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施工技術論文 >

框支密肋復合板低周反復加載試驗

發(fā)布時間:2018-06-18 21:04

  本文選題:底部框架結構 + 密肋復合板。 參考:《土木工程學報》2014年08期


【摘要】:為了研究底部大空間框支密肋復合板結構的抗震性能,進行2榀底部框架、上部密肋復合墻板結構1/2比例模型低周反復加載試驗。對比分析了開洞與未開洞的框支密肋復合板結構在低周往復荷載作用下的破壞過程、墻體頂點側移和層間位移滯回特性,骨架曲線及各構件鋼筋的荷載-應變曲線,探討了墻體的剛度退化和殘余變形率。試驗結果表明:上層密肋復合墻板結構層層嵌套的獨特構造形式使整體結構抗震性能優(yōu)越,帶洞口的框支密肋復合墻板結構破壞模式和剛度退化趨勢與未開洞試件基本一致,且兩者具有良好位移延性,抗倒塌能力和可修復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multi-ribbed composite slab structure supported by large space frame at the bottom, two low-cycle repeated loa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wo bottom frame and upper multi-ribbed composite wall slab structures with 1 / 2 scale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failure process,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wall vertex and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the skeleton curve and the load-strain curve of each member steel bar under low cycle reciprocating load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stiffness degradation and residual deformation rate of the wall are discuss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que structural form of the upper layer multi-ribbed composite wall slab structure makes the whole structure have superior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the failure mode and stiffness degradation trend of the frame-supported multi-ribbed composite wall slab structure with opening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unperforated specimen. And both have good displacement ductility, collapse resistance and repairable ability.
【作者單位】: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yè)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078028)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基金(2011BAJ08B02)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100009110015)
【分類號】:TU352.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友香,王非平;鋼筋混凝土雙向密肋夾心(空心)疊合板樓蓋的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2 何平衛(wèi),梁建國,鄧鐵軍;輕質鋼筋砼密肋夾芯板建筑結構體系[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3 黃煒,姚謙峰,章宇明,周鐵鋼,田英俠;密肋復合墻體抗震性能及設計理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4 彭利英,朱建華,劉哲鋒;冷軋帶肋鋼筋混凝土雙向密肋夾心樓蓋與雙向平板的對比性試驗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Z1期

5 田英俠,姚謙峰,陳平,趙冬,黃煒;密肋復合墻板的剛度計算[J];西安工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袁泉,姚謙峰,賈英杰;密肋復合墻板的恢復力模型與損傷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年04期

7 呂榕榕;分析高層建筑密肋片筏基礎的等代有限元方法[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8 張學斌;密肋復合墻板抗剪性能和承載力分析[J];山西建筑;2005年01期

9 姚謙峰,黃煒,田潔,丁永剛;密肋復合墻體受力機理及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04年06期

10 姚謙峰,周鐵鋼,陳平,趙冬;密肋輕型節(jié)能結構體系[J];施工技術;199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朱建華;劉哲鋒;彭利英;;鋼筋混凝土雙向密肋夾心樓蓋的試驗研究[A];第十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2001年

2 彭利英;朱建華;劉哲鋒;;冷軋帶肋鋼筋混凝土雙向密肋夾心樓蓋與雙向平板的對比性試驗研究[A];第十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2001年

3 程遠兵;吳德義;;大跨度部分無粘結預應力密肋樓蓋結構的應用[A];第八屆后張預應力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麗娜;田國平;;冷彎薄壁型鋼活動房屋中的底盤的設計[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周衛(wèi)國 河北省墻改節(jié)能辦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周伊琳 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yè)大學研究生;建筑承重墻板的應用與探索[N];中國建設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蔡義鴻;住宅產業(yè)化備受矚目 新型建筑結構潛力無限[N];華夏時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黃煒;密肋復合墻體抗震性能及設計理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2 李云璋;黃土地區(qū)密肋復合墻結構地基基礎靜動力共同作用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3 袁泉;密肋璧板輕框結構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4 賈英杰;中高層密肋壁板結構計算理論及設計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5 趙冬;密肋壁板輕框結構受力性能分析及計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岳亞鋒;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密肋復合墻板受力性能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2 孟海;密肋復合墻板試驗研究及剛度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3 何平衛(wèi);輕質密肋鋼筋混凝土夾芯板結構體系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4 張杰;密肋復合墻板受力性能及斜截面承載力實用設計計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5 趙廷偉;底部大空間框支密肋復合墻結構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6 陳欣;基于IDA方法的密肋復合墻結構抗震性能評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7 程湘琳;框支密肋復合墻梁試驗研究及受力機理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8 周鐵鋼;多層密肋壁板結構受力性能分析及實用設計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9 朱建華;鋼筋混凝土雙向密肋夾心樓蓋的試驗與理論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10 劉哲鋒;角點支承鋼筋混凝土雙向密肋夾心樓蓋的試驗及理論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03686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203686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1eb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