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場所精神理論的大慶明湖濱水景觀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6 08:20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注重“體驗”的時代,人們開始更多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空間環(huán)境的要求也不再滿足于一般的形式和功能,而是向精神層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濱水景觀是環(huán)境設計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人在濱水景觀中體驗到“幸!笔沁@個時代的設計者需要思考的新問題。用場所精神理論來指導濱水景觀設計正是滿足使用者精神需求的一個好辦法,本文將以大慶明湖濱水景觀為例來探討場所精神的理論框架與設計實踐。全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為緒論,在對國內外文獻資料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范圍與意義,研究內容、方法與框架;第二章為提出問題,通過對大慶明湖的實地調研,得出其現(xiàn)有濱水景觀的最大問題就在于場所精神的缺失;第三章為分析問題,通過對場所精神理論的深入剖析,尋找其與濱水景觀的內在聯(lián)系,最終總結出基于場所精神理論的大慶明湖濱水景觀的設計方法,內容包括構成要素、設計思路和表現(xiàn)手段;第四章為解決問題,以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景觀設計為例,探討如何把場所精神理論運用于設計實踐。用場所精神理論來指導濱水景觀設計,是對場所精神理論可行性的又一次嘗試,通過對大慶明湖濱水景觀設計的深入研究,摸索場所精神...
【文章來源】: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范圍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范圍
1.1.3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相關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相關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方法與框架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大慶明湖現(xiàn)有濱水景觀的實地調研與問題分析
2.1 大慶明湖的基本情況概述
2.1.1 大慶明湖的發(fā)展演變
2.1.2 大慶明湖的重要地位
2.2 大慶明湖現(xiàn)有濱水景觀的實地觀測與現(xiàn)狀描述
2.2.1 周邊環(huán)境與平面形態(tài)
2.2.2 水體資源與邊際駁岸
2.2.3 道路系統(tǒng)與植物配置
2.2.4 環(huán)境設施與夜景照明
2.3 大慶明湖現(xiàn)有濱水景觀使用人群的問卷調查分析
2.3.1 調研對象的組成結構及使用情況綜合分析
2.3.2 調研對象對大慶明湖現(xiàn)有濱水景觀的意見綜合分析
2.4 大慶明湖濱水景觀與優(yōu)秀濱水景觀設計案例的綜合比對
2.4.1 明湖濱水景觀問題一—缺乏整體觀念
2.4.2 明湖濱水景觀問題二—缺乏藝術美感
2.4.3 明湖濱水景觀問題三—缺乏景觀主題
2.4.4 明湖濱水景觀問題四—缺乏地域特色
2.4.5 明湖濱水景觀問題五—缺乏公眾參與
2.5 大慶明湖濱水景觀中喪失場所精神的主要原因及應對策略
2.5.1 特殊的管理機制
2.5.2 封閉的思想觀念
2.5.3 落后的設計水平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基于場所精神理論的大慶明湖濱水景觀設計方法研究
3.1 場所精神理論的概述
3.1.1 場所精神的產生背景與概念
3.1.2 場所精神的產生條件與原理
3.1.3 場所精神的綜合體驗與作用
3.2 用場所精神理論指導濱水景觀設計的原因
3.2.1 場所精神與濱水景觀互為辯證關系
3.2.2 運用場所精神理論指導濱水景觀設計有必要性與優(yōu)勢
3.2.3 濱水景觀設計中的場所精神區(qū)別于復古主義
3.3 基于場所精神理論的大慶明湖濱水景觀構成要素研究
3.3.1 區(qū)域與邊界
3.3.2 節(jié)點與路徑
3.4 基于場所精神理論的大慶明湖濱水景觀設計思路研究
3.4.1 把控區(qū)域定位
3.4.2 結合自然環(huán)境
3.4.3 利用歷史文脈
3.5 基于場所精神理論的大慶明湖濱水景觀表現(xiàn)手段研究
3.5.1 空間的處理
3.5.2 節(jié)奏的把握
3.5.3 色彩的搭配
3.5.4 質感的塑造
3.5.5 光影的渲染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場所精神理論在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設計中的運用研究
4.1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的基本情況概述
4.1.1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選址說明
4.1.2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設計定位
4.2 場所精神理論在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4.2.1 以營造濱水景觀場所精神的基本原理為指導思想
4.2.2 挖掘與轉化大慶特有的城市文化精神,形成景觀“特質”
4.3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景觀中營造場所精神的設計原則
4.3.1 整體性原則
4.3.2 生態(tài)性原則
4.3.3 地域性原則
4.3.4 參與性原則
4.4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景觀中營造場所精神的設計思路
4.4.1 結合大慶明湖區(qū)域環(huán)境組織景觀功能
4.4.2 尊重大慶自然地理條件還原生態(tài)過程
