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催化氧化法處理H_2S廢氣的工藝及理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7 16:03
本文關鍵詞:生物催化氧化法處理H_2S廢氣的工藝及理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硫化氫是危害性極強的毒性氣體,也是惡臭氣體的主要成分之一,H_2S的排放既嚴重污染環(huán)境,又對人類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H_2S廢氣的治理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環(huán)境問題之一。 本文針對H_2S廢氣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利用生物催化氧化脫硫自主發(fā)明專利技術,將生物法和液相生化催化氧化法技術有機結合,進行了詳細的工藝及相關理論研究,以期為H_2S廢氣的治理提供一種新的處理方法和工藝。 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主要有如下幾點:①建立了生物催化氧化去除H_2S的新工藝,其特點是利用T.f菌和Fe(Ⅲ)的氧化特性,通過對H_2S的化學氧化、催化氧化以及生物氧化和T.f菌對Fe(Ⅱ)氧化的有機結合,在填料塔中實現(xiàn)了對H_2S的去除及Fe(Ⅲ)氧化劑的再生,使得兩者相互促進,發(fā)揮其協(xié)同作用。②利用再生曝氣裝置強化Fe(Ⅲ)氧化劑和T.f菌的再生,實現(xiàn)噴淋液連續(xù)再生,循環(huán)利用。③利用電位—pH圖的熱力學理論,對操作過程可能產(chǎn)生的各種相關氣、固相物質組分的穩(wěn)定性進行理論分析,以指導實際操作和運行過程。④利用同時平衡原理的溶液化學理論進行了H_2S去除過程的理論分析,在此基礎上得出了本法去除H_2S的Fe(Ⅲ)催化劑的活性組分和催化機理。 確定了T.f菌在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的最佳生長環(huán)境,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利用MATLAB工具計算得到了不同條件下T.f菌氧化Fe~(2+)的動力學方程,為本工藝的進一步優(yōu)化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 論文設計了生物催化氧化法處理H_2S廢氣的具體工藝和試驗裝置,利用再生曝氣裝置提高T.f菌對Fe~(2+)的氧化能力,系統(tǒng)研究了工藝參數(shù)對五種不同的填料塔去除H_2S氣體效果的影響。在進氣濃度較低時,五種填料塔均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當進氣濃度較高時,五種填料塔去除H_2S效果的順序為:沸石焦碳塑料小球混合填料軟性塑料纖維填料。在進氣濃度為2.0g/m~3時,在通氣量0.25m~3/h和溫度30℃的條件下,沸石填料塔在噴林量和停留時間分別為1000ml/h和85s的條件下,可將進氣中的H_2S完全去除;焦碳填料塔在噴林量和停留時間分別為1400ml/h和102s的條件下可將H_2S完全去除:對于塑料小球填料塔,當噴林量和停留時間分別為1400ml/h和102s時,H_2S的去除率達到99.6%,出氣H_2S濃度已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對于塑料纖維填料塔和混合填料塔,在最大噴淋量和停
【關鍵詞】:生物催化氧化法 硫化氫 氧化亞鐵硫桿菌 電位-pH圖 溶液化學 動力學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X70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80
- 第一章 緒論80-104
- 1.1 硫化氫廢氣的來源與危害80-82
- 1.1.1 硫化氫廢氣的來源80-81
- 1.1.2 硫化氫的危害81-82
- 1.2 物理法處理硫化氫廢氣的研究現(xiàn)狀82-84
- 1.2.1 活性炭吸附法82
- 1.2.2 物理吸收法82
- 1.2.3 分子篩法82-83
- 1.2.4 輻照分解法83
- 1.2.5 膜分離法83-84
- 1.3 化學法處理硫化氫廢氣的研究現(xiàn)狀84-89
- 1.3.1 克勞斯法84
- 1.3.2 鐵、錳、鋅氧化物脫硫84-85
- 1.3.3 離子交換法85-86
- 1.3.4 物理化學吸收法86
- 1.3.5 液相催化氧化法86-89
- 1.4 生物法處理硫化氫廢氣的研究現(xiàn)狀 1O89-102
- 1.4.1 生物脫硫原理89-90
- 1.4.2 生物脫硫菌種的種類90-93
- 1.4.3 生物脫硫工藝及設備93-98
- 1.4.4 踱氣牛物處理填料選用原則及種類98-100
- 1.4.5 生物法處理H_2S廢氣的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100-102
- 1.5 課題的目的意義及研究內容102-104
- 1.5.1 課題的提出及目的意義102-103
- 1.5.2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103-104
- 第二章 試驗方法與分析方法104-108
- 2.1 細菌培養(yǎng)試驗104-105
- 2.1.1 細菌的來源及所用培養(yǎng)基104-105
- 2.1.2 細菌培養(yǎng)、鑒定及計數(shù)105
- 2.2 試驗流程及方法105-107
