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輪轂軸承旋轉彎曲疲勞仿真及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8 21:24
隨著汽車制造業(yè)的換代升級,對輪轂軸承單元提出了長壽命、輕量化、高集成度等更高要求。這些都是對輪轂軸承性能,尤其是壽命的高要求,以期改善汽車行駛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本文的研究對象是三代輪轂軸承,主要研究內容如下:對汽車輪胎進行受力分析,合理制定出兩種狀態(tài)下的載荷譜。對軸承軸向載荷和徑向載荷進行分析,依據(jù)ISO16281修正Lundberg-Palmgren公式,求得額定動載荷,計算出兩種狀態(tài)下的輪轂軸承的理論壽命。建立三維模型,并適當簡化。用無網(wǎng)格劃分軟件Mesh Free,進行靜力學分析,初步得到形變量和應變位置。在ABAQUS的動力學模塊中對有限元模型進行了材料參數(shù)、邊界條件、網(wǎng)格劃分等設置,得到了不同狀態(tài)下輪轂軸承的應力應變云圖。結果表明,最大接觸應力位于滾動體與內外圈接觸處。用n Code模擬出材料的S-N曲線,同時將載荷譜和有限元結果輸入n Code。對軸承進行疲勞壽命預測,得到不同狀態(tài)下輪轂軸承壽命和損傷云圖,即數(shù)值仿真的輪轂軸承疲勞壽命。使用旋轉彎曲疲勞試驗機,按照所設計的試驗方法,設置參數(shù),進行實驗,得到試驗結果,與輪轂軸承數(shù)值仿真的壽命進行對比分析,試驗結果與仿真結果誤差...
【文章來源】: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第一代輪轂軸承Fig1.1Firstgenerationwheelbearings
第2頁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3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3.1輪轂軸承發(fā)展現(xiàn)狀這對于汽車的整車行駛和安全至關重要[5],汽車行駛過程中,一點小問題都有可能引發(fā)事故。輪轂軸承的良好性能表現(xiàn)也是評價汽車性能的重要指標[6]。汽車輪轂軸承和常用軸承一樣,也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構成。初代輪轂軸承如圖1.1所示。特點是小巧,易生產(chǎn),易安裝[7]。圖1.1第一代輪轂軸承Fig1.1Firstgenerationwheelbearings第二代輪轂軸承加了法蘭盤,將套圈與懸架連接。不僅節(jié)省空間,更是便于安裝[7]。如圖1.2所示。圖1.2第二代輪轂軸承Fig1.2Secondgenerationwheelbearings第三代輪轂軸憑借一體化結構,能夠與制動盤、輪輞接合[7],促進了密封技術和ABS的發(fā)展,如圖1.3所示。
第4頁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圖1.4解決疲勞問題的策略Fig1.4Strategiesforsolvingfatigueproblems為了實現(xiàn)軸承的壽命預測和可靠性分析,國內外的相關學者進行了大量方法研究。鄧士娟和謝磊等人使用支持向量機進行軸承壽命預測[18],符賽等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機的電磁繼電器儲存壽命預測方法[19],黃海選擇支持向量機對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預測壽命[20],者娜等用KPCA和SVM理論對軸承剩余壽命進行預測[21]。崔建國對飛機尾翼運用灰色理論和試驗預測壽命[22]。W.Ahmady提出利用回歸模型來進行壽命預測[23]。N.Gebraeel等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對軸承的振動進行預測,KashyzadehKazemReza等提出用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對AISI1045鋼材的壽命[24],L.Ren等使用神經(jīng)網(wǎng)絡對軸承剩余使用壽命進行預測[25]。早在1995年徐人平等[26],就對滾動軸承壽命的離散性和可靠性進行了研究,2017年北京交通大學的劉德昆[27]做了大量工作,就高速列車所使用的軸箱軸承進行進一步研究,尤其是就疲勞問題開展了相關測試,探究零件在使用中的可靠程度。近幾年,對于軸承以外其他機械的壽命也進行了不少研究分析。如陳立春對顎式破碎機偏心軸壽命[28],茹常樂等對地鐵車輛轉向架構架壽命[29],李偉峰等對船舶柴油機活塞環(huán)[30],陳昌對鐵路信號設備都進行了可靠性分析和研究[31]。1.4輪轂軸承的失效研究1.4.1輪轂軸承失效原因潤滑不良是軸承初期失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具體來說包括:潤滑油脂選擇不正確,潤滑產(chǎn)品沒有及時補充和加注,以及潤滑方式不正確等。其次是疲勞破壞,過早損壞的情況中34%都是由此引發(fā)。軸承疲勞的主要原因有:運行時間較長,發(fā)生剝落、磨損等現(xiàn)象,軸承故障初期未進行查看和維修,或者維修不當?shù)取5谌前惭b不當,大約占失效數(shù)量的16%。其有兩種原因:首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雙應力加速壽命試驗的關節(jié)軸承壽命預測與可靠性分析[J]. 張亞濤,邱明,周大威,盧團良,龐曉旭. 潤滑與密封. 2020(03)
