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確定巖石孔隙空間中的氣水分布
本文選題:巖石孔隙 + 氣水分布 ; 參考:《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3期
【摘要】:基于三維數(shù)字巖心模擬巖石電阻率時,最關(guān)鍵的一步是獲取不同含水飽和度的巖心,確定不同含水飽和度下巖石孔隙空間的流體分布,常用方法的數(shù)學形態(tài)只是一種數(shù)字圖像處理技術(shù),并未考慮流體自身的物理特性以及流體與巖石骨架、流體與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了氣水分離過程,確定了儲層巖石孔隙空間中的氣水分布,能真實地再現(xiàn)表面張力、潤濕性等基本界面現(xiàn)象。該數(shù)值模擬方法得到的氣水分布規(guī)律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數(shù)字巖石物理實驗室的X射線CT掃描實驗結(jié)果基本吻合。為開展氣巖石聲電特性數(shù)值模擬研究奠定了基礎(chǔ)。
[Abstract]:When simulating rock resistivity based on 3D digital core,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s to obtain the core with different water saturation and determine the fluid distribution of rock pore space under different water saturation. The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of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 is only a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which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itsel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luid and rock skelet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luid and fluid.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gas-water s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gas-water distribution in the pore space of the reservoir rock is determined. The basic interface phenomena such as surface tension and wettability can be reappeared. The gas-water distribution obtain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X-ray CT scanning results of the Digital Rock Physics Laboratory of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coustic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rock.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
【基金】: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重大科技項目(編號:2014E-3205)
【分類號】:P618.13;P631.8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思勤;汪志明;王小秋;李江濤;洪凱;;基于MCMC的數(shù)字巖心重建方法[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5期
2 章海寧;姜黎明;張金功;孫建孟;屈樂;樊云峰;;巖石結(jié)構(gòu)對碎屑巖儲層彈性參數(shù)影響的數(shù)值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6期
3 劉學鋒;孫建孟;王海濤;;利用混合法構(gòu)建三維數(shù)字巖心(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9年02期
4 趙秀才;姚軍;;數(shù)字巖心建模及其準確性評價[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興文;姜黎明;寇曉攀;羅菊蘭;解遼博;金仁高;;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確定巖石孔隙空間中的氣水分布[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3期
2 張思勤;;頁巖孔隙結(jié)構(gòu)的分形表征及滲透率預測[J];測井技術(shù);2016年06期
3 姜黎明;劉寧靜;孫建孟;屈樂;崔利凱;郭英才;;利用CT圖像與壓汞核磁共振構(gòu)建高精度三維數(shù)字巖心[J];測井技術(shù);2016年04期
4 聶昕;鄒長春;孟小紅;賈爽;萬宇;;頁巖氣儲層巖石三維數(shù)字巖心建!詫щ娦阅P蜑槔齕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6年04期
5 盧樹參;許紅;陳勇;張海洋;王修齊;張威威;;微焦X射線掃描成像技術(shù)在巖石物性特征研究的現(xiàn)狀[J];海洋地質(zhì)前沿;2016年03期
6 郭江峰;謝然紅;丁業(yè)嬌;;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法重構(gòu)三維數(shù)字巖心及巖石核磁共振響應數(shù)值模擬[J];中國科技論文;2016年03期
7 劉學鋒;刁慶雷;孫寶佃;李國利;曾文沖;;采用多點地質(zhì)統(tǒng)計法重建三維數(shù)字巖心[J];測井技術(shù);2015年06期
8 李文紅;李英蕾;雷霄;楊朝強;勞業(yè)春;;南海西部油田高泥質(zhì)疏松砂巖儲層數(shù)字巖心滲流特征[J];中國海上油氣;2015年04期
9 朱偉;單蕊;;虛擬巖石物理研究進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年06期
10 趙建鵬;孫建孟;姜黎明;陳惠;閆國亮;;巖石顆粒膠結(jié)方式對儲層巖石彈性及滲流性質(zhì)的影響[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閆國亮;孫建孟;劉學鋒;張麗;;過程模擬法重建三維數(shù)字巖芯的準確性評價[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2 王波;寧正福;姬江;;多孔介質(zhì)模型的三維重構(gòu)方法[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3 姜黎明;孫建孟;劉學鋒;王海濤;;天然氣飽和度對巖石彈性參數(shù)影響的數(shù)值研究[J];測井技術(shù);2012年03期
4 師調(diào)調(diào);孫衛(wèi);何生平;牛小兵;李廷艷;尹紅佳;;華慶地區(qū)延長組長6儲層不同類型成巖相微觀孔隙結(jié)構(gòu)特征及生產(chǎn)動態(tài)分析[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3期
5 唐曉明;;含孔隙、裂隙介質(zhì)彈性波動的統(tǒng)一理論——Biot理論的推廣[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1年06期
6 李仁民;劉松玉;方磊;杜延軍;;采用隨機生長四參數(shù)生成法構(gòu)造黏土微觀結(jié)構(gòu)[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0年10期
7 劉學鋒;孫建孟;王海濤;;基于數(shù)字巖心的巖石電性微觀數(shù)值模擬(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9年01期
8 李生杰;;巖性、孔隙及其流體變化對巖石彈性性質(zhì)的影響[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2005年06期
9 姚軍;趙秀才;衣艷靜;陶軍;;數(shù)字巖心技術(shù)現(xiàn)狀及展望[J];油氣地質(zhì)與采收率;2005年06期
10 施尚明,李照永;蒙特卡洛法在吉祥屯氣藏儲量計算中的應用[J];特種油氣藏;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功有;曾忠;姚麗萍;張良奇;邱周華;梅歡;;二維方腔內(nèi)熱表面張力流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J];重慶大學學報;2012年09期
