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載型V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在氧化脫硫中的應(yīng)用
【圖文】:
MIL-101(Cr)的結(jié)構(gòu)
具有比表面積和孔隙率高、孔徑成微孔、結(jié)構(gòu)可調(diào)、配位結(jié)構(gòu)獨,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關(guān)注。相比于眾多 MOFs 材料,具有更大孔體積和比表面-101(Cr)同樣擁有良好的水熱穩(wěn)定性,并廣泛應(yīng)用于催化領(lǐng)域。本章以 MIL-1體,制備了一系列 V/MIL-101(Cr)催化劑,,并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射光譜儀(XRD)、NH3程序升溫吸附/脫附(NH3-TPD)、傅立葉紅外光譜儀(F征手段對催化劑進行分析;并對催化劑的氧化脫硫性能進行研究,主要考察了制備條件(礦化劑、釩組分來源、負載量等)、氧化脫硫反應(yīng)條件(氧化劑的劑、反應(yīng)溫度和反應(yīng)時間)等因素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合成 MIL-101(Cr)礦化劑的篩選在 MIL-101(Cr)合成過程中,礦化劑的加入不僅能改變反應(yīng)混合液的酸度,還機配體的去質(zhì)子化能力以及配體的配位能力,從而影響 MIL-101(Cr)晶體的收等。分別選擇水、TMAOH、醋酸鈉(CH3COONa)、氫氟酸(HF)作為礦化IL-101(Cr)載體,考察礦化劑種類對合成的 MIL-101(Cr)形貌和產(chǎn)率的影響。首劑進行 SEM 分析,結(jié)果如圖 3.1 所示。a b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Q426;TE624.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麗君;朱慶云;王春嬌;;國內(nèi)外汽柴油質(zhì)量標準分析及對我國的思考[J];中國石油和化工經(jīng)濟分析;2015年09期
2 N.Farzin Nejad;A.A.Miran Beigi;;Efficient desulfurization of gasoline fuel using ionic liquid extraction as a complementary process to adsorptive desulfurization[J];Petroleum Science;2015年02期
3 朱玉琴;司云航;朱憶寧;張琳;汪宏偉;張瑜玲;李兵;;我國車用汽油標準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2014年06期
4 陳恒;陳紹云;趙文平;張永春;;晶種和晶化模式對金屬有機骨架MIL-101合成的影響[J];功能材料;2014年23期
5 尹鋒;秦玉才;于文宇;王紅;裴婷婷;呂莉;宋麗娟;;TiO_2-MCM-41的制備表征及選擇性吸附脫硫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2014年06期
6 李瑞麗;李波;張平;;雜多酸催化氧化脫除柴油中的硫化物[J];石油化工;2014年05期
7 張皖;張志芳;李玲;唐林;;國內(nèi)外車用汽油標準探析[J];交通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14年01期
8 高道偉;段愛軍;趙震;鄧云川;;FCC汽油加氫脫硫工藝技術(shù)研究進展[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13年03期
9 楊麗;張明杰;;燃料油氧化脫硫研究進展[J];化學與生物工程;2013年02期
10 朱慶云;李雪靜;喬明;任靜;;世界汽柴油標準及供需發(fā)展趨勢淺析[J];中外能源;2011年10期
本文編號:25987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9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