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生長過程中木質纖維素的生物降解規(guī)律
本文選題:香菇 + 木質纖維素; 參考:《食用菌學報》1995年02期
【摘要】:本文研究了香菇在自然溫度生長條件下,木屑米糠培養(yǎng)基中木質纖維素的生物降解規(guī)律。結果表明,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培養(yǎng)基失重67.3%,呼吸消耗56.5%,絕對生物學效率10.9%;培養(yǎng)基中木質素的降解主要在營養(yǎng)生長階段,半纖維素的降解速率比較均一,纖維素在生殖生長階段降解速率加快,菌絲生長階段主要利用非木質纖維素組分,木質纖維素是生殖生長過程中的主要碳源.
[Abstract]:The biodegradation of lignocellulose in sawdust rice bran culture medium was studied under natural temperature growth conditions of Lentinus edodes (Lentinus edod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rocess, the medium lost 67.3% weight, the respiratory consumption was 56.5%, and the absolute biological efficiency was 10.9%. The degradation of lignin in the medium was mainly in the vegetative growth stage, and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hemicellulose was relatively uniform.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cellulose was accelerated in the reproductive growth stage, and the non-lignocellulose component was mainly used in the hyphae growth stage, and lignocellulose was the main carbon source in the reproductive growth process.
【作者單位】: 上海市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農業(yè)部食用菌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上海201106 華東師范大學生物系!上海200062 華東師范大學生物系!上海200062
【分類號】:S646.1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玉萬,王云;構菌栽培過程中對木質纖維素的降解和幾種多糖分解酶活性的變化[J];微生物學通報;1989年03期
2 王玉萬,徐文玉;木質纖維素固體基質發(fā)酵物中半纖維素、纖維素和木素的定量分析程序[J];微生物學通報;198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衍銀,徐坤,王秀峰,朱艷紅;缺鉀對生姜吸收鐵錳銅鋅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3年05期
2 畢研文,夏光利,畢軍,張昌愛,張萍,史桂芳,朱國梁,夏中華;夏玉米施用氮、磷、鉀、鋅肥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3年03期
3 劉淑嫻,張金云,高正輝,吳孝良,趙仁敏;黃瓜有機生態(tài)型無土栽培基質的篩選[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3年04期
4 楊業(yè)圣,侯立白,張雯,李宏驕,王丹,曹萍;包衣對玉米種子萌發(fā)及生長特性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04期
5 金顯春;郭文杰;楊勇;陶文沂;;直接降解稻草秸稈的菌株篩選及其發(fā)酵過程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20期
6 林明和;劉樹堂;曹培順;石少英;;不同栽培基質對黃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21期
7 李錄久;沸石交換體有效施用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1994年04期
8 周正義,印天壽;鉀肥對水稻抗逆和增產的效果[J];安徽農業(yè)科學;1996年01期
9 龔仁敏,汪越勝,朱升學,鄭基海,陳亮;靛酚藍光度法測定蛋白質[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10 王廣林,王立龍,沈章軍,劉登義;冶煉廠附近水稻田土壤重金屬污染與土壤酶活性的相關性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婷;何健;趙子如;李順鵬;;牛糞沼氣發(fā)酵過程中物質轉化、微生物生理群變化及產甲烷菌多樣性研究[A];沼氣產業(yè)化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5年
2 張浩;陳仕江;王正銀;董燕;蘇勝齊;;幾種緩釋復合肥對黃連的營養(yǎng)效應研究[A];第五屆全國綠色環(huán)保肥料新技術、新產品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唐章生;;巴西鯛乳酸脫氫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A];廣西水產研究所論文集(2001—2005)[C];2006年
4 惠彥軍;秦艷;;渾善達克沙地公路邊坡生物防護體系[A];工程綠化理論與技術進展——全國工程綠化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宋安東;張百良;吳坤;;雜色云芝產木質纖維素酶及對稻草秸稈降解的研究[A];中國資源生物技術與糖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汪慶平;;云南麗江參與東北參糖類物質的含量比較[A];云南省作物學會2004—2006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6年
7 陳可夫;陳晗;;Fe-Zn糖蛋白的制備及其在美容化妝品中的應用[A];2006年全國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孫威江;陳泉賓;;土壤化學環(huán)境及鮮葉營養(yǎng)元素對武夷巖茶香氣成分的影響[A];第四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嚴品華;李莉;;抗人頭發(fā)角蛋白抗體的研制和應用[A];首屆中國法醫(yī)物證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3年
10 吳琴燕;姜岷;繆冶煉;;細微化對玉米粉糖化的機械力化學效應[A];2007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分會學術年會暨中國中部地區(qū)農產品加工產學研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邱業(yè)先;紅壤稻田脲酶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0年
2 房衛(wèi)平;棉花黃萎病抗性機制、遺傳及分子標記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3 張永根;瘤胃脲酶抑制劑氫醌對反芻動物作用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1年
4 潘竹林;人紅細胞嘧啶5’-核苷酸酶蛋白的分析鑒定、微量測序及其cDNA文庫的構建[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1年
5 潘鋒;秸稈微生物共發(fā)酵生產單細胞蛋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2年
6 吳坤;雜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和雜色云芝漆酶及其對環(huán)境污染物降解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7 李海云;設施土壤陰離子種類對黃瓜生育障害機理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2年
8 劉向華;龍須草生物制漿機理研究及工廠化應用[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2年
