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玉米秸稈水解液制備生物柴油
【學位授予單位】:長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E667
【圖文】:
圖 1.2 產油微生物乙酰-CoA 合成1.2.3 微生物油脂研究進展目前對微生物油脂的研究多集中于發(fā)酵工藝和菌種改良,二者的研究方向、實驗優(yōu)化方法雖有不同,但最終目的卻殊途同歸,皆旨在提高產量。在發(fā)酵工藝方面,國內外的研究多集中于優(yōu)化培養(yǎng)基成分、考察培養(yǎng)條件等,如碳源、氮源、無機鹽的種類,含量,及彼此之間的搭配等。如江南大學馬素梅等[16]對膠紅酵母的發(fā)酵工藝進行考察,當發(fā)酵 5d,接種量為 12%,裝液量為 30mL 時,此時菌株的生物量為 16.9 g/L,油脂產量為 4.4 g/L,含油率為 26.2 %;Kiran 等[17]以紅冬孢酵母作出發(fā)菌株,粗甘油做碳源,此時菌株的生物量為 19.7g/L,油脂產量為 0.2g/g。本文以擲孢酵母作為出發(fā)菌株,考察了以葡萄糖、木糖、甘油及三者之間相互搭配作碳源時,菌株的產脂性能。菌株改良的方法一般包括誘變篩選和基因工程,國內外的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劉冬等[18]將一株油脂產量為 1.2 g/L 的酵母菌,通過 ARTP 誘變后,從 300 株存活菌株中得到一株名為 Y3的突變株,經(jīng)培育后其油脂產量為2.4g/L,提高了 95.1%。
第 1 章 緒 論木質纖維素條件較為苛刻,在預處理時無法水解,往往需要通過添加纖維素酶才能使以被微生物所利用;半纖維素與之相比,水解條件則相對容易,在對木質預處理時,半纖維素往往已經(jīng)水解為單糖了,微生物可以此為碳源發(fā)酵產用的化工產品。木質素的結構較為復雜,結構單元為苯基丙烷,具備芳香族的特性,以 C 鍵相連而成的無定型高分子化合物,其作用類似膠水,促使纖維素、半纖合[27,28]。結構決定性質,而性質決定用途,從結構上不難發(fā)現(xiàn),木質素的單糖無關,難以為微生物所利用,又因其發(fā)揮的作用,大大降低了纖維素的利用率,同時,在預處理過程中還能產生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芳香酚。圖 1.3 為不同預處理概述。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秀敏;王頡;孫劍鋒;;不同方法制備的扇貝水解液風味物質及氨基酸含量的比較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2012年03期
2 王永貴;周衙欣;岳金權;;稻草常壓酸水解液凈化效果研究[J];林產化學與工業(yè);2012年06期
3 宋勇;孫紹暉;孫培勤;陳俊武;;玉米芯酸水解液中還原糖的測定[J];化工進展;2010年S1期
4 李聞欣,谷永鵬,朱連輩,田大偉;角蛋白水解液在復鞣工序中的應用研究[J];皮革化工;2005年04期
5 譚欽德,李兆怡,黃智明,陳碧琰;化妝品用牛角、牛毛水解液的制備和研究[J];精細化工;1994年01期
6 吳星,張濤,朱文昌,章克昌;用玉米芯水解液發(fā)酵木糖醇的研究[J];無錫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3年01期
7 劉勝祥;袁新慧;;從低檔明膠水解液中系統(tǒng)分離氨基酸[J];氨基酸雜志;1987年01期
8 王少華,楊宏德,吳士良;豬毛水解液中精氨酸的分離[J];蘇州醫(yī)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9 姜鷺,王壽亭,何炳林;AAS系列新型吸附樹脂對豬血粉水解液脫色機理的研究[J];氨基酸雜志;1988年03期
10 徐文玉;劉志勇;;用甘蔗渣半纖維素稀酸水解液培養(yǎng)飼料酵母的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艷華;王全杰;;烏氏粘度計測定廢革屑水解液的粘均分子量的研究[A];2016第十一屆全國皮革化學品學術交流會暨中國皮革協(xié)會技術委員會第21屆年會摘要集[C];2016年
2 袁振宏;莊新姝;王樹榮;駱仲泱;吳創(chuàng)之;岑可法;;速生楊二步超低酸水解液發(fā)酵制取燃料乙醇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3 鄒祥;吳小燕;昝占全;;玉米芯水解液發(fā)酵生產聚蘋果酸及聯(lián)產蘋果酸化學品[A];化學與創(chuàng)新藥物——2013年中國化學會產學研合作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王文波;孔凡功;王守娟;陳嘉川;楊桂花;;玉米秸稈酸水解液中單糖種類及其變化規(guī)律[A];山東造紙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山東造紙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馬浩;吉興香;房桂干;陳嘉川;田中建;毛建貞;;熱水預處理麥草秸稈水解液的工藝優(yōu)化及各組分含量的測定[A];中國造紙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6年
6 徐瀚;繆曉玲;吳慶余;;利用淀粉水解液發(fā)酵生產工程小球藻制備生物柴油[A];2005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徐婷婷;田華麗;賈志欣;余祝平;周敬紅;;木薯渣水解液中主要發(fā)酵抑制物分析研究[A];中國造紙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6年
