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設計調研與實踐 ——以安徽秋浦河旅游景區(qū)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9-22 10:19
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設計作為當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一個地區(qū)地域文化特色最重要的載體,也是展現(xiàn)該地區(qū)歷史、文化和魅力的重要標志。隨著游客人文需求的增加,旅游景區(qū)也越來越注重文化景觀的建設。如何在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建設中突出自身文化底蘊,塑造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提升旅游景區(qū)的文化吸引力已成為旅游景區(qū)規(guī)劃設計中應當考慮的首要問題。本文以案例分析為基礎,分析江南歷史文化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建設典型案例,并對其文化景觀設計經驗進行總結。同時分析江南當代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設計的案例,總結其文化景觀設計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歸納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設計的具體手法。最后以安徽秋浦河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設計為實證研究,對其展開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用實際建成后效果來評價安徽秋浦河景區(qū)的文化景觀設計。主要結論如下:(1)系統(tǒng)的討論了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的相關概念及設計的理論基礎。認為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具有典型性、綜合性和地域性,從物質方面及非物質方面對文化景觀進行了分類,并從其分類的角度概括了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目前所存在的問題。(2)從地物景觀、建構筑物景觀、風土風物、藝術文化等方面分析江南古代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建設經驗以及江南...
【文章來源】: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西湖圖南宋咸淳四年《臨安志》附圖
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設計調研與實踐——以安徽秋浦河旅游景區(qū)為例芬堂),園中“凈香水榭”絳雪軒,涵萬軒”、“閬風亭”、“霞綺亭”等。太湖別墅的七十二峰山館、萬方樓。茹經堂的組合建筑。陳家花園的聶耳亭、醉芳樓、荇春亭、蓼風亭。小蓬萊山館的醉樂堂、養(yǎng)心苑-六角亭和山門等。(3)風土風物景觀風土風物文化景觀中最著名的當是無錫太湖船菜,具有濃重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旅游者想要了解黿頭渚的歷史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品嘗和體驗黿頭渚的美食風味。在黿頭渚另一大風土風物文化景觀是黿頭渚的品茗文化,寄情于山水之間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邊觀景一邊品茶,享受真山真水帶給我們的享受。[44]黿頭渚的中秋賞月煙花大會,是景區(qū)一直以來的保留項目,已經舉辦了很多年,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每年的太湖漁家風情節(jié)也是黿頭渚吸引游客的民俗活動之一,游人可在活動期間聽無錫故事,品江南生活。無錫黿頭渚的多樣型民俗文化活動不僅給游人帶來體驗享受,同時也為黿頭渚的風土風物文化景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產生了推動作用。
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設計調研與實踐——以安徽秋浦河旅游景區(qū)為例芬堂),園中“凈香水榭”絳雪軒,涵萬軒”、“閬風亭”、“霞綺亭”等。太湖別墅的七十二峰山館、萬方樓。茹經堂的組合建筑。陳家花園的聶耳亭、醉芳樓、荇春亭、蓼風亭。小蓬萊山館的醉樂堂、養(yǎng)心苑-六角亭和山門等。(3)風土風物景觀風土風物文化景觀中最著名的當是無錫太湖船菜,具有濃重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旅游者想要了解黿頭渚的歷史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品嘗和體驗黿頭渚的美食風味。在黿頭渚另一大風土風物文化景觀是黿頭渚的品茗文化,寄情于山水之間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邊觀景一邊品茶,享受真山真水帶給我們的享受。[44]黿頭渚的中秋賞月煙花大會,是景區(qū)一直以來的保留項目,已經舉辦了很多年,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每年的太湖漁家風情節(jié)也是黿頭渚吸引游客的民俗活動之一,游人可在活動期間聽無錫故事,品江南生活。無錫黿頭渚的多樣型民俗文化活動不僅給游人帶來體驗享受,同時也為黿頭渚的風土風物文化景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產生了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分析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運用[J]. 林宇. 江西建材. 2017(23)
[2]民族地區(qū)文化景觀設計研究——以云南獨龍江人馬驛道為例[J]. 張建國,張熹.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5)
[3]山體公園文化景觀建設淺議——以濟南市藥山公園總體規(guī)劃設計為例[J]. 丁超,齊山林. 南方農業(yè). 2017(20)
[4]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傳承和發(fā)展探究[J]. 劉長東. 現(xiàn)代園藝. 2017(16)
[5]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西安市漢城湖公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為例[J]. 軒緊緊,馬騰云,周巖. 綠色科技. 2017(13)
[6]泉州海絲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表現(xiàn)研究——以晉江深滬灣海絲文化公園設計為例[J]. 魯江偉,孫宏圖,陳桂瑜. 泉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7(03)
