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單軸抗壓強度三維細觀數(shù)值仿真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rete is regarded as a four-phase composite composed of coarse aggregate, mortar, interface and initial defect on the meso level. A numerical method for simulating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with three dimensional random defect interface spring element model is presented.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initial defect content and its distribution and the range of calculation parameters at the interface are discuss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decreases grea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defect content, and when the initial defect content of the interface is 30,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水利與環(huán)境學院;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
【基金】:水利部堤防安全與病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放課題基金項目(2012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09203,51209094)
【分類號】:TU528;TU3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吉坤;;混凝土四相復合模型的三維細觀破壞模擬[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09年04期
2 楊木秋,林泓;混凝土單軸受壓受拉應力-應變?nèi)的試驗研究[J];水利學報;1992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鄔昆;非局部多尺度方法及其在混凝土重力壩細觀分析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修力;田瑞俊;彭一江;田予東;;沖擊荷載作用下混凝土抗壓強度的細觀力學數(shù)值模擬[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2 陳士純,王文安;混凝土拉伸應力與應變?nèi)的試驗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1年06期
3 顧曉輝,鄭應民,劉漢忠,王樹有;混凝土結(jié)構動態(tài)響應試驗研究[J];彈道學報;2003年03期
4 楊成球,吳政;全級配混凝土強度尺寸效應及變形特性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S1期
5 嚴少華,錢七虎,孫偉,尹放林;鋼纖維高強混凝土單軸壓縮下應力-應變關系[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6 黃瑞源;王志亮;李永池;章杰;;鋼纖維混凝土力學特性與本構模型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9年08期
7 閆東明;逯靜洲;徐平;;單軸壓荷載下素混凝土動態(tài)特性及本構關系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0年06期
8 韋未;李同春;;一種新的用于各向同性損傷模型的四參數(shù)等效應變[J];工程力學;2005年06期
9 李同春;楊志剛;;混凝土變參數(shù)等效應變損傷模型[J];工程力學;2011年03期
10 田瑞俊;杜修力;彭一江;;混凝土壓縮斷裂過程及尺寸效應的數(shù)值模擬[J];工業(yè)建筑;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彭華;樂運國;曹定勝;王文安;;高性能復合纖維與細灰增強混凝土的受壓應力與應變?nèi)及其數(shù)學模式研究[A];先進纖維混凝土 試驗·理論·實踐——第十屆全國纖維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嚴少華;錢七虎;孫偉;尹放林;;鋼纖維高強混凝土單軸壓縮下應力—應變關系[A];錢七虎院士論文選集[C];2007年
3 丁幸波;章沖;明治清;徐景茂;;低強度模擬錨固材料抗彎荷載-位移全過程曲線試驗研究[A];《巖土力學》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4 陳成;曾祥國;唐光武;陳華燕;;基于細觀結(jié)構塑性鉸區(qū)彎矩曲率和墩頂推力位移關系的數(shù)值模型研究[A];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fā)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鄔昆;非局部多尺度方法及其在混凝土重力壩細觀分析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10年
2 袁群;老化病害混凝土結(jié)構質(zhì)量評估及粘結(jié)加固中的基礎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3 楊健輝;側(cè)壓下混凝土靜態(tài)受拉與受拉疲勞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4 韋未;拱壩開裂分析及拉應力控制方法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5 閆東明;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試驗與理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6 巫緒濤;鋼纖維高強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質(zhì)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7 范書立;混凝土重力壩的動力模型破壞試驗及可靠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8 季斌;鋼纖維三維編織增強混凝土(3D-BSFC)的靜動態(tài)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9 蘇捷;混凝土受壓與受拉性能的尺寸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10 張良奇;混凝土振動攪拌機理和工業(yè)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宇;對三維編織鋼纖維增強混凝土靜力學性能及其沖擊壓縮性能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2 宋海濱;三維編織鋼纖維增強混凝土(3D-BSFC)力學性能和本構方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3 李文斌;橡膠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實驗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4 李瑜;樁與土相互作用體系的有限元研究初探[D];河海大學;2004年
5 周圍;混凝土軸向拉伸應力—變形全曲線試驗裝置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6 羋書貞;大壩混凝土隨機骨料及損傷模型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陳桂斌;輕骨料混凝土力學性能的細觀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8 田瑞俊;基于細觀力學的(全級配)混凝土靜、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鄭偉;自動元胞機理論在混凝土仿真試驗中的應用[D];天津大學;2009年
10 喬建;單軸壓縮下混凝土軟化特征與破壞模式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居易;混凝土的應力應變關系[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1979年01期
2 朱萬成,黃明利,唐春安;混凝土試件裂紋擴展及破壞過程的計算機模擬[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3 王寶庭,宋玉普,張燕坤;基于剛體─彈簧模型的混凝土微裂紋行為模擬[J];工程力學;1999年02期
4 馬懷發(fā);陳厚群;周永發(fā);黎保琨;;大壩混凝土試件三維細觀力學并行計算研究[J];工程力學;2007年10期
5 劉濤;鄧子辰;;材料彈塑性性能數(shù)值模擬的多尺度方法[J];固體力學學報;2007年01期
6 孫立國,杜成斌,戴春霞;大體積混凝土隨機骨料數(shù)值模擬[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7 郝書亮;黨發(fā)寧;陳厚群;梁昕宇;;基于CT圖像的混凝土三維微觀結(jié)構在ANSYS中的實現(xiàn)[J];混凝土;2009年03期
8 馬懷發(fā);陳厚群;吳建平;黎保琨;;大壩混凝土三維細觀力學數(shù)值模型研究[J];計算力學學報;2008年02期
9 ;MULTISCA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UBDIVIDED PERIODIC ELASTIC STRUCTUR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2001年02期
10 過鎮(zhèn)海,張秀琴,張達成,王如琦;混凝土應力-應變?nèi)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jié)構學報;198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升吉;寧翠萍;;論高強混凝土與普通強度混凝土單軸抗壓性能的差異[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20期
2 胡術剛;牛海麗;呂憲俊;賀龍;;脫硫石膏膠凝性能試驗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9年02期
3 劉鋒;黃海濱;夏曉舟;李麗娟;鐘根全;郭永昌;;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及數(shù)值模擬[J];建筑材料學報;2011年02期
4 謝軍;;早齡期混凝土強度和變形特性的試驗分析[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6期
5 吳建營;李杰;;考慮應變率效應的混凝土動力彈塑性損傷本構模型[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11期
6 張若棋;丁育青;湯文輝;冉憲文;;混凝土HJC、RHT本構模型的失效強度參數(shù)[J];高壓物理學報;2011年01期
7 王立成;劉漢勇;;海水凍融后輕骨料混凝土的雙軸壓壓強度和變形性能[J];水利學報;2006年02期
8 李志康;黃風雷;;考慮混凝土孔隙壓實效應的球形空腔膨脹理論[J];巖土力學;2010年05期
9 魏強;蔣建偉;黃西成;門建兵;;混凝土損傷組合模型[J];固體力學學報;2011年S1期
10 張德海;朱浮聲;邢紀波;;混凝土拉伸斷裂的細觀數(shù)值分析[J];計算力學學報;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賈彬;王汝恒;陶俊林;姚華川;范超;;混凝土SHPB試驗數(shù)值模擬研究[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淵;大骨料混凝土三軸受壓動態(tài)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1973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219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