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灣水廠強化混凝試驗與工程應用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U991.22
【圖文】:
第 2章 試驗設備和方法地于黃山小灣山麓,北臨長江,東靠江陰長江環(huán)繞中落成。設計日供水量為 30 萬 m3/d,大日供水量的 30%。座供水廠,分別為江陰澄西水廠、江陰肖山座市屬水廠,取水水源均為長江水源。小灣水個相對獨立的制水區(qū)域,兩區(qū)有兩套不同的清池+虹吸濾池,制水能力為 9 萬 m3/d,于 網(wǎng)格柵條反應斜管沉淀池+虹吸濾池,制水能。東區(qū)制水流程為折板反應平流沉淀池+V 型 1993 年陸續(xù)投入使用。為了保護長江水體,減排的目的,小灣水廠在 2014 年改建新增排
14圖 2-3 小試試驗設備圖力學參數(shù)確定。動力學試驗中選擇聚合硫酸鋁鐵mg/L,攪拌時各參數(shù)的確定根據(jù)水廠的實際運行經(jīng)速的選擇標準為顆粒總數(shù)及出水濁度的大小。通及出水濁度的大小確定一級絮凝的攪拌強度,即通過顆?倲(shù)及出水濁度的變化選擇二級絮凝過值。優(yōu)選試驗。根據(jù)前期混凝動力學的實驗結果確定定混凝階段一級絮凝、二級絮凝的轉速。試驗中取行試驗,分別為聚合硫酸鋁鐵(PAFS)、集合硫S)、聚合氯化鋁鐵(PAFC)和硫酸鐵(FS),投其中每 10mg/L 選取一個投加點進行試驗。實驗裝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學經(jīng)過完整的混凝沉淀過程后,取上清液測定余鐵,比較混凝效果,對混凝劑進行篩選,(3)助凝劑優(yōu)化試驗。選擇混凝劑比選試量下進行試驗。助凝劑在混合后進行投加,每 0.2mg/L選取一個投加點進行試驗。試驗.2 中試試驗根據(jù)小試試驗得到的參數(shù)進行中試設備設計,。a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大志,柳秉潔;混凝劑最優(yōu)投加量數(shù)學模型[J];中國給水排水;1988年04期
2 袁琳;;降低給水廠出水濁度的措施[J];硅谷;2011年14期
3 童慈昌;王允麒;張礦林;;滲渠出水濁度與河水濁度、滲渠埋深間的關系[J];給水排水;1993年12期
4 顧偉慶;仲軍衛(wèi);楊偉;;藥劑投加點對沉淀池出水濁度的影響[J];給水排水;2008年11期
5 陳麗珠;吳啟龍;張建國;陳明;;陶瓷膜去除濁度和顆粒數(shù)的研究[J];城鎮(zhèn)供水;2011年05期
6 朱學峰;劉桂香;陳菊;李展峰;鄒振裕;羅永恒;徐廷國;;自來水廠出水濁度的前饋反饋智能控制[J];控制工程;2010年03期
7 范功端;林茹晶;魏忠慶;黃功洛;蘇昭越;林茜;;超濾一體化裝置處理低溫期閩江水的效能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16年17期
8 祖振權;王超;;沉淀池出水濁度提標生產(chǎn)性試驗分析[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年12期
9 黃斌;施周;張樂;俞賢毅;;基于顆粒物計數(shù)的微絮凝強化過濾效果探討[J];中國給水排水;2016年23期
10 王全勇;彭錦玉;Kodi Webb;付成勝;解躍峰;;中美給水常規(guī)工藝對比分析[J];中國給水排水;2018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澤華;楊凱;黃成勇;;運用數(shù)學模型方法建立投藥自動化系統(tǒng)[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yè)分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張碩;李涵婷;鄧慧萍;;投加粉末活性炭對一體式膜反應器運行的影響[A];海峽兩岸膜法水處理院士高峰論壇暨第六屆全國醫(yī)藥行業(yè)膜分離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15年
3 潘振剛;;淺談如何降低氣浮池出水濁度[A];全國火電大機組(300MW級)競賽第38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范功端;林茜;魏忠慶;黃功洛;蘇昭越;;超濾一體化裝置處理閩江低溫水的效能研究[A];全國給水排水技術信息網(wǎng)42屆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5 馬剛;王璐;泰佳;;超濾膜水處理技術研究[A];2010年膜法市政水處理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陳艷;董秉直;范瑾初;徐平;安藤雅明;;膜分離技術應用于小城鎮(zhèn)給水生產(chǎn)試驗研究[A];第二屆中國膜科學與技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5年
7 甘昊;李誠;;臭氧預氧化效能試驗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環(huán)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趙文軒;;混凝沉淀過程機理建模與仿真[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2015年會論文集[C];2015年
9 李瀟瀟;張躍軍;趙曉蕾;孫彬;言明貴;;復合聚鋁用于冬季低溫長江水脫濁處理[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09年
10 邢德新;;給水自動化在我國的發(fā)展和存在問題[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給水排水學會機電委員會第六次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郭樂燕;今年“喝上好水”村民新增52萬[N];溫州日報;201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田寶義;超濾膜處理灤河水工藝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濤;小灣水廠強化混凝試驗與工程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2 田量;新縣城市供水應急處理方案及用水變化規(guī)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3 張瑤瑤;沈陽某給水廠水質參數(shù)回歸分析與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4 陳淑芳;生活飲用水處理工藝優(yōu)化對水質的影響[D];華僑大學;2014年
5 汪志英;過濾效率模型及其放大的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6 李儒存;助浮劑強化氣浮凈水效能及機理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7年
7 李翔;預氧化對混凝處理水源水影響的中試實驗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8 王滔;兩種新型澄清池的數(shù)值模擬與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9 王秉鈞;微絮凝直接過濾工藝處理效果的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10 段勝君;基于次毫米過濾的高校盥洗廢水回用技術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747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274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