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萬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產(chǎn)工藝優(yōu)化
本文選題: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 氧化還原; 參考:《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為了滿足油田對聚丙烯酰胺產(chǎn)品多樣性的需求,滿足其對產(chǎn)品質(zhì)量的要求,本文對聚丙烯酰胺的聚合反應過程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研究,利用現(xiàn)有中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及生產(chǎn)設(shè)備,在不增加生產(chǎn)成本的情況下,通過優(yōu)化生產(chǎn)工藝及操作參數(shù)、調(diào)整催化劑,對原有的批量生產(chǎn)配方進行有針對性的改變和完善,并投入大批量生產(chǎn)過程中。本文針對聚丙烯酰胺聚合過程進行研究,主要內(nèi)容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分析討論聚丙烯酰胺聚合過程中的反應原理、溶液中催化劑的品種和用量與實驗時對應的試驗條件等對聚丙烯酰胺質(zhì)量的影響,系統(tǒng)的分析反應過程中,每個條件的變化對反應速度和聚合的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影響。然后通過改變?nèi)芙鉂舛取H值、催化劑的品種和用量、反應的初始溫度,加入水解劑的量、干燥器操作溫度壓力、調(diào)整造粒機刀間距及雙層篩網(wǎng)眼的直徑等試驗手段與方法,解決了原有聚合反應過程中的產(chǎn)品質(zhì)量問題,也提高了聚丙烯酰胺(PAM)的合成效率,增加了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使其達到1600萬以上。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olyacrylamide product diversity and product quality in oil fields,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of polyacrylamide was analyzed and studi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f medium molecular weight polyacrylamide, the catalyst can be adjusted by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operation parameter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 cost. The original batch production formula has been modified and improved, and put into mass produc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of polyacrylamide is studied.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reaction principle of polyacrylamide polymerization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the type and amount of catalyst in the solution on the quality of polyacrylamide and the effect of each condition on the reaction rate and the quality of the polymerized product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n by changing th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pH value, the type and amount of catalyst,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the reaction, the amount of hydrolysate,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the dryer, adjusting the knife spacing of the granulator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double-layer screen mesh, etc. The problem of product quality in the origina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was solved, the synthesis efficiency of polyacrylamide (PAM) was also improved,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acrylamide was increased to more than 16 million.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E357.4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漢生;;聚合物合金技術(shù)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化工新型材料;1990年04期
2 周持興,徐祥銘;聚合物反應加工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動向[J];功能高分子學報;1992年02期
3 嚴?,朱留沙,董建春;聚合物粒子在生物化學與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J];功能高分子學報;1997年01期
4 李楊;聚合物互混新技術(shù)[J];天津化工;1988年02期
5 李宏福;張博明;郭興林;;微米及納米非球形聚合物粒子的制備方法[J];化學進展;2011年06期
6 何建峰;劉嵐;羅勇;楊桂蘭;鄧芹英;;硅膠鍵合型奎寧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J];應用化學;2005年11期
7 朱耕宇,陳雪萍,翁志學;聚合物乳液共凝聚的研究進展[J];化工生產(chǎn)與技術(shù);2004年01期
8 黎學東,陳鳴才,黃玉惠;與斷裂臨界特征長度有關(guān)的聚合物脆韌轉(zhuǎn)變判據(jù)[J];廣州化學;1997年02期
9 魏平,廖兵,龐浩,張先文;核-殼結(jié)構(gòu)聚合物微粒的研究進展[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4年04期
10 ;含聚氨酯與異氰脲酸酯基團的耐撞擊和耐熱的聚合物[J];聚氨酯工業(yè);1985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鄧建平;陳博;丁磊;羅曉鋒;楊萬泰;;取代乙炔單體水體系中聚合制備螺旋聚合物[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2 陳道勇;;聚合物粒子的組裝行為及其調(diào)控[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E:分子組裝與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3 程林;林翔;劉標;周金城;李潔;李文蓮;;聚合物粒子的制備(修飾)與可控高級組裝[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E:分子組裝與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4 柴仕淦;汪海燕;皮蒙維;李小青;張金枝;袁建軍;程時遠;;聚合物/SiO_2雜化納米粒子的仿生合成及形態(tài)控制[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shù)年會納米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羅曉鋒;配位乳液聚合制備取代乙炔類螺旋聚合物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1年
2 匡敏;聚合物空心球的制備及其在納米晶體負載與釋放上的應用[D];復旦大學;2004年
3 戚裕;含羅丹明基團聚合物的熒光性能及其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程林;聚合物粒子的結(jié)構(gòu)控制及其高級自組裝[D];復旦大學;2009年
5 隋信策;可逆加成—斷裂鏈轉(zhuǎn)移(RAFT)法制備功能性聚合物[D];北京化工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黃濤;1600萬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產(chǎn)工藝優(yōu)化[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2 劉睿;聚合物異形粒子的形態(tài)控制[D];北京化工大學;2005年
3 殷德剛;Z-N/茂金屬催化劑制備超高分子量聚α-烯烴的研究[D];新疆大學;2009年
4 陳卓;多重斷裂行為下聚合物復合體系性能的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張鑫磊;溫敏型樹枝狀含銪聚合物的設(shè)計與合成[D];長春理工大學;2012年
6 楊嶺;結(jié)構(gòu)可控增韌型核殼共聚物的合成與表征[D];北京化工大學;2001年
7 王二平;超聲波在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反相微乳液共聚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636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6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