[2]KPCA和改進SVM在滾動軸承剩余壽命預測中的應用研究[J]. 者娜,楊劍鋒,劉文彬,陳良超.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19(11)
[3]鐵路信號設備的可靠性分析[J]. 陳昌. 中國新通信. 2019(21)
[4]基于灰色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船舶柴油機活塞環(huán)退化可靠性研究[J]. 李偉峰,王磊.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2019(10)
[5]地鐵車輛轉向架構架的疲勞壽命及可靠性研究[J]. 茹常樂,王斌杰,孫守光,劉志明,李秋澤. 鐵道車輛. 2019(07)
[6]滾動軸承接觸疲勞失效的影響因素及其研究現(xiàn)狀[J]. 郭浩,雷建中,扈林莊. 失效分析與預防. 2019(03)
[7]基于Weibull分布的恒加載試驗置信樣本量的可靠性優(yōu)化設計[J]. 馮雪峰,唐家銀,譚啟濤. 機械強度. 2019(03)
[8]基于ABAQUS的局部缺陷滾子軸承動力學研究[J]. 馮樂,張婧,沈光飛,彭敬,費非. 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 2018(10)
[9]基于NcodeDesignlife的高鐵牽引電機軸承疲勞壽命預測[J]. 張珂,曹國晉,張長友,閻衛(wèi)增. 熱加工工藝. 2018(12)
[10]我國滾動軸承磨損失效分析現(xiàn)狀及展望[J]. 王姍姍,郭浩,雷建中,張永振. 軸承. 2017(10)
博士論文
[1]高速列車軸箱軸承疲勞壽命及可靠性研究[D]. 劉德昆.北京交通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顎式破碎機偏心軸剩余壽命預測及其再役可靠性研究[D]. 陳立春.內蒙古工業(yè)大學 2019
[2]高鐵軸承疲勞特性分析及可靠性壽命預測[D]. 曹國晉.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2018
[3]裂紋對汽車輪轂軸承影響的仿真及試驗研究[D]. 馬君達.河南科技大學 2017
[4]基于ABAQUS的圓柱滾子軸承動力學研究[D]. 馮樂.蘭州理工大學 2017
[5]鋰離子動力電池老化特性研究與循環(huán)壽命預測[D]. 黃海.山東大學 2016
[6]輪轂軸承結構改進設計與疲勞壽命分析[D]. 袁騰飛.重慶理工大學 2016
[7]汽車輪轂軸承疲勞壽命分析及結構優(yōu)化設計[D]. 沈元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6
[8]鐵道車輛車鉤疲勞強度分析及試驗臺設計[D]. 方凱.西南交通大學 2015
[9]基于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和SVM的信號分類方法的研究[D]. 李文婷.南京師范大學 2015
[10]車用輪轂軸承疲勞壽命分析[D]. 徐興振.蘇州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24986
【文章來源】: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第一代輪轂軸承Fig1.1Firstgenerationwheelbearings
第2頁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3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3.1輪轂軸承發(fā)展現(xiàn)狀這對于汽車的整車行駛和安全至關重要[5],汽車行駛過程中,一點小問題都有可能引發(fā)事故。輪轂軸承的良好性能表現(xiàn)也是評價汽車性能的重要指標[6]。汽車輪轂軸承和常用軸承一樣,也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構成。初代輪轂軸承如圖1.1所示。特點是小巧,易生產(chǎn),易安裝[7]。圖1.1第一代輪轂軸承Fig1.1Firstgenerationwheelbearings第二代輪轂軸承加了法蘭盤,將套圈與懸架連接。不僅節(jié)省空間,更是便于安裝[7]。如圖1.2所示。圖1.2第二代輪轂軸承Fig1.2Secondgenerationwheelbearings第三代輪轂軸憑借一體化結構,能夠與制動盤、輪輞接合[7],促進了密封技術和ABS的發(fā)展,如圖1.3所示。