4.4.3 依據大慶鐵人精神內涵編排節(jié)點主題
4.4.4 利用大慶油田特殊符號塑造視覺形象
4.4.5 參考大慶明湖市民意見配置服務設施
4.5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景觀的空間形態(tài)處理及場所精神的營造
4.5.1 區(qū)域空間中的場所精神
4.5.2 線性空間中的場所精神
4.5.3 節(jié)點空間中的場所精神
4.6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圖片目錄
附錄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濱河空間場所精神延續(xù)和更新探討[J]. 周皓,王晉華,田朝陽. 華中建筑. 2012(04)
[2]構建濱水活動空間、打造城市景觀陽臺——煙臺夾河濱河景觀帶同三高速至銀河廣場段景觀設計探討[J]. 李慧生. 農業(yè)科技與信息(現(xiàn)代園林). 2011(04)
[3]城市濱水公園空間設計要點[J]. 李淑玲.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1(07)
[4]現(xiàn)象學和場所精神的解讀[J]. 吳秀嫻. 廣東建材. 2010(01)
[5]打造特色城市景觀樹立鮮明城市文化——大慶特色城市景觀的營建[J]. 霍勝男. 世紀橋. 2009(13)
[6]閉流區(qū)城市湖泊濕地的景觀生態(tài)設計——以大慶市北湖為例[J]. 陳正言,楊雪.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09(03)
[7]大慶薩北油田濕地植物景觀營造初探[J]. 周孟,孫福君,王崑,閆永慶.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09(01)
[8]寒地濱水新景觀——黛秀湖公園景觀創(chuàng)作[J]. 余洋,陸詩亮. 華中建筑. 2008(05)
[9]景觀設計與場所精神——以中國運河之都(濟寧)廣場設計為例[J]. 楊志恒. 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6(04)
[10]諾伯格·舒爾茨的“場所和場所精神”理論及其批判[J]. 陳育霞. 長安大學學報(建筑與環(huán)境科學版). 2003(04)
碩士論文
[1]空間情節(jié)理論在度假酒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韓軍.中央美術學院 2012
[2]大慶龍鳳濕地公園景觀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D]. 馬琳.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1
[3]大慶五湖新區(qū)濱水住區(qū)景觀規(guī)劃研究[D]. 何曉蕾.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1
[4]大慶市黎明河濱河生態(tài)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研究[D]. 李麗娜.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1
[5]場所精神在成都田園城市規(guī)劃實踐中的應用[D]. 魯榮海.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0
[6]基于場所精神的長沙城市廣場景觀調查與分析[D]. 雷雅萍.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0
[7]城市地下公共空間的場所精神研究[D]. 王曉蘊.上海交通大學 2009
[8]濱水的場所精神[D]. 李岳川.華中科技大學 2008
[9]濱水商貿區(qū)公共開放空間的場所營造[D]. 趙越.青島理工大學 2008
[10]大慶濱水景觀建設探析[D]. 米偉.東北林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67883
【文章來源】: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范圍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范圍
1.1.3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相關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相關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方法與框架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大慶明湖現(xiàn)有濱水景觀的實地調研與問題分析
2.1 大慶明湖的基本情況概述
2.1.1 大慶明湖的發(fā)展演變
2.1.2 大慶明湖的重要地位
2.2 大慶明湖現(xiàn)有濱水景觀的實地觀測與現(xiàn)狀描述
2.2.1 周邊環(huán)境與平面形態(tài)
2.2.2 水體資源與邊際駁岸
2.2.3 道路系統(tǒng)與植物配置
2.2.4 環(huán)境設施與夜景照明
2.3 大慶明湖現(xiàn)有濱水景觀使用人群的問卷調查分析
2.3.1 調研對象的組成結構及使用情況綜合分析
2.3.2 調研對象對大慶明湖現(xiàn)有濱水景觀的意見綜合分析
2.4 大慶明湖濱水景觀與優(yōu)秀濱水景觀設計案例的綜合比對
2.4.1 明湖濱水景觀問題一—缺乏整體觀念
2.4.2 明湖濱水景觀問題二—缺乏藝術美感
2.4.3 明湖濱水景觀問題三—缺乏景觀主題
2.4.4 明湖濱水景觀問題四—缺乏地域特色
2.4.5 明湖濱水景觀問題五—缺乏公眾參與
2.5 大慶明湖濱水景觀中喪失場所精神的主要原因及應對策略
2.5.1 特殊的管理機制
2.5.2 封閉的思想觀念
2.5.3 落后的設計水平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基于場所精神理論的大慶明湖濱水景觀設計方法研究
3.1 場所精神理論的概述
3.1.1 場所精神的產生背景與概念
3.1.2 場所精神的產生條件與原理
3.1.3 場所精神的綜合體驗與作用
3.2 用場所精神理論指導濱水景觀設計的原因
3.2.1 場所精神與濱水景觀互為辯證關系
