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高壓碳酸鹽巖油藏酸蝕裂縫導流能力實驗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pure limestone reservoirs in Toputai block of Tahe Oilfield, the flow conductivity of acid-etching fractures is studied by using FCES-100 conductivity me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ening acid conductiv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ross-linking acid under the same acid-rock contact time, and the conductivity of acid-etching fracture is lower than that of acid-etching fracture under closing pressure less than 50 MPa,. The conductivity of acid corrosion fracture with sand addi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cid corrosion fracture with closing pressure higher than 50 MP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conductivity of acid-etching fracture with 1.0 40 / 70 mesh ceramsite and 1.5 kg/m2 sand-spreading concentration is hig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pacity of diversion decreases rapidly within 48 h, then decreases gradually for 120 h and then tends to be stable.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非常規(guī)天然氣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油氣工程研究院;
【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靶向酸壓控制因素及暫堵轉(zhuǎn)向?qū)嶒炑芯俊?編號:2016ZX05014-005-012)
【分類號】:TE357.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姚茂堂;牟建業(yè);李棟;薛艷鵬;江峰;張路鋒;;高溫高壓碳酸鹽巖地層酸蝕裂縫長期導流能力實驗研究[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5年02期
2 陳星宇;楊兆中;李小剛;涂潔;;酸蝕裂縫導流能力實驗及預測模型研究綜述[J];斷塊油氣田;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路鋒;牟建業(yè);賀雨南;周福建;李準;張士誠;姚茂堂;;高溫高壓碳酸鹽巖油藏酸蝕裂縫導流能力實驗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4期
2 李春蘭;鮑辰;;新型裂縫導流能力測定儀的研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6年21期
3 王洋;袁清蕓;李立;;塔河油田碳酸鹽巖儲層自生酸深穿透酸壓技術(shù)[J];石油鉆探技術(shù);2016年05期
4 周少偉;高偉;祖凱;孟磊;問小勇;;致密碳酸鹽巖儲層水力加砂支撐裂縫導流能力實驗研究[J];油氣地質(zhì)與采收率;2016年04期
5 王玉芳;杜建軍;牛新年;;碳酸鹽巖酸壓裂縫導流能力隨縫長變化規(guī)律研究[J];地質(zhì)力學學報;2015年04期
6 顧亞鵬;伊向藝;戴亞婷;張玉;周村;;酸巖反應(yīng)有效作用距離確定新方法探討[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5年27期
7 曲占慶;黃德勝;楊陽;李小龍;李楊;;氣藏壓裂裂縫導流能力影響因素實驗研究[J];斷塊油氣田;2014年03期
8 侯博恒;施松杉;;碳酸鹽巖酸化壓裂CO_2量的計算[J];斷塊油氣田;2013年05期
9 胡艾國;何青;陳付虎;姚昌宇;熊娟;;紅河油田長8油藏水平井分段壓裂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J];石油地質(zhì)與工程;2013年03期
10 張立強;孫雷;陳麗群;陳瑩瑩;董衛(wèi)軍;;裂縫性油藏井網(wǎng)水驅(qū)油物理模擬研究[J];斷塊油氣田;2013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程秋菊;馮文光;周瑞立;;酸蝕裂縫導流能力實驗研究[J];石油化工應(yīng)用;2011年12期
2 李勇明;肖暉;辛軍;郭建春;;Q241斷塊提高壓裂裂縫導流能力技術(shù)研究與應(yīng)用[J];斷塊油氣田;2009年05期
3 姜滸;陳勉;張廣清;金衍;張福祥;柳漢明;;碳酸鹽巖儲層加砂酸壓支撐裂縫短期導流能力試驗[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4 李年銀;趙立強;張倩;任曉寧;劉平禮;;酸壓過程中酸蝕裂縫導流能力研究[J];鉆采工藝;2008年06期
5 付永強,郭建春,趙金洲,劉永山;復雜巖性儲層導流能力的實驗研究—酸蝕導流能力[J];鉆采工藝;2003年03期
6 郭靜,李力,彭輝;川東石炭系影響白云巖酸蝕裂縫導流能力因素的試驗研究[J];鉆采工藝;2003年03期
7 蔣衛(wèi)東,汪緒剛,蔣建方,胡恩安;酸蝕裂縫導流能力模擬實驗研究[J];鉆采工藝;1998年06期
8 徐志斌,王繼堯,謝和平;Fractal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Roughness of Rock Fracture Surfaces[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1997年01期
9 謝和平,W.G.Pariseau;巖石節(jié)理粗糙系數(shù)(JRC)的分形估計[J];中國科學(B輯 化學 生命科學 地學);1994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靜,李力,彭輝;川東石炭系影響白云巖酸蝕裂縫導流能力因素的試驗研究[J];鉆采工藝;2003年03期
2 任勇,郭建春,趙金洲,邱蜀峰;壓裂井裂縫導流能力研究[J];河南石油;2005年01期
3 劉超;王文耀;劉林森;何春明;;多相流條件下支撐裂縫導流能力實驗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4 沈?qū)毭?馮彬;李治平;王文霞;劉剛;;高閉合壓力裂縫導流能力變化規(guī)律理論推導[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5 段明峰;;碳酸鹽巖酸蝕裂縫導流能力試驗研究[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2013年01期
6 李沁;伊向藝;盧淵;宋毅;;儲層巖石礦物成分對酸蝕裂縫導流能力的影響[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7 付應(yīng)坤;李治平;賴楓鵬;楊寶松;楊森;;硫沉積對裂縫導流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4年06期
8 林啟才;;低滲氣藏壓裂中裂縫導流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J];油氣井測試;2007年S1期
9 蔣建方;張智勇;胥云;朱文;蒙傳幼;楊玉鳳;;液測和氣測支撐裂縫導流能力室內(nèi)實驗研究[J];石油鉆采工藝;2008年01期
10 程秋菊;馮文光;周瑞立;;酸蝕裂縫導流能力實驗研究[J];石油化工應(yīng)用;2011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修乃嶺;田國榮;竇晶晶;盧擁軍;王欣;嚴玉忠;李聚恒;;頁巖巖心不同類型人造裂縫導流能力實驗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煜彬;致密油水力壓裂裂縫導流能力參數(shù)優(yōu)選[D];長江大學;2015年
2 段貴府;泥灰?guī)r儲層縫網(wǎng)裂縫導流能力優(yōu)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2015年
3 宋巍;ZG8-43井區(qū)鷹山組儲層酸蝕裂縫導流能力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4 戴亞婷;非均勻溶蝕對裂縫導流能力影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5 顧亞鵬;碳酸鹽巖儲層酸蝕裂縫導流能力變化規(guī)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6 任曉寧;酸蝕裂縫導流能力測試儀研制及實驗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06年
7 王長浩;煤巖填砂裂縫導流能力影響的規(guī)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年
8 莊園;基于數(shù)字化表征的酸蝕裂縫導流能力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9 白翔;基于刻蝕形態(tài)數(shù)字化表征的酸蝕裂縫導流能力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年
10 吳建東;清水不加砂壓裂機理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22278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2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