2 閻廣武,,邵顯,胡守信;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波及其粘性實驗[J];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96年04期
3 任晟;張家忠;張亞;苗衛(wèi)丁;;零質(zhì)量射流激勵下誘發(fā)液體相變及其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J];物理學報;2014年02期
4 呂曉陽,李華兵;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高雷諾數(shù)下的熱空腔黏性流[J];物理學報;2001年03期
5 許鶴林;馬建敏;;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數(shù)值模擬Rayleigh-Benard對流[J];力學季刊;2010年02期
6 張立換;康秀英;吉馭嬪;;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二維軸對稱狹窄血管內(nèi)的脈動流[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7 龔帥;郭照立;;流向振蕩圓柱繞流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J];力學學報;2011年01期
8 H·內(nèi)瑪?shù)?M·法哈第;K·賽迪戈亥;M·M·皮柔茲;N·N·阿巴塔瑞;黃雅意;;前后排列旋轉(zhuǎn)圓柱體對流熱交換的格子Boltzmann方法解[J];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2012年04期
9 何云,李華兵,陳若航,劉慕仁,孔令江;Couette流和空腔粘性流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J];計算物理;2000年Z1期
10 解建飛;鐘誠文;張勇;尹大川;;基于熱格子Boltzmann方法的自然對流數(shù)值模擬[J];力學學報;2009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梁功有;曾忠;張永祥;張良奇;姚麗萍;邱周華;;封閉方腔內(nèi)自然對流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A];重慶力學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鄧義求;唐政;董宇紅;;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對氣動聲學的應用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唐政;鄧義求;董宇紅;;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對多孔介質(zhì)壁湍流減阻減噪機理的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4 鄧林;張云;解孝林;周華民;;共混高聚物剪切粘度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14分會:流變學[C];2014年
5 王星;謝華;;基于浸入邊界-格子Boltzmann方法的仿生機器魚的數(shù)值模擬[A];第十三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暨第二十六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論文集——C計算流體力學[C];2014年
6 戴傳山;劉學章;;格子Boltzmann方法用于多孔介質(zhì)與自由流體開口腔體內(nèi)自然對流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李學民;曹俊興;王興建;;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孔隙介質(zhì)中的流體滲流[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2002——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宏;復雜微通道內(nèi)多相流體流動的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2 楊鑫;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橢球粒子在簡單流體中的運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6年
3 龔帥;親疏水性對池沸騰傳熱影響的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4 任俊杰;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頁巖氣微觀流動機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年
5 譚玲燕;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圓柱的攪動流動及減阻[D];吉林大學;2011年
6 柴振華;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非線性滲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丁麗霞;用于模擬粘性流體流動的格子Boltzmann方法[D];吉林大學;2009年
8 張婷;多孔介質(zhì)內(nèi)多組分非均相反應流的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魯建華;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質(zhì)內(nèi)流動與傳熱的微觀模擬[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10 張文歡;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撞擊流流動不穩(wěn)定性的數(sh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蘭中周;一類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D];東華理工大學;2014年
2 李冬杰;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顱內(nèi)動脈瘤直血管和彎曲血管三維數(sh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3 年玉澤;基于Boltzmann方法的植被發(fā)育斜坡土體大孔隙滲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4 姜繼鼎;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活性粒子布朗運動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年
5 史文秋;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細微通道內(nèi)脈沖加熱下沸騰相變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6 李蓉;基于晶格Boltzmann方法的三維旋轉(zhuǎn)流體中二次流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年
7 王特;求解含跳系數(shù)的單溫輻射擴散方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D];湘潭大學;2016年
8 楊超;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微尺度氣體流動模擬[D];東北大學;2013年
9 孫爍然;利用非均勻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支架對顱內(nèi)動脈瘤血流動力學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10 許超敏;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擬熱流動[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884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8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