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柱加載試驗AE監(jiān)測研究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基金(51121005)
【分類號】:TU37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冬生;曹海;;聚乙烯醇纖維混凝土損傷演化聲發(fā)射監(jiān)測及其評價[J];振動與沖擊;2012年09期
2 李敏;李宏男;;建筑鋼筋動態(tài)試驗及本構模型[J];土木工程學報;2010年04期
3 李元輝;劉建坡;趙興東;楊宇江;;巖石破裂過程中的聲發(fā)射b值及分形特征研究[J];巖土力學;2009年09期
4 紀洪廣,張?zhí)焐?蔡美峰,張志勇;混凝土材料損傷的聲發(fā)射動態(tài)檢測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0年02期
5 紀洪廣,賈立宏,李造鼎;混凝土損傷的聲發(fā)射模式研究[J];聲學學報;1996年S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閆東明;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試驗與理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門進杰;朱樂;李歡;王曉丹;;鋼筋混凝土梁聲發(fā)射檢測參數(shù)設置和受力特征試驗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6期
2 鄭潔;;人防地下室建筑設計風格的演變趨勢分析與探討[J];工程經(jīng)濟;2015年12期
3 劉鑫;;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下智能建筑的成本控制與工程造價分析[J];工程經(jīng)濟;2015年12期
4 魏嘉磊;劉善軍;吳立新;黃建偉;張艷博;田寶柱;;含孔巖石雙軸加載過程聲發(fā)射多參數(shù)特征對比分析[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5年06期
5 張亞芳;楊奕;;碳纖維摻量對單筋拉拔混凝土試件界面力學性能的影響[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5期
6 張黎明;馬紹瓊;任明遠;蔣圣群;王在泉;王金良;;不同圍壓下巖石破壞過程的聲發(fā)射頻率及b值特征[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5年10期
7 龔囪;李長洪;趙奎;;不同應力水平下紅砂巖短時蠕變聲發(fā)射特征[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9期
8 鄧太平;;焊接鋼結構造價限制與焊接質(zhì)量的關系建模[J];科技通報;2015年08期
9 張智;;混凝土劈裂抗拉強度下復合墻板建筑結構優(yōu)化[J];科技通報;2015年08期
10 謝勇;何文;朱志成;劉賢俊;劉浩;謝濤;;單軸壓縮下充填體聲發(fā)射特性及損傷演化研究[J];應用力學學報;201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駱開靜;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特性及應變率效應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8年
2 王浩;飽和大骨料混凝土雙軸動態(tài)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7年
3 潘峰;考慮細觀結構的混凝土材料動強度提氋機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7年
4 王乾峰;水環(huán)境下的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及其機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7年
5 張朝弼;強震及失水事故下核電安全殼結構極限承載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7年
6 張宇;高碾壓混凝土拱壩地震破壞機理模型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7 朱學超;水泥混凝土抗沖擊性能測定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8 周甲佳;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多軸應力狀態(tài)下力學性能試驗和理論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9 武明鑫;混凝土動力沖擊性能試驗與細觀數(shù)值仿真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10 李鵬飛;應力相關阻尼模型及其在梁式橋動力分析中的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勝興;張順祥;沈德建;;混凝土軸心受拉聲發(fā)射Kaiser效應試驗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8年04期
2 林峰;顧祥林;匡昕昕;印小晶;;高應變率下建筑鋼筋的本構模型[J];建筑材料學報;2008年01期
3 宣衛(wèi)紅;李驍春;馬開茂;;纖維混凝土試件拉伸損傷聲發(fā)射監(jiān)測[J];江西科學;2007年05期
4 趙興東;李元輝;袁瑞甫;楊天鴻;張建勇;劉建坡;;基于聲發(fā)射定位的巖石裂紋動態(tài)演化過程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05期
5 張茹;謝和平;劉建鋒;鄧建輝;彭琦;;單軸多級加載巖石破壞聲發(fā)射特性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12期
6 陳景濤,張楠,許巍,周安,陸航,胡哲;層布式混雜纖維混凝土彎曲韌性的試驗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5年04期
7 尹賢剛,李庶林,唐海燕;巖石破壞聲發(fā)射強度分形特征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年19期
8 高峰,李建軍,李肖音,陳晶;巖石聲發(fā)射特征的分形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7期
9 付小敏;典型巖石單軸壓縮變形及聲發(fā)射特性試驗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李庶林,尹賢剛,王泳嘉,唐海燕;單軸受壓巖石破壞全過程聲發(fā)射特征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年1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胡志強;考慮壩—基動力相互作用的有橫縫拱壩地震響應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2 肖詩云;混凝土率型本構模型及其在拱壩動力分析中的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3 呂培印;混凝土單軸、雙軸動態(tài)強度和變形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4 逯靜洲;三軸受壓混凝土損傷特性理論與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旭;霍林生;李宏男;;鋼筋混凝土柱加載試驗AE監(jiān)測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4年20期