[7]論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 于焱. 工程技術研究. 2017(03)
[8]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 韓星雨. 公路交通技術. 2017(01)
[9]淺析傳統(tǒng)茶文化對我國城市景觀設計的影響[J]. 姜一. 福建茶葉. 2017(01)
[10]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探析[J]. 楊艷英. 工程技術研究. 2017(01)
博士論文
[1]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觀保護[D]. 蔡晴.東南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地形造景藝術研究[D]. 徐曉民.浙江農林大學 2013
[2]歷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觀的保護和塑造研究[D]. 陳書芳.江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03597
【文章來源】: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西湖圖南宋咸淳四年《臨安志》附圖
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設計調研與實踐——以安徽秋浦河旅游景區(qū)為例芬堂),園中“凈香水榭”絳雪軒,涵萬軒”、“閬風亭”、“霞綺亭”等。太湖別墅的七十二峰山館、萬方樓。茹經堂的組合建筑。陳家花園的聶耳亭、醉芳樓、荇春亭、蓼風亭。小蓬萊山館的醉樂堂、養(yǎng)心苑-六角亭和山門等。(3)風土風物景觀風土風物文化景觀中最著名的當是無錫太湖船菜,具有濃重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旅游者想要了解黿頭渚的歷史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品嘗和體驗黿頭渚的美食風味。在黿頭渚另一大風土風物文化景觀是黿頭渚的品茗文化,寄情于山水之間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邊觀景一邊品茶,享受真山真水帶給我們的享受。[44]黿頭渚的中秋賞月煙花大會,是景區(qū)一直以來的保留項目,已經舉辦了很多年,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每年的太湖漁家風情節(jié)也是黿頭渚吸引游客的民俗活動之一,游人可在活動期間聽無錫故事,品江南生活。無錫黿頭渚的多樣型民俗文化活動不僅給游人帶來體驗享受,同時也為黿頭渚的風土風物文化景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產生了推動作用。
旅游景區(qū)文化景觀設計調研與實踐——以安徽秋浦河旅游景區(qū)為例芬堂),園中“凈香水榭”絳雪軒,涵萬軒”、“閬風亭”、“霞綺亭”等。太湖別墅的七十二峰山館、萬方樓。茹經堂的組合建筑。陳家花園的聶耳亭、醉芳樓、荇春亭、蓼風亭。小蓬萊山館的醉樂堂、養(yǎng)心苑-六角亭和山門等。(3)風土風物景觀風土風物文化景觀中最著名的當是無錫太湖船菜,具有濃重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旅游者想要了解黿頭渚的歷史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品嘗和體驗黿頭渚的美食風味。在黿頭渚另一大風土風物文化景觀是黿頭渚的品茗文化,寄情于山水之間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邊觀景一邊品茶,享受真山真水帶給我們的享受。[44]黿頭渚的中秋賞月煙花大會,是景區(qū)一直以來的保留項目,已經舉辦了很多年,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每年的太湖漁家風情節(jié)也是黿頭渚吸引游客的民俗活動之一,游人可在活動期間聽無錫故事,品江南生活。無錫黿頭渚的多樣型民俗文化活動不僅給游人帶來體驗享受,同時也為黿頭渚的風土風物文化景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產生了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分析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運用[J]. 林宇. 江西建材. 2017(23)
[2]民族地區(qū)文化景觀設計研究——以云南獨龍江人馬驛道為例[J]. 張建國,張熹.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5)
[3]山體公園文化景觀建設淺議——以濟南市藥山公園總體規(guī)劃設計為例[J]. 丁超,齊山林. 南方農業(yè). 2017(20)
[4]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傳承和發(fā)展探究[J]. 劉長東. 現(xiàn)代園藝. 2017(16)
[5]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西安市漢城湖公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為例[J]. 軒緊緊,馬騰云,周巖. 綠色科技. 2017(13)
[6]泉州海絲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表現(xiàn)研究——以晉江深滬灣海絲文化公園設計為例[J]. 魯江偉,孫宏圖,陳桂瑜. 泉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7(03)
[7]論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 于焱. 工程技術研究. 2017(03)
[8]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 韓星雨. 公路交通技術. 2017(01)
[9]淺析傳統(tǒng)茶文化對我國城市景觀設計的影響[J]. 姜一. 福建茶葉. 2017(01)
[10]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探析[J]. 楊艷英. 工程技術研究. 2017(01)
博士論文
[1]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觀保護[D]. 蔡晴.東南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地形造景藝術研究[D]. 徐曉民.浙江農林大學 2013
[2]歷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觀的保護和塑造研究[D]. 陳書芳.江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035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340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