- 2.2.1 試驗流程105-107
- 2.2.2 掛膜試驗107
- 2.2.3 H_2S去除試驗107
- 2.3 分析方法107-108
- 第三章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細菌的生長及過程動力學研究108-134
- 3.1 T.f菌的生理特性108-110
- 3.2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環(huán)境因素對T.f菌生長的影響110-115
- 3.2.1 溫度對T.f菌生長的影響110-111
- 3.2.2 pH值對T.f菌生長的影響111-112
- 3.2.3 Fe~2+濃度對T.f菌生長的影響112-114
- 3.2.4 Fe~3+濃度對T.f菌生長的影響114-115
- 3.3 T.f菌氧化Fe~2+的動力學115-132
- 3.3.1 化學反應的速率方程式及反應級數(shù)116-117
- 3.3.2 不同溫度下,T.f菌氧化Fe~2+的動力學117-121
- 3.3.3 不同初始pH值下,T.f菌氧化Fe~2+的動力學121-125
- 3.3.4 不同初始Fe~2+濃度下,T.f菌氧化Fe~2+的動力學125-129
- 3.3.5 不同初始Fe~3+濃度下,T.f菌氧化Fe~2+的動力學129-132
- 3.4 小結132-134
- 第四章 生物催化氧化法處理H_2S廢氣的工藝研究134-166
- 4.1 概述134-135
- 4.2 催化再生裝置中微生物對Fe~+的氧化135-136
- 4.3 以焦碳為填料的工藝研究136-142
- 4.3.1 Fe~3+濃度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36-137
- 4.3.2 進氣H_2S濃度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37-138
- 4.3.3 空塔停留時間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38-140
- 4.3.4 循環(huán)液噴淋量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40-142
- 4.4 以沸石為填料的工藝研究142-147
- 4.4.1 概述142-143
- 4.4.2 進氣H_2S濃度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43
- 4.4.3 空塔停留時間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43-145
- 4.4.4 循環(huán)液噴淋量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45-147
- 4.5 以塑料小球為填料的工藝研究147-152
- 4.5.1 進氣H_2S濃度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47-148
- 4.5.2 空塔停留時間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48-150
- 4.5.3 循環(huán)液噴淋量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50-152
- 4.6 以塑料纖維為填料的工藝研究152-157
- 4.6.1 進氣H_2S濃度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52-153
- 4.6.2 空塔停留時間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53-155
- 4.6.3 循環(huán)液噴淋量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55-157
- 4.7 混合填料的工藝研究157-162
- 4.7.1 進氣H_2S濃度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57-158
- 4.7.2 空塔停留時間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58-160
- 4.7.3 循環(huán)液噴淋量對去除效果的影響160-162
- 4.8 不同填料去除效果的比較162-163
- 4.9 生物催化氧化法處理H_2S廢氣技術的工業(yè)應用前景分析163-164
- 4.10 小結164-166
- 第五章 生物催化氧化過程中細菌對相關含硫物質的氧化利用研究166-182
- 5.1 T.f菌對單一含硫物質的利用166-173
- 5.1.1 T.f菌對單-Na_2S的利用166-168
- 5.1.2 T.f菌對單一S的利用168-169
- 5.1.3 T.f菌對單一Na_2S_2O_3的利用169-170
- 5.1.4 T.f菌對單一Na_2SO_3的利用170-171
- 5.1.5 T.f菌對四種含硫物質利用情況的比較171-173
- 5.2 Fe~2+存在時,T.f菌對含硫物質的利用173-179
- 5.2.1 T.f菌對FeSO_4和Na_2S的利用173-174
- 5.2.2 T.f菌對FeSO_4和S的利用174-176
- 5.2.3 T.f菌對FeSO_4和Na_2S_2O_3的利用97176-177
- 5.2.4 T.f菌對FeSO_4和Na_2SO_3的利用98177-178
- 5.2.5 T.f菌對四種雙底物利用情況的比較178-179
- 5.3 小結179-182
- 第六章 生物催化氧化處理H_2S廢氣的熱力學分析182-238
- 6.1 概述182-183