2 張學武;;控制鋼筋混凝土柱質(zhì)量問題的具體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18年18期
3 李曉;;鋼筋混凝土柱地震破壞方式及性能研究[J];江西建材;2015年14期
4 解詠平;;鋼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綜述研究[J];四川建材;2013年04期
5 馬海新;陳鳳晨;宛菁;;組合梁鋼筋混凝土柱框架結構力學性能非線性有限元分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6 劉保東;陳建波;李明;李鵬飛;;不同含水率對鋼筋混凝土柱推倒分析的影響[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7 龔順風;夏謙;金偉良;;近爆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柱的損傷機理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年08期
8 唐躍鋒;劉明哲;于長海;李俊華;;火災后鋼筋混凝土柱剩余承載力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11年04期
9 尹繼年;;論鋼筋混凝土柱常見的質(zhì)量問題及防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07期
10 任翠玲;胡夏閩;曾波;;鋼筋混凝土柱-組合梁節(jié)點的研究進展[J];江蘇建筑;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顧鵬;;淺談鋼筋混凝土柱的破壞原因、破壞特征及加固方法[A];天津建材(2007年第5期 總第137期)[C];2007年
2 張家廣;霍靜思;肖巖;;火災全過程后鋼筋混凝土柱滯回性能試驗研究[A];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9年
3 邢國華;劉伯權;付國;吳濤;侯建玲;;彎曲型破壞的鋼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勞性能研究[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4 解琳琳;葉獻國;種迅;蔣慶;;鋼筋混凝土柱低周反復試驗數(shù)值分析的參數(shù)研究[A];第六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Ⅰ)[C];2012年
5 黎冠明;;淺談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柱的質(zhì)量控制[A];2014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論文集[C];2014年
6 劉伯權;劉鳴;;鋼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勞試驗中的強度退化與剛度退化[A];第六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卷)[C];1997年
7 馮麗馨;王克海;葉英華;李茜;;鋼筋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載力計算[A];第14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冊)[C];2005年
8 劉航;張工文;李晨光;蔡曉萌;;碳纖維片材環(huán)繞包裹鋼筋混凝土柱試驗研究及延性分析[A];第九屆后張預應力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9 劉衛(wèi)東;鄭七振;陳剛;;碳纖維加固已損鋼筋混凝土柱的試驗研究[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7年
10 張寧;;基于變形性能的鋼筋混凝土柱水平位移研究[A];第2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單波;FRP加固鋼筋混凝土柱考慮地震及使用損傷的長期性能和修復[D];湖南大學;2006年
2 劉發(fā)起;火災下與火災后圓鋼管約束鋼筋混凝土柱力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3 陳旭;鋼筋混凝土柱二階彈塑性計算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
4 郭智峰;鋼筋混凝土柱—鋼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5 杜闖;鋼管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6 李笑然;FRP約束鋼筋混凝土柱非線性阻尼性能及動力響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7 師燕超;爆炸荷載作用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動態(tài)響應行為與損傷破壞機理[D];天津大學;2009年
8 王德斌;考慮動力效應的鋼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9 孫憲春;地震力作用下結構構件復雜反應特性的實驗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8年
10 馬穎;鋼筋混凝土柱地震破壞方式及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永勝;TRC加固低延性鋼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江蘇大學;2018年
2 崔宇強;CFRP加固鋼筋混凝土柱受壓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尺寸效應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8年
3 逯家林;側(cè)向沖擊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柱破損機理與防護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8年
4 王奎;RC柱壓彎剪扭復合受力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8年
5 張寧;鋼筋混凝土柱變形能力與水平位移計算研究[D];長安大學;2018年
6 王永琦;水平?jīng)_擊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柱的動力響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7 王泰斌;震后火災下鋼筋混凝土柱的性能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5年
8 吳吉光;沖擊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柱力學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7年
9 王治原;鋼筋混凝土柱兩尺度數(shù)值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17年
10 楊剛;鋼筋混凝土柱兩尺度擴展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5308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253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