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半主動懸架智能控制算法研究
【學位單位】:西安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U463.33;TP273.5
【部分圖文】:
西安工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三大類,在本課題中采用的是磁流變阻尼器。具體到汽車懸架輪受到路面激勵的作用,或者是車輛行駛在一整段連續(xù)凸凹不接車身和車輪之間的支柱,將力矩傳遞到阻尼器上,帶動腔內活動會使得磁流變液從腔內節(jié)流孔流出,粘性磁流變液與節(jié)流孔了動能和熱能的相互轉化,以能量消耗的形式完成阻尼抗振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而阻尼器并不能客觀地主動產生力來進行能量消耗。在懸架系統(tǒng)中,阻尼器提高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響并延長了汽車使用壽命。是連接車身和車輪的運動控制部件。不平路面下車輪會出現(xiàn)側不穩(wěn)定和行駛方向偏離,此時引導機構就會按一定規(guī)律對振動側偏,促使整車穩(wěn)定行駛。
1 緒 論實際情況下,對整車進行控制時往往顧此失彼,操縱穩(wěn)定性和平順性不能得到兼顧,這和車輛懸架本身結構有關,但與懸架系統(tǒng)的控制方法的關系更加密切,鑒于研究的側重點問題,需要對汽車懸架系統(tǒng)的控制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兼顧汽車的操縱穩(wěn)定性和平順性,這將有助于提升國家制造品質,促進汽車用戶的乘坐及駕駛體驗,不管從對國家戰(zhàn)略來考慮,還是從社會個人方面思考都是有益的。1.2.1 懸架的分類標準懸架的主流分類標準有兩個,按照導向機構的類型來分為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非獨立懸架和獨立懸架分別如圖 1.2(a)和 1.2(b)所示。按照懸架的控制方式來分為被動懸架和主動懸架,其中又將主動懸架分為半主動懸架和全主動懸架[5]。
橫向剛度大、抗側傾性能優(yōu)、路面自適應強、抓地性能好、韌性大、具備一定的舒適性結構簡單、造價低、懸架占用空間相對較小除具備橫臂式的優(yōu)點外,舒適性、穩(wěn)定性和操控性表現(xiàn)絕佳主銷定位角不會因為懸架形變而發(fā)生變化,有益于汽車的轉向操縱穩(wěn)定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小、造價適度舒適性好制造成本高、定位參數(shù)設定復雜,占用空間大承載性差、抗側傾能力弱、舒適性有限成本高、參數(shù)設定復雜、占用空間大套筒與主銷間的摩擦阻力加大,磨損嚴重橫向穩(wěn)定性差、抗沖擊力差、壽命運動型轎車、超級跑車及高檔SUV 前后懸架A 級以下和低端 SUV車型大型高檔轎車、跑車等燭式懸掛系統(tǒng)現(xiàn)已應用不多幾乎使用所車型的前懸汽車懸架系統(tǒng)的控制方式來分類,可將其分為被動式、半主動式和全主動式三中(a)、(b)和(c)所示。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俊紅;洪劉生;楊文釗;郭鵬;He Zhenpeng;;車輛懸架系統(tǒng)及其性能評價綜述[J];機械設計與研究;2015年06期
2 李鴿鴿;劉保國;董亞軍;;磁流變體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綜述[J];機械強度;2015年02期
3 方敏;汪洪波;劉躍;陳無畏;;基于功能分配的汽車主動懸架控制的研究[J];汽車工程;2015年02期
4 王夢琳;孫濤;鄭松林;孫躍東;;基于底盤子系統(tǒng)協(xié)同控制的車輛防側翻性能分析[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5年01期
5 王戡;;饋能式磁流變減振器自供電特性研究[J];汽車科技;2014年06期
6 王修勇;龔禹;孫洪鑫;禹見達;;磁流變阻尼器滯回參數(shù)模型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4年S1期
7 李洋;張建偉;郭孔輝;武冬梅;;四輪驅動電動汽車軸間驅動力和制動力分配[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5年03期
8 陳建國;程軍圣;聶永紅;王保華;;轉向工況下車輛主動懸架的側傾控制[J];汽車工程;2014年05期
9 ZHANG Hailong;WANG Enrong;MIN Fuhong;SUBASH Rakheja;SU Chunyi;;Skyhook-based Semi-active Control of Full-vehicle Suspension with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s[J];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3年03期
10 陳虹;宮洵;胡云峰;劉奇芳;高炳釗;郭洪艷;;汽車控制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姚嘉凌;車輛磁流變半主動懸架系統(tǒng)理論和試驗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2 王昊;整車懸架振動智能半主動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樊祝元;基于可控阻尼器的汽車半主動懸架控制算法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李仕游;基于磁流變阻尼器的汽車懸架半主動控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吳婧璇;基于系統(tǒng)辨識的內模PID控制器參數(shù)整定及應用[D];華東理工大學;2015年
4 邵欣欣;液壓互聯(lián)懸架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421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284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