- 6.2 生物催化氧化系電位-pH圖中氣固相硫化物的穩(wěn)定性183-196
- 6.2.1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固相硫的穩(wěn)定性183-186
- 6.2.2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氣相H_2S的穩(wěn)定性186-188
- 6.2.3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氣相SO_2的穩(wěn)定性188-195
- 6.2.4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氣、固相硫化物的穩(wěn)定性195-196
- 6.3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固相鐵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196-207
- 6.3.1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固相Fe(OH)_3的穩(wěn)定性197-201
- 6.3.2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固相Fe(OH)_2的穩(wěn)定性201-206
- 6.3.3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固相鐵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206-207
- 6.4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固相鐵硫化物的穩(wěn)定性207-236
- 6.4.1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固相FeS的穩(wěn)定性207-222
- 6.4.2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固相FeS_2的穩(wěn)定性222-236
- 6.5 小結236-238
- 第七章 生物催化氧化法處理H_2S廢氣的溶液化學特性研究238-262
- 7.1 概述238
- 7.2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硫化合物的溶液化學特性238-255
- 7.2.1 H_2S(aq)水溶液的溶液化學特性238-240
- 7.2.2 只考慮液相時,生物催化氧化體系的溶液化學特性240-244
- 7.2.3 考慮固相S時,生物催化氧化體系的溶液化學特性244-248
- 7.2.4 考慮氣相H_2S時,生物催化氧化體系的溶液化學特性248-255
- 7.3 生物催化氧化體系中Fe(Ⅲ)的溶液化學特性255-259
- 7.4 小結259-262
- 第八章 生物催化氧化處理H_2S廢氣的動力學模型262-284
- 8.1 滴濾塔中氣液兩相流的流體力學性質262-264
- 8.1.1 氣相的流體力學性質262-263
- 8.1.2 液相的流體力學性質263-264
- 8.2 生物膜的特性264-265
- 8.2.1 生物膜的結構264
- 8.2.2 生物膜的厚度264-265
- 8.3 生物催化氧化過程的理論分析265-271
- 8.3.1 生物催化氧化法去除H_2S的一般過程265-266
- 8.3.2 生物催化氧化過程的數(shù)學描述266-271
- 8.4 生物催化氧化法處理H_2S廢氣動力學模型的建立271-273
- 8.5 不同填料塔動力學參數(shù)的確定273-282
- 8.5.1 以焦碳為填料時的動力學參數(shù)273-274
- 8.5.2 以沸石為填料時的動力學參數(shù)274-276
- 8.5.3 以塑料小球為填料時的動力學參數(shù)276-278
- 8.5.4 以塑料纖維為填料時的動力學參數(shù)278-279
- 8.5.5 混合填料的動力學參數(shù)279-281
- 8.5.6 不同填料塔試驗常數(shù)的比較281-282
- 8.6 小結282-284
-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284-288
- 9.1 結論284-286
- 9.2 建議286-288
- 致謝288-290
- 參考文獻290-300
- 附錄300-301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蘇宏久;微通道內溶液吸收H_2S傳質特性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祁貴生;超重力濕式氧化法脫除氣體中硫化氫技術研究[D];中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曉;生物化學法脫除天然氣中H_2S的工藝及理論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2 李萬全;微生物培養(yǎng)液脫除天然氣中硫化氫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生物催化氧化法處理H_2S廢氣的工藝及理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06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2706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