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體”在中國新詩中的獨特性
發(fā)布時間:2023-11-11 18:29
艾青研究在今天的新詩批評界早已成為一個熱點,無論專著或是單篇論文,都有對其不同方向的個體研究,但尚未有人將艾青的詩歌創(chuàng)作綜合作為“體”來進行一種整體意義上的研究。 所謂“體”,是一種風格,即人生與創(chuàng)造的獨特風格。具體指的是詩人在認識、把握與表現(xiàn)詩歌真實世界上為個人所特有的、且因具有相當多的詩美創(chuàng)造水準而在新詩史上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風格。這種風格常以擁有他的人命名,艾青無疑是這種風格的擁有者!鞍囿w”概念由此提出。 在明確“艾青體”基本特征及形成根源的基礎上,本文擬從三個方向?qū)Π囿w進行歷時性考察:一、艾青體的詩歌世界。艾青是一個民主主義追求者,對平等、自由、光明的追求貫穿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始終。艾青體詩歌世界的總體格局因此顯示為主題面向全人類,追蹤時代中直面人生苦難、奮起抗爭、堅信光明這三者錯綜復雜的辯證性組合,從中徹悟到世界與中國都處在光明與黑暗的對立統(tǒng)一邏輯結(jié)構(gòu)中。二、艾青體的情緒表達。在堅持意象抒情的基礎上,艾青常借不同的情緒變化來抒發(fā)自己的心靈感受,如憂郁掙扎中激起斗爭,贊頌蔑視中透出反抗,沉痛與冷靜的思索后在“向上”的情緒引領下達到一種開闊的情感狀態(tài)。三、艾青體的語言與體式。在表現(xiàn)詩...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一、緒論
二、艾青體的詩歌世界
(一) 抗爭與希望:1932年——1945年
(二) 毀滅與新生:1948年——1958年
(三) 黑暗與光明:1977年——1984年
三、艾青體的情緒表達
(一) 時代的抒寫者
(二) 光明與自由的追求者
(三) 情感開闊的思想者
四、艾青體的語言與體式
(一) 艾青體的詩歌語言
1.散文化口語的運用
2.力求率真自然不刻意押韻
3.隱喻與邏輯的雙重建構(gòu)
(二) 艾青體的詩歌體式
1.自由體——格律體——自由格律體的創(chuàng)新
2.排句與斷句分行的應用
五、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63090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一、緒論
二、艾青體的詩歌世界
(一) 抗爭與希望:1932年——1945年
(二) 毀滅與新生:1948年——1958年
(三) 黑暗與光明:1977年——1984年
三、艾青體的情緒表達
(一) 時代的抒寫者
(二) 光明與自由的追求者
(三) 情感開闊的思想者
四、艾青體的語言與體式
(一) 艾青體的詩歌語言
1.散文化口語的運用
2.力求率真自然不刻意押韻
3.隱喻與邏輯的雙重建構(gòu)
(二) 艾青體的詩歌體式
1.自由體——格律體——自由格律體的創(chuàng)新
2.排句與斷句分行的應用
五、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630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engongzhinen/386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