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錘沖擊加載下砂巖中應變率動力特性的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巖石力學 + 中應變率; 參考:《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12期
【摘要】:利用擺錘沖擊加載SHPB試驗裝置,通過改變擺錘錘頭的形狀和控制錘頭的沖擊速度,以獲得較為理想的加載波形,進行巖石動態(tài)壓縮試驗和動態(tài)巴西盤試驗,測試砂巖試樣的動態(tài)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并分析砂巖試樣的抗壓和抗拉強度隨擺錘錘頭沖擊速度的變化規(guī)律。動態(tài)抗壓強度試驗過程中巖樣破裂時的應變率為100~102/s,這是人們通常認為的中應變率范圍,動態(tài)巴西盤試驗時試樣中心拉應力所對應的加載速率為100~400GPa/s。測得砂巖試樣的動態(tài)抗壓和抗拉強度都隨著擺錘沖擊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現出一定的應變率相關性。巴西盤試樣最終沿著加載直徑方向破壞成兩半,但是試樣和入射桿、透射桿接觸面處的"V"字型破壞區(qū)隨著沖擊速度的增大而趨于明顯。擺錘沖擊加載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直接獲得巖石分離式霍普金森壓桿(SHPB)試驗所需的理想的入射波形,該裝置為測試中應變率條件下巖石的強度和破裂過程提供了一種試驗手段。
[Abstract]:By 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pendulum hammer and controlling the impact velocity of the pendulum hammer, an ideal loading waveform is obtained, and the rock dynamic compression test and dynamic Brazilian disk test are carried out. The dynamic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sandstone samples were tested, and the variation of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ngth with the impact velocity of pendulum hammer head was analyzed. During the dynamic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 the strain rate of rock specimen rupture is 100 ~ 102 / s, which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medium strain rate range. The loading r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tensile stress at the center of the specimen in dynamic Brazilian disk test is 100 ~ 400 GPA / s. It is found that the dynamic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sandstone specimen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mpact velocity of the pendulum, showing a certain strain rate correlation. The Brazilian disk specimen finally breaks in half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loading diameter, but the "V" shape failure zone at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transmission rod tends to be obviou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mpact velocity between the specimen and the incident rod. The advantage of pendulum impact loading is that the ideal incident wave can be obtained directly for the rock split Hopkinson compression bar (SHPB) test. The device provides a test method for the strength and fracture process of rock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rain rate.
【作者單位】: 東北大學深部金屬礦山安全開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東北大學巖石破裂與失穩(wěn)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22401,51374049) 中國 南非聯合研究計劃項目(2012DFG71060)
【分類號】:TU4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孝敏,胡時勝;應力脈沖在變截面SHPB錐桿中的傳播特性[J];爆炸與沖擊;2000年02期
2 鄒定祥;桿件縱向撞擊面局部變形的非線性模型[J];東北工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3 趙習金,盧芳云,王悟,李英華,林玉亮;入射波整形技術的實驗和理論研究[J];高壓物理學報;2004年03期
4 劉瑞堂;周志方;張智峰;宋艷美;王玉珍;;擺錘沖擊試驗結果的統計分析[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06年07期
5 張學峰,夏源明;中應變率材料試驗機的研制[J];實驗力學;2001年01期
