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十種鹵乙酸GC-MS/MS檢測方法及強化混凝對城市污水處理廠二沉池出水中鹵乙酸生成勢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4-08 08:40
氯化和氯胺化被廣泛地用于滅活飲用水和污水處理廠出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然而在消毒過程中,消毒劑會與水中天然有機物(NOM)和溶解性有機物(DOM)反應生成消毒副產(chǎn)物(DBPs)。鹵乙酸(HAAs)是繼三鹵甲烷(THMs)之后氯化水中發(fā)現(xiàn)的第二大類DBPs。研究表明,HAAs疑似具有致癌、致突變和生殖發(fā)育毒性。飲用水中的HAAs可通過飲用、洗浴和游泳等方式被人體攝入或接觸,從而危害人體健康;污水處理廠出水中的HAAs會在水環(huán)境中積累,從而對天然水環(huán)境造成危害。水質(zhì)管理中,鹵乙酸的檢測越來越重要。為了降低水中HAAs的濃度,研究開發(fā)靈敏的檢測方法和經(jīng)濟有效的深度處理技術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包括兩部分內(nèi)容:(1)使用氣相色譜-三重四級桿質(zhì)譜聯(lián)用儀(GC-MS/MS)研究開發(fā)了檢測水中十種HAAs(MCAA、MBAA、MIAA、DCAA、BCAA、TCAA、DBAA、BDCAA、CDBAA和TBAA)的MRM (多級反應監(jiān)測)方法并優(yōu)化了樣品預處理程序;(2)研究了強化混凝(EC)對污水處理廠二沉池出水中有機物(EfOM)的去除效率及對鹵乙酸生成勢(HAAFP)的影響。本文的主要成果和結(jié)論如下:...
【文章來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11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十種鹵乙酸(2.5μg/L)衍生化處理后的總離子色譜圖
液的體積為 7mL。MCAA MBAA DCAA MIAA TCAABCAA DBAA BDCAA CDBAA TBAAVolume250 lAdded Na2SO4Volume (ml) 7 8 9 101002003004005006007003.14 硫酸鈉溶液加入量對十種鹵乙酸響應強度的影響氫鈉溶液加入量對實驗的影響0.0ml 0.5ml 1.0ml 1.5ml 2.0ml 2.5ml
pH=6.0時,加入Al2(SO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飲用水有機類消毒副產(chǎn)物毒理學研究方法進展[J]. 楊帆,楚文海,張永吉,尹大強.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12(01)
[2]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前體物的控制技術研究現(xiàn)狀[J]. 林英姿,姜明基,吳超,梁燕.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1(10)
[3]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的分析與安全性評價[J]. 鄭國庚,賈彥博,屠海云.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 2011(06)
[4]飲用水消毒副產(chǎn)物:化學特征與毒性[J]. 趙玉麗,李杏放. 環(huán)境化學. 2011(01)
[5]飲用水中氯化消毒副產(chǎn)物的研究現(xiàn)狀[J]. 潘艷秋,姜明基,林英姿.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0(02)
[6]飲用水消毒副產(chǎn)物的危害及去除途徑[J]. 趙建莉,王龍. 水科學與工程技術. 2008(01)
[7]臭氧消毒中溴酸鹽的形成、檢測與控制[J]. 吳清平,孟凡亞,張菊梅,郭偉鵬. 中國給水排水. 2006(16)
[8]飲用水中痕量溴酸鹽的離子色譜測定法[J]. 李淑敏,岳銀玲,鄂學禮,應波. 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 2006(01)
[9]西安市北石橋污水深度處理回用工程設計[J]. 王社平,喬華,王小林,黃寧俊,朱海榮,杜銳,曹宇,王軍. 中國市政工程. 2003(02)
[10]我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現(xiàn)狀與對策[J]. 葉雯,劉美南. 中國給水排水. 2002(12)
碩士論文
[1]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在不同工藝中的變化規(guī)律[D]. 張子秋.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0
[2]強化混凝技術研究[D]. 梁聰.同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25238
【文章來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11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十種鹵乙酸(2.5μg/L)衍生化處理后的總離子色譜圖
液的體積為 7mL。MCAA MBAA DCAA MIAA TCAABCAA DBAA BDCAA CDBAA TBAAVolume250 lAdded Na2SO4Volume (ml) 7 8 9 101002003004005006007003.14 硫酸鈉溶液加入量對十種鹵乙酸響應強度的影響氫鈉溶液加入量對實驗的影響0.0ml 0.5ml 1.0ml 1.5ml 2.0ml 2.5ml
pH=6.0時,加入Al2(SO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飲用水有機類消毒副產(chǎn)物毒理學研究方法進展[J]. 楊帆,楚文海,張永吉,尹大強.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12(01)
[2]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前體物的控制技術研究現(xiàn)狀[J]. 林英姿,姜明基,吳超,梁燕.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1(10)
[3]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的分析與安全性評價[J]. 鄭國庚,賈彥博,屠海云.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 2011(06)
[4]飲用水消毒副產(chǎn)物:化學特征與毒性[J]. 趙玉麗,李杏放. 環(huán)境化學. 2011(01)
[5]飲用水中氯化消毒副產(chǎn)物的研究現(xiàn)狀[J]. 潘艷秋,姜明基,林英姿.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0(02)
[6]飲用水消毒副產(chǎn)物的危害及去除途徑[J]. 趙建莉,王龍. 水科學與工程技術. 2008(01)
[7]臭氧消毒中溴酸鹽的形成、檢測與控制[J]. 吳清平,孟凡亞,張菊梅,郭偉鵬. 中國給水排水. 2006(16)
[8]飲用水中痕量溴酸鹽的離子色譜測定法[J]. 李淑敏,岳銀玲,鄂學禮,應波. 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 2006(01)
[9]西安市北石橋污水深度處理回用工程設計[J]. 王社平,喬華,王小林,黃寧俊,朱海榮,杜銳,曹宇,王軍. 中國市政工程. 2003(02)
[10]我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現(xiàn)狀與對策[J]. 葉雯,劉美南. 中國給水排水. 2002(12)
碩士論文
[1]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在不同工藝中的變化規(guī)律[D]. 張子秋.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0
[2]強化混凝技術研究[D]. 梁聰.同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252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312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