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型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及應用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1-04-11 17:03
對處于東江湖區(qū)的某小型公共建筑周圍的微氣候條件進行了實地測試與分析,在此基礎上,運用綠色建筑的理念及設計方法,從節(jié)約材料、節(jié)約能耗和改善室內環(huán)境等方面對該建筑開展了綠色建筑設計與實踐,包括地表水、太陽能、自然風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外遮陽技術及節(jié)能墻體材料與種植屋面的應用等。對綠色建筑在該地區(qū)的進一步推廣可提供參考。
【文章來源】:建筑科學. 2014,30(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某市地震觀測臺規(guī)劃布局圖
建筑科學第30卷圖2湖水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與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一體化方案原理圖的冷熱源,能為水源熱泵空調機組水源側提供良好的運行環(huán)境。和空氣相比,東江湖水溫波動范圍很小,水溫較為穩(wěn)定,且水質符合國家GB3838—2002《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中二類標準和CJ3020—1993《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的一級標準,不需要進行復雜的水質處理就能保證機組的使用壽命和運行性能,獨特的地理位置保障了取水方案的可行、可靠。因此,該建筑工程采用湖水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和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一體化設計方案(如圖2所示),地表水源熱泵能獲得較高的制冷、制熱COP值,為建筑提供夏季制冷,冬季取暖及生活用冷熱水,滿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在重慶開縣人民醫(yī)院湖水源熱泵空調項目案例中通過現場實測發(fā)現應用湖水源熱泵有明顯的可行性和節(jié)能性[4]。在某溫泉洗浴中心工程中通過計算和經濟技術分析也發(fā)現應用水源熱泵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5]。該項目位于夏熱冬冷地區(qū),按照我國太陽能資源分布情況表,該項目位于太陽能資源一般地區(qū),年平均太陽能總輻照值為4492MJ/m2,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247.8h[6]。在春秋季節(jié)太陽能資源豐富條件下,利用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制得該建筑所需生活熱水;在冬季,利用空調供熱熱水通過冷凝器換熱取得;同時,在特殊天氣、特殊不利情況條件下,生活熱水兩種制取方式可以臨時切換,因此本設計采用地表水水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的熱回收和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相結合的設計,高質高用的利用生活熱水,降低了工程設計的能源的消耗,提高了生活熱水系統(tǒng)的用能效率。3.1.2通風方式本項目在春、夏、秋季節(jié)充分利用自然通風,減少空調設備運行時間,節(jié)約能源,保障室內空氣品質,提高建筑物內人員的熱舒適性。根據現?
第12期楊維,等:某小型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及應用實踐擬,圖3為主導風向為正南風,風速為3m/s條件下計算所得的建筑第三層平面自然通風速度分布圖。由圖3可知,自然風能基本達到建筑房間內部的各個區(qū)域,通風效果理想,沒有留下氣流死角。圖3建筑三層平面自然通風速度分布圖通過風速和風壓對比,在夏季自然通風情況下,通過窗戶的開啟自然通風送風狀態(tài)良好,建筑內部基本沒有通風換氣的死角。因此,在夏季自然通風條件下,建筑物能獲得較好的通風效果,自然通風的設置有利于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提高建筑物房間的舒適性。3.2外遮陽改善室內環(huán)境和建筑圍護結構節(jié)能3.2.1外遮陽對室內熱環(huán)境的影響窗戶采用可調活動水平百葉外遮陽技術,不僅為建筑塑造一個美觀的外形,而且能夠較大限度地阻擋夏季過多的太陽輻射進入室內,減少建筑物的夏季得熱,降低空調系統(tǒng)的制冷,提高室內熱舒適度水平,從而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內熱環(huán)境[7]。在冬季可以通過北向窗戶百葉的關閉,減少建筑物的換氣次數,降低冬季建筑物的熱量損失。3.2.2外遮陽對室內通風的影響通過合理的調節(jié)外遮陽百葉葉片傾角,一定程度上改變氣流進入室內的流速和流向,通過百葉的引導,使氣流更易形成流動的一致性,有規(guī)律的加劇上下運動,加強在春、夏、秋充分利用自然通風的目的[8]。另一方面,通過開啟建筑物南面窗戶活動百葉外遮陽系統(tǒng),下部橫向百葉遮陽板能把室外氣流引入室內,室外新鮮氣流與室內氣流通過混合交換熱量后,在熱壓作用下,由上層橫向百葉流出室外,在室內形成微置換通風的效果。外遮陽系統(tǒng)的設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物的自適應能力,基本滿足以較少的投入獲得全年建筑物的靈活調節(jié)。圖4為活動百葉遮陽室內通風效果示意圖,圖5為活動百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外遮陽對室內熱環(huán)境影響分析[J]. 李崢嶸,陸瑞陽,趙群. 建筑熱能通風空調. 2013(05)
[2]實踐與創(chuàng)新:中國綠色建筑發(fā)展綜述[J]. 卜增文,孫大明,林波榮,林武生,楊建榮. 暖通空調. 2012(10)
[3]水源熱泵在溫泉洗浴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 楚廣明,謝曉娜,徐琳. 建筑科學. 2010(10)
[4]百葉遮陽對室內光環(huán)境的影響[J]. 余理論,鄭潔,田智華. 建筑熱能通風空調. 2010(01)
[5]重慶開縣人民醫(yī)院湖水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實測分析[J]. 陳金華,劉勇,丁勇,李楠,王勇,吳浩,陳潔. 暖通空調. 2008(08)
[6]綠色建筑的發(fā)展概述[J]. 姚潤明,李百戰(zhàn),丁勇,劉猛. 暖通空調. 2006(11)
碩士論文
