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N、P濃度對浮游植物生長繁殖速率和生物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1-28 07:13

  本文關鍵詞: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N、P濃度對浮游植物生長繁殖速率和生物量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富營養(yǎng)化 浮游植物 生長速率 生物量


【摘要】:在浮游植物生長繁殖的高峰期(7~10月份)對3個富營養(yǎng)化水體的總氮、總磷和浮游植物生物量進行調查,統計分析了生物量與氮和磷濃度的關系。利用3種水樣和梯度稀釋的東湖水樣培養(yǎng)玫瑰擬衣藻(Chloromonasrosae),研究了氮、磷濃度對生長繁殖速率的影響。結果表明磷是生長繁殖速率的限制因子,求出了生長繁殖速率與磷濃度的對數回歸方程y=0.0806lnx+0.4658,當磷濃度小于0.05mgL時,生長繁殖速率隨著磷濃度的升高而直線上升,當磷濃度進一步升高,生長繁殖速率仍然隨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來越小,當磷濃度達到0.2mgL時,生長繁殖速率基本不再隨著磷濃度的增加而升高。計算出生長速率為零時磷的濃度是0.003mgL,接近貧營養(yǎng)化湖泊磷濃度的下限,計算結果與坂本的調查統計結果相吻合,說明回歸方程具有代表性。在調查的3個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浮游植物中的氮占全部氮元素的53%,磷占全部磷元素的85%,是氮、磷存在的主要形式,所以,評價水體的營養(yǎng)程度,必須同時考慮水中溶解的氮、磷和生物體內的氮、磷。統計分析表明,3個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由氮(溶解氮+胞內氮)和磷(溶解磷+胞內磷)的濃度共同決定,生物量與氮濃度的直線回歸方程y=10.687x-7.8304,生物量與磷濃度的直線回歸方程y=122.11x-12.069。實驗結果為根據氮、磷濃度以Redfield值判斷浮游植物限制性營養(yǎng)元素的相對性和絕對性提供了例證。對3個富營養(yǎng)化水體的比較表明,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的唯一辦法是維持水體氮、磷等主要營養(yǎng)元素收支平衡,治理富營養(yǎng)化的根本辦法是從水體中移走過量的氮、磷等主要營養(yǎng)元素。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基金】:湖北省重點科技攻關資助項目(2002AA306B03)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所長基金資助項目(04035116)~~
【分類號】:X173
【正文快照】: 內陸湖泊水體富營養(yǎng)化引起藻類(大多數情況是藍藻)的快速生長繁殖形成“水華”,已經造成災害性果,控制藻類的過度生長繁殖是水環(huán)境治理的重要內容。影響藻類生長繁殖的因素很多,諸如物理的,化的,生物的等等。已經有實驗證明,在影響藻類生長繁殖的因子中,磷是限制性因素之一[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高學慶,任久長,宗志祥,蔡曉明;銅綠微囊藻營養(yǎng)動力學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4期

2 陳宇煒,秦伯強,高錫云;太湖梅梁灣藻類及相關環(huán)境因子逐步回歸統計和藍藻水華的初步預測[J];湖泊科學;2001年01期

3 李瑞香,朱明遠,陳尚,呂瑞華,李寶華;圍隔生態(tài)系內浮游植物對富磷的響應[J];生態(tài)學報;2001年04期

4 孫軍,劉東艷,陳宗濤,魏天迪;不同氮磷比率對青島大扁藻、新月柱鞘藻和米氏凱倫藻生長影響及其生存策略研究[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4年11期

5 鄧光,李夜光,胡鴻鈞,齊雨藻,耿亞紅,李中奎;溫度、光照和pH值對錐狀斯氏藻和塔瑪亞歷山大藻光合作用的影響及光暗周期對其生長速率和生物量的影響[J];武漢植物學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尹真真;鄧春光;徐靜;;三峽水庫二期蓄水后次級河流回水河段富營養(yǎng)化調查[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9期

2 高明;楊浩;;滇池流域斗南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養(yǎng)分的分布及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23期

3 單平,殷福才;巢湖水污染防治回顧評價及對策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4 許均華,陳新蕾;恢復東湖水生生態(tài)系統途徑初探[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03年03期

5 崔秀麗,候玉卿,王軍;白洋淀生態(tài)演變的原因、趨勢與保護對策[J];保定師專學報;1999年02期

6 田永杰;唐志堅;李世斌;;我國湖泊富營養(yǎng)化的現狀和治理對策[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6年05期