6 李夕兵,羅章,趙伏軍;中應變率下鋼纖維混凝土受拉全過程實驗研究[J];實驗力學;2004年03期
7 吳衡毅,馬鋼,夏源明;PMMA低、中應變率單向拉伸力學性能的實驗研究[J];實驗力學;2005年02期
8 徐小荷;;撞擊鑿入系統的數值計算方法[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1984年01期
9 李夕兵;周子龍;王衛(wèi)華;;運用有限元和神經網絡為SHPB裝置構造理想沖頭[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年23期
10 李夕兵;左宇軍;馬春德;;中應變率下動靜組合加載巖石的本構模型[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為民;許金余;;大直徑分離式霍普金森壓桿試驗中的波形整形技術研究[J];兵工學報;2009年03期
2 孟慶華;趙文禮;樊志華;曾復;;基于改進型陰性選擇算法的車輛故障檢測方法研究[J];兵工學報;2009年12期
3 吳平安;劉宜平;高明亮;楊潔;劉首;;混雜纖維輕骨料混凝土沖擊性能試驗研究[J];兵工學報;2010年06期
4 王庭輝;宋順成;周蒙蛟;陳小安;;數值模擬錐形桿對反射應力波的影響[J];兵工學報;2010年S1期
5 王揚衛(wèi);于曉東;王璀軼;高舉斌;王富恥;;準脆性SiC_p/Al復合材料SHPB實驗中入射波整形技術[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6 唐春安 ,徐小荷;擺錘沖擊荷載下巖石動態(tài)荷載位移全過程曲線的實驗技術[J];爆炸與沖擊;1987年02期
7 嚴少華,李志成,王明洋,尹放林;高強鋼纖維混凝土沖擊壓縮特性試驗研究[J];爆炸與沖擊;2002年03期
8 胡時勝,王道榮;沖擊載荷下混凝土材料的動態(tài)本構關系[J];爆炸與沖擊;2002年03期
9 李玉龍;郭偉國;徐緋;索濤;;Hopkinson壓桿技術的推廣應用[J];爆炸與沖擊;2006年05期
10 姚磊;李永池;;應力波在變截面體中的傳播特性[J];爆炸與沖擊;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俊玲;傅華;譚多望;盧芳云;;PBX炸藥的動態(tài)損傷演化發(fā)展研究[A];全國危險物質與安全應急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1年
2 張守保;張磊;;Φ100SHPB應用現狀和前景[A];Hopkinson桿實驗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胡時勝;;研究混凝土材料動態(tài)力學性能的實驗技術[A];Hopkinson桿實驗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The Kolsky-bar Techniques for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at High Rates[A];Hopkinson桿實驗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嚴少華;李志成;王明洋;尹放林;;高強鋼纖維混凝土沖擊壓縮特性試驗研究[A];Hopkinson桿實驗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高富強;楊軍;;圍壓巖石動載特性試驗研究的新方法[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7 覃金貴;盧芳云;林玉亮;陳榮;;夾心彈在Hopkinson壓桿雙脈沖加載實驗技術中的應用[A];第七屆全國工程結構安全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王庭輝;宋順成;周蒙蛟;陳小安;;數值模擬錐形桿對反射應力波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9 吳平安;高明亮;楊潔;劉首;;混雜纖維輕骨料混凝土沖擊動力性能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10 孟益平;胡時勝;;混凝土材料沖擊壓縮試驗中的一些問題[A];第二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鄂玉萍;濕度和應變率對紙質緩沖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影響[D];江南大學;2010年
2 陳榮;一種PBX炸藥試樣在復雜應力動態(tài)加載下的力學性能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王長義;高應變速率下鎂合金的動態(tài)力學行為及變形機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李志國;深井采掘水力鑿巖機沖擊鑿巖效率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宮鳳強;動靜組合加載下巖石力學特性和動態(tài)強度準則的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楊震琦;層狀復合結構動態(tài)力學行為及應力波傳播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王立聞;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溫后動力學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趙鵬鐸;分離式霍普金森壓剪桿實驗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9 朱萍玉;沖擊機械動態(tài)反演設計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10 羅章;中應變率下鋼纖維混凝土的本構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二鵬;電磁沖擊器閥芯動力學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2 臧小為;霍普金森壓桿過載波形整形及系統分析軟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3 鄧環(huán)宇;懸空采場底板結構動力響應特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鄒洋;巖石動靜組合加載巴西盤劈裂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5 魏志強;沖擊條件下泡沫鋁的細觀變形測量與變形特征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劉文震;煤在沖擊載荷下的動態(tài)力學特性試驗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1年