[1]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綠色建筑設計初探[D]. 丁依霏.清華大學 2007
[2]百葉外遮陽對建筑自然通風影響的研究[D]. 湯民.同濟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31629
【文章來源】:建筑科學. 2014,30(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某市地震觀測臺規(guī)劃布局圖
建筑科學第30卷圖2湖水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與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一體化方案原理圖的冷熱源,能為水源熱泵空調機組水源側提供良好的運行環(huán)境。和空氣相比,東江湖水溫波動范圍很小,水溫較為穩(wěn)定,且水質符合國家GB3838—2002《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中二類標準和CJ3020—1993《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的一級標準,不需要進行復雜的水質處理就能保證機組的使用壽命和運行性能,獨特的地理位置保障了取水方案的可行、可靠。因此,該建筑工程采用湖水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和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一體化設計方案(如圖2所示),地表水源熱泵能獲得較高的制冷、制熱COP值,為建筑提供夏季制冷,冬季取暖及生活用冷熱水,滿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在重慶開縣人民醫(yī)院湖水源熱泵空調項目案例中通過現場實測發(fā)現應用湖水源熱泵有明顯的可行性和節(jié)能性[4]。在某溫泉洗浴中心工程中通過計算和經濟技術分析也發(fā)現應用水源熱泵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5]。該項目位于夏熱冬冷地區(qū),按照我國太陽能資源分布情況表,該項目位于太陽能資源一般地區(qū),年平均太陽能總輻照值為4492MJ/m2,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247.8h[6]。在春秋季節(jié)太陽能資源豐富條件下,利用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制得該建筑所需生活熱水;在冬季,利用空調供熱熱水通過冷凝器換熱取得;同時,在特殊天氣、特殊不利情況條件下,生活熱水兩種制取方式可以臨時切換,因此本設計采用地表水水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的熱回收和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相結合的設計,高質高用的利用生活熱水,降低了工程設計的能源的消耗,提高了生活熱水系統(tǒng)的用能效率。3.1.2通風方式本項目在春、夏、秋季節(jié)充分利用自然通風,減少空調設備運行時間,節(jié)約能源,保障室內空氣品質,提高建筑物內人員的熱舒適性。根據現?
第12期楊維,等:某小型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及應用實踐擬,圖3為主導風向為正南風,風速為3m/s條件下計算所得的建筑第三層平面自然通風速度分布圖。由圖3可知,自然風能基本達到建筑房間內部的各個區(qū)域,通風效果理想,沒有留下氣流死角。圖3建筑三層平面自然通風速度分布圖通過風速和風壓對比,在夏季自然通風情況下,通過窗戶的開啟自然通風送風狀態(tài)良好,建筑內部基本沒有通風換氣的死角。因此,在夏季自然通風條件下,建筑物能獲得較好的通風效果,自然通風的設置有利于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提高建筑物房間的舒適性。3.2外遮陽改善室內環(huán)境和建筑圍護結構節(jié)能3.2.1外遮陽對室內熱環(huán)境的影響窗戶采用可調活動水平百葉外遮陽技術,不僅為建筑塑造一個美觀的外形,而且能夠較大限度地阻擋夏季過多的太陽輻射進入室內,減少建筑物的夏季得熱,降低空調系統(tǒng)的制冷,提高室內熱舒適度水平,從而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內熱環(huán)境[7]。在冬季可以通過北向窗戶百葉的關閉,減少建筑物的換氣次數,降低冬季建筑物的熱量損失。3.2.2外遮陽對室內通風的影響通過合理的調節(jié)外遮陽百葉葉片傾角,一定程度上改變氣流進入室內的流速和流向,通過百葉的引導,使氣流更易形成流動的一致性,有規(guī)律的加劇上下運動,加強在春、夏、秋充分利用自然通風的目的[8]。另一方面,通過開啟建筑物南面窗戶活動百葉外遮陽系統(tǒng),下部橫向百葉遮陽板能把室外氣流引入室內,室外新鮮氣流與室內氣流通過混合交換熱量后,在熱壓作用下,由上層橫向百葉流出室外,在室內形成微置換通風的效果。外遮陽系統(tǒng)的設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物的自適應能力,基本滿足以較少的投入獲得全年建筑物的靈活調節(jié)。圖4為活動百葉遮陽室內通風效果示意圖,圖5為活動百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外遮陽對室內熱環(huán)境影響分析[J]. 李崢嶸,陸瑞陽,趙群. 建筑熱能通風空調. 2013(05)
[2]實踐與創(chuàng)新:中國綠色建筑發(fā)展綜述[J]. 卜增文,孫大明,林波榮,林武生,楊建榮. 暖通空調. 2012(10)
[3]水源熱泵在溫泉洗浴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 楚廣明,謝曉娜,徐琳. 建筑科學. 2010(10)
[4]百葉遮陽對室內光環(huán)境的影響[J]. 余理論,鄭潔,田智華. 建筑熱能通風空調. 2010(01)
[5]重慶開縣人民醫(yī)院湖水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實測分析[J]. 陳金華,劉勇,丁勇,李楠,王勇,吳浩,陳潔. 暖通空調. 2008(08)
[6]綠色建筑的發(fā)展概述[J]. 姚潤明,李百戰(zhàn),丁勇,劉猛. 暖通空調. 2006(11)
碩士論文
[1]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綠色建筑設計初探[D]. 丁依霏.清華大學 2007
[2]百葉外遮陽對建筑自然通風影響的研究[D]. 湯民.同濟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316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313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