9 羅都強;雷公藤有效成分和殺蟲活性及應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2年
10 孫玉梅;生物過濾法去除氣態(tài)甲苯和乙酸乙酯的工藝和菌系狀態(tài)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玉紅;鰱魚副產物蛋白酶解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0年
2 劉琰;稀土元素對土壤氮磷形態(tài)分布轉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3 李險峰;豬腎氨基;讣兓靶再|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4 張朝紅;酥梨缺鐵黃化癥及矯治技術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0年
5 何建軍;南瓜抗壞血酸氧化酶的提取純化及其在甜橙原汁脫氧貯藏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0年
6 何健;高鹽難降解工業(yè)廢水微生物處理的污泥馴化研究與應用[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0年
7 夏勁偉;氮肥對一年生黑麥草產量及品質影響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0年
8 劉誠;納豆激酶液體發(fā)酵條件及其酶學穩(wěn)定性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0年
9 張志剛;小麥葉片老化期間內肽酶與H_2O_2的關系以及小麥幼苗葉綠體間質內肽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0年
10 張軍;槐米、Vc對小鼠某些生化指標及運動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玉萬,王云;銀耳耳友菌降解木質纖維素的研究[J];生態(tài)學雜志;1988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江濤;;也談香菇[J];浙江林業(yè);2006年02期
2 薛玉華;;香菇出菇要“育”“蹲”結合[J];鄉(xiāng)村科技;2011年05期
3 李圣超;;香菇的袋裝栽培技術[J];中國果菜;2011年04期
4 孫元新;梁宗君;;北方地區(qū)利用玉米地間種香菇豐產栽培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11年03期
5 楊玉石;;秋冬香菇管理五要點[J];河北農業(yè);2010年12期
6 朱維榮;;水稻與香菇輪作種植技術[J];農技服務;2011年05期
7 薛玉華;;香菇出菇要“育”“蹲”結合[J];食用菌;2011年04期
8 蔣德俊;陳燕;聶天南;;香根草代料栽培優(yōu)質香菇的配方試驗[J];食藥用菌;2011年04期
9 倪淑君;張海峰;孫雷;王玉杰;平安;;木醋液在平菇和香菇生產上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1年07期
10 程洪花;;香菇壓塊栽培妙法[J];農村新技術;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子卓;張明立;梅中會;;香菇新品種的培育和保藏探討[A];河南省植保學會第九次、河南省昆蟲學會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2 余昌霞;曹暉;;翹鱗香菇交配型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摘要集[C];2010年
3 曹玉謙;李長莉;陳正芬;;香菇布勒雜交育種研究試驗初報[A];第九屆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李秀云;;淺談岫巖地區(qū)夏季香菇高產栽培技術[A];遼寧省農林業(yè)無害化生產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宋文華;陳明杰;宋春艷;張美彥;陳祥;林楠;鮑大鵬;;一個香菇單核體的B位點結構的分子解析[A];第九屆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摘要集[C];2010年
6 姜付喜;劉玉波;范文平;;利用柞樹枝栽培高產優(yōu)質香菇的開發(fā)[A];全國蠶業(yè)資源綜合利用會議論文集[C];2000年
7 楊春華;;香菇渾身寶 保健離不了,要想栽培好 轉色最重要[A];2010年中國菌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8 鮑大鵬;宋文華;陳明杰;宋春艷;張美彥;陳祥;林楠;;香菇交配型位點的分子遺傳學結構研究[A];海峽兩岸第十屆菌物學暨第三屆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吳茜;肖揚;邊銀丙;;中國香菇野生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SRAP分析[A];2010年中國菌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徐年生;羅信昌;艾德甫;;香菇新菌株的選育[A];海峽兩岸第十屆菌物學暨第三屆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馮世永;香菇的采收與加工[N];山東科技報;2005年
2 記者 劉琴;北大力助香菇產業(yè)創(chuàng)新與升級[N];中國綠色時報;2008年
3 新疆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 供稿;“天思味”香菇[N];農民日報;2008年
4 任志;冬季香菇巧促產[N];陜西科技報;2008年
5 唐山市豐潤區(qū)報友俱樂部 馮桂伶 楊柳青(韓城鎮(zhèn)東三村);地栽香菇利不小[N];河北農民報;2008年
6 小月;香菇脫水應把三大關[N];新農村商報;2009年
7 陳路;香菇育種新技術及新品種選育上取得突破[N];中華合作時報;2009年
8 報道組 舒清海;武義香菇育種新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N];金華日報;2009年
9 記者 張秀華;世界香菇七成中國種 全國香菇七成他們育[N];上?萍紙;2009年
10 ;香菇脫水把“三關”[N];吉林農村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程水明;香菇交配型偏分離現象及其遺傳基礎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林范學;香菇分子遺傳圖譜構建和數量性狀座位(QTL)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段東霞;He-Ne激光誘變香菇原生質體選育速生高產菌株及香菇液體深層發(fā)酵工藝研究[D];西北大學;2002年
2 于曉玲;香菇GPD、RAS啟動子和細胞色素P450基因的克隆[D];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2004年
3 李曉;香菇優(yōu)良雜交新菌株選育的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02年
4 孫勇;中國香菇自然群體遺傳多樣性的RAPD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1年
5 戰(zhàn)琨友;菌草香菇培養(yǎng)基的篩選及與木屑香菇品質的比較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3年
6 陳海強;香菇水解物的制備及其對小鼠機體活性的影響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2年
7 張瑞穎;香菇菌株多相鑒定鑒別技術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8 高玉梅;香菇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胞外多糖高產菌株的篩選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徐耀波;平菇和香菇代料栽培過程中的污染真菌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3年
10 陳強;香菇2-脫氧葡萄糖抗性菌株的篩選及應用的初步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8520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185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