7 陳菊芳,江天久,杞桑,齊雨藻,王艷,徐寧,陳奕康;廣東肇慶星湖浮游甲殼類的生態(tài)調查[J];動物學雜志;2001年06期

8 熊金林,梅興國,胡傳林;湖北四湖泊營養(yǎng)類型與輪蟲群落的關系[J];動物學雜志;2003年06期

9 吳為中,安成才,劉新堯,伍向弘,溫東輝,石苗;溶藻細菌(B_5)的溶藻效果與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陳濟丁,任久長,蔡曉明;利用大型浮游動物控制浮游植物過量生長的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王敏;;生態(tài)工程在水處理中的應用綜述[A];濟南市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翁立達;廖奇志;熊文;阮婭;;漢江中下游“水華”的特征及成因分析[A];中國水利學會200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劉家壽;陳文祥;;漁業(yè)資源增殖發(fā)展概況[A];2002年世界水產養(yǎng)殖大會論文交流綜述[C];2002年

4 杜健民;尚士友;馬清艷;;草型湖泊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技術措施與工程實踐[A];2003國際農業(yè)生物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論壇論文集[C];2003年

5 劉志禮;;污染湖泊必須實施綜合治理 生物凈化是治本之策[A];2005中國國際水處理技術高級專家論壇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喚春;千島湖流域農業(yè)非點源污染及其生態(tài)郊應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2 李裕元;坡地土壤磷素與水分遷移試驗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2年

3 黃昌發(fā);上海市城郊結合部河道水環(huán)境研究和整治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駱東奇;紫色母巖現代表生作用及環(huán)境效應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3年

5 湯艷杰;鐵錳氧化物界面反應研究及其環(huán)境礦物學意義[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3年

6 阮仁良;平原河網地區(qū)水資源調度改善水質的機理和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羅寧;雙泥生物反硝化吸磷脫氮系統工藝的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8 馬徐發(fā);道觀河水庫漁業(yè)資源、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學管理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3年

9 張玉珍;九龍江上游五川流域農業(yè)非點源污染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10 吳永貴;利用水n炃鞴廡形嗖饉寮巴寥樂械子脛亟鶚艫納鋃拘訹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博;武漢蓮花湖生物操縱方法初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吳利斌;湖泊富營養(yǎng)化綜合評價模糊神經網絡專家系統的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1年

3 唐洪玉;利用長刺(氵蚤)控制浮游植物過量生長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1年

4 林海芳;城鎮(zhèn)生活污水排放對錢塘江流域水質的脅迫及治理對策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5 程育芝;岳陽市南湖水環(huán)境及其綜合治理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01年

6 全為民;千島湖富營養(yǎng)化評價及其模型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7 穆繼衛(wèi);9GSCC—1.4型水草收割機參數優(yōu)化設計[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2年

8 張玲敏;河北省施肥現狀的評價[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2年

9 田秋英;菜地磷肥轉化、影響因素及生物有效性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2年

10 李楓;扎龍濕地水體重金屬在蒼鷺(Ardea cinerea)雛鳥組織中含量的初步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啟銘,高錫蕓,陳宇煒,馬生偉,MartinDokulil;太湖水質的動態(tài)變化及影響因子的多元分析[J];湖泊科學;1995年02期

2 劉元波,高錫蕓;太湖北部梅梁灣水域水質因子聚類[J];湖泊科學;1997年03期

3 陳宇煒,高錫云,秦伯強;西太湖北部夏季藻類種間關系的初步研究[J];湖泊科學;1998年04期

4 陳宇煒,高錫云,陳偉民,秦伯強;太湖微囊藻的生長特征及其分離純培養(yǎng)的初步研究[J];湖泊科學;1999年04期

5 舒金華;我國主要湖泊富營養(yǎng)化程度的初步評價與防治對策[J];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1986年02期

6 朱新源,陳淑云,湯大友;官廳水庫富營養(yǎng)化的水生生態(tài)特征評價[J];環(huán)境科學學報;1991年03期

7 林昱,陳孝麟,莊棟法,唐森銘,林榮澄;圍隔生態(tài)系內富營養(yǎng)引起赤潮的初步研究[J];海洋與湖沼;1992年03期

8 沈z,

本文編號:123313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123313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cad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