第4頁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圖1.4解決疲勞問題的策略Fig1.4Strategiesforsolvingfatigueproblems為了實現(xiàn)軸承的壽命預測和可靠性分析,國內外的相關學者進行了大量方法研究。鄧士娟和謝磊等人使用支持向量機進行軸承壽命預測[18],符賽等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機的電磁繼電器儲存壽命預測方法[19],黃海選擇支持向量機對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預測壽命[20],者娜等用KPCA和SVM理論對軸承剩余壽命進行預測[21]。崔建國對飛機尾翼運用灰色理論和試驗預測壽命[22]。W.Ahmady提出利用回歸模型來進行壽命預測[23]。N.Gebraeel等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對軸承的振動進行預測,KashyzadehKazemReza等提出用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對AISI1045鋼材的壽命[24],L.Ren等使用神經(jīng)網(wǎng)絡對軸承剩余使用壽命進行預測[25]。早在1995年徐人平等[26],就對滾動軸承壽命的離散性和可靠性進行了研究,2017年北京交通大學的劉德昆[27]做了大量工作,就高速列車所使用的軸箱軸承進行進一步研究,尤其是就疲勞問題開展了相關測試,探究零件在使用中的可靠程度。近幾年,對于軸承以外其他機械的壽命也進行了不少研究分析。如陳立春對顎式破碎機偏心軸壽命[28],茹常樂等對地鐵車輛轉向架構架壽命[29],李偉峰等對船舶柴油機活塞環(huán)[30],陳昌對鐵路信號設備都進行了可靠性分析和研究[31]。1.4輪轂軸承的失效研究1.4.1輪轂軸承失效原因潤滑不良是軸承初期失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具體來說包括:潤滑油脂選擇不正確,潤滑產(chǎn)品沒有及時補充和加注,以及潤滑方式不正確等。其次是疲勞破壞,過早損壞的情況中34%都是由此引發(fā)。軸承疲勞的主要原因有:運行時間較長,發(fā)生剝落、磨損等現(xiàn)象,軸承故障初期未進行查看和維修,或者維修不當?shù)取5谌前惭b不當,大約占失效數(shù)量的16%。其有兩種原因:首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雙應力加速壽命試驗的關節(jié)軸承壽命預測與可靠性分析[J]. 張亞濤,邱明,周大威,盧團良,龐曉旭. 潤滑與密封. 2020(03)
[2]KPCA和改進SVM在滾動軸承剩余壽命預測中的應用研究[J]. 者娜,楊劍鋒,劉文彬,陳良超.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19(11)
[3]鐵路信號設備的可靠性分析[J]. 陳昌. 中國新通信. 2019(21)
[4]基于灰色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船舶柴油機活塞環(huán)退化可靠性研究[J]. 李偉峰,王磊.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2019(10)
[5]地鐵車輛轉向架構架的疲勞壽命及可靠性研究[J]. 茹常樂,王斌杰,孫守光,劉志明,李秋澤. 鐵道車輛. 2019(07)
[6]滾動軸承接觸疲勞失效的影響因素及其研究現(xiàn)狀[J]. 郭浩,雷建中,扈林莊. 失效分析與預防. 2019(03)
[7]基于Weibull分布的恒加載試驗置信樣本量的可靠性優(yōu)化設計[J]. 馮雪峰,唐家銀,譚啟濤. 機械強度. 2019(03)
[8]基于ABAQUS的局部缺陷滾子軸承動力學研究[J]. 馮樂,張婧,沈光飛,彭敬,費非. 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 2018(10)
[9]基于NcodeDesignlife的高鐵牽引電機軸承疲勞壽命預測[J]. 張珂,曹國晉,張長友,閻衛(wèi)增. 熱加工工藝. 2018(12)
[10]我國滾動軸承磨損失效分析現(xiàn)狀及展望[J]. 王姍姍,郭浩,雷建中,張永振. 軸承. 2017(10)
博士論文
[1]高速列車軸箱軸承疲勞壽命及可靠性研究[D]. 劉德昆.北京交通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顎式破碎機偏心軸剩余壽命預測及其再役可靠性研究[D]. 陳立春.內蒙古工業(yè)大學 2019
[2]高鐵軸承疲勞特性分析及可靠性壽命預測[D]. 曹國晉.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2018
[3]裂紋對汽車輪轂軸承影響的仿真及試驗研究[D]. 馬君達.河南科技大學 2017
[4]基于ABAQUS的圓柱滾子軸承動力學研究[D]. 馮樂.蘭州理工大學 2017
[5]鋰離子動力電池老化特性研究與循環(huán)壽命預測[D]. 黃海.山東大學 2016
[6]輪轂軸承結構改進設計與疲勞壽命分析[D]. 袁騰飛.重慶理工大學 2016
[7]汽車輪轂軸承疲勞壽命分析及結構優(yōu)化設計[D]. 沈元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6
[8]鐵道車輛車鉤疲勞強度分析及試驗臺設計[D]. 方凱.西南交通大學 2015
[9]基于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和SVM的信號分類方法的研究[D]. 李文婷.南京師范大學 2015
[10]車用輪轂軸承疲勞壽命分析[D]. 徐興振.蘇州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249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34249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