3.2.2 運用場所精神理論指導濱水景觀設計有必要性與優(yōu)勢
3.2.3 濱水景觀設計中的場所精神區(qū)別于復古主義
3.3 基于場所精神理論的大慶明湖濱水景觀構成要素研究
3.3.1 區(qū)域與邊界
3.3.2 節(jié)點與路徑
3.4 基于場所精神理論的大慶明湖濱水景觀設計思路研究
3.4.1 把控區(qū)域定位
3.4.2 結合自然環(huán)境
3.4.3 利用歷史文脈
3.5 基于場所精神理論的大慶明湖濱水景觀表現(xiàn)手段研究
3.5.1 空間的處理
3.5.2 節(jié)奏的把握
3.5.3 色彩的搭配
3.5.4 質感的塑造
3.5.5 光影的渲染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場所精神理論在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設計中的運用研究
4.1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的基本情況概述
4.1.1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選址說明
4.1.2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設計定位
4.2 場所精神理論在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4.2.1 以營造濱水景觀場所精神的基本原理為指導思想
4.2.2 挖掘與轉化大慶特有的城市文化精神,形成景觀“特質”
4.3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景觀中營造場所精神的設計原則
4.3.1 整體性原則
4.3.2 生態(tài)性原則
4.3.3 地域性原則
4.3.4 參與性原則
4.4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景觀中營造場所精神的設計思路
4.4.1 結合大慶明湖區(qū)域環(huán)境組織景觀功能
4.4.2 尊重大慶自然地理條件還原生態(tài)過程
4.4.3 依據大慶鐵人精神內涵編排節(jié)點主題
4.4.4 利用大慶油田特殊符號塑造視覺形象
4.4.5 參考大慶明湖市民意見配置服務設施
4.5 大慶明湖濱水文化公園景觀的空間形態(tài)處理及場所精神的營造
4.5.1 區(qū)域空間中的場所精神
4.5.2 線性空間中的場所精神
4.5.3 節(jié)點空間中的場所精神
4.6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圖片目錄
附錄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濱河空間場所精神延續(xù)和更新探討[J]. 周皓,王晉華,田朝陽. 華中建筑. 2012(04)
[2]構建濱水活動空間、打造城市景觀陽臺——煙臺夾河濱河景觀帶同三高速至銀河廣場段景觀設計探討[J]. 李慧生. 農業(yè)科技與信息(現(xiàn)代園林). 2011(04)
[3]城市濱水公園空間設計要點[J]. 李淑玲.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1(07)
[4]現(xiàn)象學和場所精神的解讀[J]. 吳秀嫻. 廣東建材. 2010(01)
[5]打造特色城市景觀樹立鮮明城市文化——大慶特色城市景觀的營建[J]. 霍勝男. 世紀橋. 2009(13)
[6]閉流區(qū)城市湖泊濕地的景觀生態(tài)設計——以大慶市北湖為例[J]. 陳正言,楊雪.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09(03)
[7]大慶薩北油田濕地植物景觀營造初探[J]. 周孟,孫福君,王崑,閆永慶.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09(01)
[8]寒地濱水新景觀——黛秀湖公園景觀創(chuàng)作[J]. 余洋,陸詩亮. 華中建筑. 2008(05)
[9]景觀設計與場所精神——以中國運河之都(濟寧)廣場設計為例[J]. 楊志恒. 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6(04)
[10]諾伯格·舒爾茨的“場所和場所精神”理論及其批判[J]. 陳育霞. 長安大學學報(建筑與環(huán)境科學版). 2003(04)
碩士論文
[1]空間情節(jié)理論在度假酒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韓軍.中央美術學院 2012
[2]大慶龍鳳濕地公園景觀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D]. 馬琳.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1
[3]大慶五湖新區(qū)濱水住區(qū)景觀規(guī)劃研究[D]. 何曉蕾.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1
[4]大慶市黎明河濱河生態(tài)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研究[D]. 李麗娜.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1
[5]場所精神在成都田園城市規(guī)劃實踐中的應用[D]. 魯榮海.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0
[6]基于場所精神的長沙城市廣場景觀調查與分析[D]. 雷雅萍.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0
[7]城市地下公共空間的場所精神研究[D]. 王曉蘊.上海交通大學 2009
[8]濱水的場所精神[D]. 李岳川.華中科技大學 2008
[9]濱水商貿區(qū)公共開放空間的場所營造[D]. 趙越.青島理工大學 2008
[10]大慶濱水景觀建設探析[D]. 米偉.東北林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678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326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