(yī)學院學報;1987年01期
2 王志遠;;二元驅剩余液處理回注研究[J];中國石油石化;2016年S1期
3 楊長青;李玉江;何泉;梁秋蓮;何進;;中壩須二氣藏回注泵的非典型故障及思考[J];石化技術;2017年09期
4 許冬進;徐小輝;馬麗;楊文波;楊歡;;酸氣回注方案關鍵技術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5 黃金德;;水質處理與回注泵的使用壽命[J];腐蝕與防護;1990年05期
6 李厚銘;李學軍;張福銘;陳小華;王雪山;;國外油田鉆井廢棄物回注處理技術進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2年28期
7 董盼得;;含油污泥回注技術[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6年04期
8 陸靈;油田廢棄物回注工藝技術[J];石油機械;2003年01期
9 袁則名;和鵬飛;;復雜斷塊油田鉆井廢棄物回注方案優(yōu)選與工程實踐[J];海洋工程裝備與技術;2017年01期
10 李志超;楊海波;牛付才;柴興軍;;第三采氣廠采出水回注井維護管理制度探討[J];化工管理;2016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季偉;彭磊;黃雪萍;劉鵬;武浩;高偉;雷建永;馬云峰;巢益群;季長亮;張占平;龔浩研;崔彥;;榆林氣田回注井回注環(huán)境評價[A];第十四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8年
2 胡志國;史玉林;李強;劉桂;何涓涓;;分值考核法在回注井風險評估中的應用[A];2015年全國天然氣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3 彭凱;;含油污泥回注調剖工藝研究[A];《采油工程》第4卷第1冊[C];2014年
4 李永明;鄧海蓉;岳潘東;鄭建平;李娟;;小區(qū)塊原油就地脫水回注技術的研究及應用[A];石化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寧夏第五屆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謝亮;馬堯;;致密油體積壓裂返排液回注處理技術研究與現(xiàn)場應用[A];《環(huán)境工程》2018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8年
6 張吉紅;劉濤;呂小明;劉明璐;;氣田采出水回注處理配套工藝技術研究[A];2017年全國天然氣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7年
7 曹瑛;王濤;徐艷麗;費二戰(zhàn);韓生軍;李海燕;;油房莊油田定31區(qū)采出水回注驅油技術研究與現(xiàn)場試驗[A];石化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八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2年
8 高潔;李俊成;杜寧波;朱名昭;常旭軒;;靖一聯(lián)采出水處理及回注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A];低碳經(jīng)濟促進石化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第六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王煒;;懸浮污泥工藝在油田采出水回注處理中的應用[A];2014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五章)[C];2014年
10 胡志杰;龍永福;曹瑛;徐艷麗;王濤;海金龍;;吳起油田采出水回注可行性研究[A];低碳經(jīng)濟促進石化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第六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特約記者 李傳富 通訊員 馮桔 羅炫;提前策劃 強化監(jiān)測[N];中國石油報;2017年
2 記者 許忠;回注地層保穩(wěn)產(chǎn) 流進池塘綠戈壁[N];中國石油報;2009年
3 余秉森;監(jiān)管回注效果 力防水源污染[N];中國石油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程強;就地分水回注裝置:就像小型移動聯(lián)合站[N];中國石化報;2016年
5 李民;增壓回注技術可節(jié)約天然氣[N];中國化工報;2010年
6 胡濤 康樹克;江漢采油廠污水實現(xiàn)全部回注[N];中國石化報;2010年
7 通訊員 簡新;“四法”治污 清水回注[N];中國石油報;2011年
8 記者 楊文禮 通訊員 杜克勤;地面“美容”少占地 地下回注清潔水[N];中國石油報;2015年
9 鄧天林;收回注協(xié)行政職能后的思考[N];中國財經(jīng)報;2003年
10 特約記者 李傳富;同福場鐵廠溝氣田水回注工程啟動[N];中國石油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郭成華;讓那若爾油田酸氣回注地面工程技術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1年
2 付靜;氣井井下氣液分離回注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3 潘剛;氣路蒸汽回注雙燃料噴嘴設計及其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5年
4 王曉萍;井下分離系統(tǒng)中氣液兩相流動特性及應用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蘇雯;火驅尾氣回注過程相態(tài)及工藝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9年
2 胡凡;新疆油田某井區(qū)火驅采出氣回注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7年
3 陳旭;車載式回注系統(tǒng)裝備及工藝技術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4年
4 武屹楠;氣田污水回注井回注能力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3年
5 周瑞立;川中高壓回注井單井極限注入量計算及增注機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6 李博;川東地區(qū)氣田水回注系統(tǒng)風險評價與控制措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7 毛瑜;海外X油田伴生氣回注利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3年
8 羅金貴;龍崗地區(qū)氣田水回注井極限注入量計算[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9 葉夢菁;吐哈油田采出水回注處理及回注水管道腐蝕控制技術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10 魏星;蒸汽回注雙燃料噴嘴設計及燃燒流場模擬[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7266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2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