8 錢名宇;張晶;劉繼開;楊秀山;;耐高乙醇濃度和發(fā)酵稀酸水解液產乙醇菌種的篩選[A];2005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姜海英;程若玉;蒙秀君;;UF_6水解液中鈾濃度的測定——電位滴定法測定不確定度評定[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三卷)——中國核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5冊(輻射防護分卷、核化工分卷)[C];2013年
10 趙金生;楊震宇;都占魁;楊正宇;;一株管囊酵母發(fā)酵稻草水解液制乙醇的研究[A];21世紀太陽能新技術——2003年中國太陽能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記者 邢定生;酵母水解液馬鈴薯高產試驗進展順利[N];玉溪日報;2011年
2 張緩;北京研制出純天然蝦精粉[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4年
3 魯聞;開展節(jié)日食品安全專項整治[N];中國質量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興紅;利用玉米芯半纖維素水解液發(fā)酵生產木糖醇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李云;秸稈預處理水解液對酶解的影響及資源化利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過程工程研究所);2016年
3 劉亭君;基因重組大腸桿菌發(fā)酵糖楓木片熱水抽提物水解液轉化合成生物乙醇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齊凱;季也蒙氏畢赤酵母利用玉米芯水解液發(fā)酵產乙醇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6年
5 張蕊;稀硝酸作用下玉米秸稈熱水解及水解液生物酸化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6 張坤;利用秸稈水解液的微生物暗發(fā)酵產氫特性及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7 王麗;產絮菌Ochrobactrum sp.W2利用玉米秸稈水解液的產絮特性及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黃超;基于木質纖維素水解液的發(fā)酵性絲孢酵母發(fā)酵產油脂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9 張雯;以木質纖維素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產工藝及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1年
10 蘇卜利;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菌轉化半纖維素水解液生產木糖醇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偉;NaOH-甲醇溶液預處理玉米秸稈及高糖酶水解液的制備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9年
2 張金超;溶解漿預水解液中水溶木素的結構解析及自沉析機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9年
3 徐豐;水熱法楊木半維素的分離與預水解液中低聚木糖的純化[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9年
4 董吉冉;桉木預水解液中低聚木糖的純化與精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9年
5 陳有為;纖維素水解液耐受性裂殖壺菌產DHA及甾醇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8年
6 朱健樹;利用玉米秸稈水解液制備生物柴油[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9年
7 侯蓮霞;Ru/AC催化秸稈水解液氫解制備低碳二元醇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9年
8 楊云芳;高耐性高產酒精工業(yè)釀酒酵母菌株的改造、發(fā)酵研究以及在工業(yè)水解液中的應用[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蘇增平;Ca~(2+)對玉米秸稈水解液丙酮丁醇發(fā)酵的影響[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8年
10 譚俊艷;核誘導乳清濃縮蛋白纖維形成及其功能性質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7164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1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