7 郭弦;沖擊作用下混凝土中應力波傳播規(guī)律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8 苑紅蓮;大尺寸混凝土試樣動態(tài)力學性能的實驗研究[D];寧波大學;2011年
9 孫濤;低屈服點鋼的動態(tài)本構關系及其抗爆吸能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王小雨;機械振打器活塞桿的沖擊應力分析及動態(tài)應變測量[D];武漢工程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時勝;霍普金森壓桿技術[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91年11期
2 章根德;巖石對沖擊載荷的動態(tài)響應[J];爆炸與沖擊;1982年02期
3 樓溈濤;花崗巖體中應力波傳播計算的動態(tài)本構關系[J];爆炸與沖擊;1989年03期
4 周風華,王札立,胡時勝;有機玻璃在高應變率下的損傷型非線性粘彈性本構關系及破壞準則[J];爆炸與沖擊;1992年04期
5 李夕兵,古德生,賴海輝;沖擊載荷下巖石動態(tài)應力-應變全圖測試中的合理加載波形[J];爆炸與沖擊;1993年02期
6 劉孝敏,胡時勝;應力脈沖在變截面SHPB錐桿中的傳播特性[J];爆炸與沖擊;2000年02期
7 盧芳云,W.Chen,D.J.Frew;軟材料的SHPB實驗設計[J];爆炸與沖擊;2002年01期
8 陶俊林,田常津,陳裕澤,陳剛,張方舉,李思忠,黃西成;SHPB系統試件恒應變率加載實驗方法研究[J];爆炸與沖擊;2004年05期
9 林英松;王莉;丁雁生;蔣金寶;孫豐成;張寶康;劉兆年;;飽和水泥試樣被爆炸激波損傷破碎的尺度研究[J];爆炸與沖擊;2008年02期
10 李夕兵,,古德生;巖石在不同加載波條件下能量耗散的理論探討[J];爆炸與沖擊;1994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習金;分離式霍普金森壓桿實驗技術的改進和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古和今;瞬態(tài)沖擊加載金屬板的變形過程[J];江西科學;1990年01期
2 鄧小良;祝文軍;宋振飛;賀紅亮;經福謙;;沖擊加載下孔洞貫通的微觀機理研究[J];物理學報;2009年07期
3 雷建平,張善元;落錘沖擊加載實驗裝置及結構耐撞性實驗研究[J];力學與實踐;1996年05期
4 崔新林;李英駿;祝文軍;祁美蘭;王海燕;賀紅亮;劉建軍;;沖擊加載下鋁中孔洞長大的微觀機理分析[J];高壓物理學報;2009年01期
5 李志武;許金余;戴雙田;白二雷;高志剛;;高溫下混凝土沖擊加載試驗研究[J];高壓物理學報;2013年03期
6 王永剛;賀紅亮;;沖擊加載下20鋼中彈性前驅波衰減與應力松弛行為實驗研究[J];高壓物理學報;2007年01期
7 鄧小良;祝文軍;賀紅亮;伍登學;經福謙;;〈111〉晶向沖擊加載下單晶銅中納米孔洞增長的早期動力學行為[J];物理學報;2006年09期
8 張善元;沖擊加載結構中的力學問題[J];太原工業(yè)大學學報;1993年S1期
9 唐志平;;壓剪復合平板沖擊加載技術進展及其應用[J];力學進展;2007年03期
10 王金貴;氣體炮技術[J];物理;1996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代朋;譚多望;張遠平;龔晏青;;低沖擊加載下炸藥反應特性的探索研究[A];第六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劉戰(zhàn)偉;呂新濤;陳喜民;何光;;微型沖擊加載測試系統研制與應用[A];第十三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3 朱志武;寧建國;;沖擊加載下凍土的動態(tài)數值分析[A];第五屆全國計算爆炸力學會議論文摘要[C];2012年
4 蔡建;胡曉軍;唐志平;廖香麗;;尼龍材料在壓剪聯合沖擊加載下的實驗研究[A];第二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5 唐志平;李婷;;壓剪復合沖擊加載下聚合物的剪切失效行為和機理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上)[C];2005年
6 段卓平;郁銳;張連生;;陶瓷材料在壓剪聯合沖擊加載下動態(tài)響應的實驗研究[A];第四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童慧峰;李慶忠;張振濤;溫上捷;孫學林;;低強度低熔點金屬材料表面噴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張磊;高偉亮;郝龍;項笑炎;;重復沖擊加載對混凝土層裂強度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學會會議論文集[C];2012年
9 譚華;俞宇穎;;LY12鋁在一維應變加載和卸載下的本構關系[A];第八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王鵬來;李慶忠;邵乃林;管永紅;;平面沖擊加載下金屬間縫隙射流測量[A];第三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永宏;沖擊加載過程中石英誘導水的晶化效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2 馮曉偉;平板沖擊加載下陶瓷材料的破壞力學行為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鄧小良;〈111〉晶向沖擊加載下銅中空洞演化的微觀機制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2 常敬臻;沖擊加載下氧化鋁陶瓷動態(tài)力學響應分析[D];重慶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078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2107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