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家具與城市公共空間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ypes of urban street furnitur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unction and attribute of city street furni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street furniture and city public space, and the function of city street furniture in city public space. It is considered that urban public space is a multi-level and multi-function symbiotic system, and urban street furni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public space and one of the carriers of urban humanistic heritage.
【作者單位】: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家具與藝術設計學院;
【基金】: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YBB237)
【分類號】:TU984.1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準;胡瑋;;談城市公共空間中城市家具的設計[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8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孫靜;歐陽勇峰;呂金陽;;基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南寧市城市家具設計方案研究——以南寧市城市公共空間的座椅為例[J];廣西輕工業(yè);2010年12期
2 安從工;李麗君;;論城市家具設計與城市公共空間的共生關系[J];包裝工程;2012年20期
3 易濤;李賜生;;論城市家具設計對城市形象的塑造[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0年04期
4 周研;;淺析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城市家具”[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5 聞雯;王璐芳;;試論城市家具的本土化設計——以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為例[J];美與時代(上);2012年06期
6 周楠;孟東生;代亞君;;我國“城市家具”設計現狀研究及思考[J];設計;2013年10期
7 華勇;;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家具”設計研究——以武漢市為例[J];藝術教育;2011年07期
8 韋貴權;張曉宇;;城市家具對人行為的引導性研究[J];藝術科技;2013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楊韜;室外公共坐具造型設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婉婷;哈爾濱市區(qū)公交候車亭的人性化設計[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3 朱妍林;論環(huán)境藝術系統(tǒng)中的城市家具設計[D];安徽工程大學;2011年
4 孟慶雨;基于城市綠化系統(tǒng)的公共設施設計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5 李康;大學校園戶外家具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3年
6 王水平;東莞松山湖高新區(qū)景觀規(guī)劃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7 王晨虹;城市家具的人性化設計[D];山西大學;2013年
8 朱丹;基于人機工程學的城市公共設施設計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9 袁曉軍;?诔鞘屑揖呷诵曰O計研究[D];海南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林海;文劍鋼;;論城市景觀的公共家具設計原則[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工程技術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明;李秋浩;宋欣;申鵬;;傳承與創(chuàng)新——江蘇城市公共空間水景特征探索[J];美術大觀;2009年03期
2 李騰騰;;中國城市公共空間的科學發(fā)展探討[J];應用科技;2010年08期
3 海穆特·鮑特;王韜;陳芳;;新媒體與城市公共空間[J];住區(qū);2011年04期
4 羅嘉;蔡道馨;;建設高質量的城市公共空間——兼談長沙城市改造[J];南方建筑;2002年01期
5 沈琪;;塑造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間[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6 梁幼僑,巫紀光;傳統(tǒng)歐洲與亞洲城市公共空間布局比較研究[J];華中建筑;1998年03期
7 張志云;城市公共空間的呼聲——創(chuàng)造建筑學、規(guī)劃學、園林學三位一體的城市公共空間[J];四川建筑;2004年06期
8 ;“商業(yè)建筑與城市公共空間活力”高層論壇[J];城市環(huán)境設計;2009年10期
9 何曉川;城市公共空間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J];華中建筑;2000年02期
10 嚴龍華;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間的創(chuàng)造——福州榕城廣場[J];建筑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帆;邱冰;;失落的城市公共空間——常州舊城公共空間現狀調查[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1年
2 董瑋瑋;;基于可意象性的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優(yōu)化研究[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徐寧;徐小東;;香港城市公共空間解讀[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周有軍;黃耀志;劉強;花茜;;論后新自由主義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間的轉向[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李保奇;;建構地區(qū)聯系性的城市公共空間——以三里屯為例[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王娜;白潔;;談城市公共空間中的邊緣效應[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朱小地;;中國特色的城市動態(tài)規(guī)劃理論及實踐[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范風華;;基于心理安全感的城市公共空間景觀研究——以植物景觀為例[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周銳;;論城市公共空間戶外廣告的管理[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10 宋云;汪志雄;;基于發(fā)展轉型視角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間體系[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凱敏;被遺忘的感覺[N];建筑時報;2006年
2 ;文化的廣場之路[N];中國文化報;2008年
3 南洋理工大學大慶市城建規(guī)劃管理培訓班全體學員;學“獅城”打造強勢城市核心競爭力[N];大慶日報;2010年
4 許躍彬;擴大戰(zhàn)果 掀起小街巷居民區(qū)拆違高潮[N];石家莊日報;2008年
5 金雯;6個中國城中島掃描[N];中華建筑報;2011年
6 張小梅;“活”建筑邊上的“死”街區(qū)[N];中國房地產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王福祥;優(yōu)化公共空間 打造宜居靚城[N];唐山勞動日報;2007年
8 吳曉松;河道兩岸要讓出私密空間[N];昆明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徐敏;我們的城市正在失去什么?[N];建筑時報;2006年
10 陳韋;不要讓城市公共空間一再退縮[N];中華建筑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祥;廣州城市公共空間形態(tài)及其演進研究(1759-1949)[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間規(guī)劃設計的適應性理論與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3 李昊;物象與意義—社會轉型期城市公共空間的價值建構(1978-2008)[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4 何崴;照明公共藝術化趨勢影響下的城市公共空間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3年
5 呂小輝;“生活景觀”視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6 趙寧;基于GI理念的非贏利城市公共空間規(guī)劃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張郢嫻;從空間到場所[D];天津大學;2012年
8 湯朝暉;相容建筑[D];華南理工大學;2003年
9 李輝;城市公共空間的綠色建筑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丹丹;北京公共園林的發(fā)展與演變歷程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立新;連接鍵——城市公共空間整合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2 萬鈞;城市公共空間“綠色基因”的解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3 謝宏杰;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4 白晶;城市公共空間的可持續(xù)性設計[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5 余超;城市公共空間人工水體景觀設計與生態(tài)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6 強虹;適宜老年人的城市公共空間環(huán)境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7 陳,
本文編號:22474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224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