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電動汽車正面碰撞分析與結構優(yōu)化設計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U469.72
【圖文】:
圖 1.1 事故發(fā)生類型比例 圖 1.2 不同類型事故造成損失比例左右[6]。因此,有限元仿真計算能極大地提高純電動汽車開發(fā)的效率,對整個純電動汽車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1.3 國內(nèi)外電動汽車碰撞與安全研究現(xiàn)狀汽車作為一個移動的載體,其在路上行駛的過程中,車內(nèi)司乘人員的安全與汽車的整體安全性能息息相關。其中,汽車的整體安全性能又分為主動安全性能與被動安全性能。主動安全性能主要通過一些儀器設備來進行保障,如車輪防抱死系統(tǒng)(ABS)、車道偏離預警系統(tǒng)(LDWS)、車身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ESP)等等;被動安全性能主要體現(xiàn)在車輛碰撞過程中,通過自身結構的W'潰變形來吸收碰撞能量以及結合安全帶、安全氣囊來最大限度地保障車內(nèi)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減少對他們的傷害程度。當前,汽車主動安全性能已經(jīng)提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如何有效地提高汽車的被動安全性能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1.3.1 國外電動汽車碰撞與安全研究現(xiàn)狀
圖 1.1 事故發(fā)生類型比例 圖 1.2 不同類型事故造成損失比例左右[6]。因此,有限元仿真計算能極大地提高純電動汽車開發(fā)的效率,對整個純電動汽車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1.3 國內(nèi)外電動汽車碰撞與安全研究現(xiàn)狀汽車作為一個移動的載體,其在路上行駛的過程中,車內(nèi)司乘人員的安全與汽車的整體安全性能息息相關。其中,汽車的整體安全性能又分為主動安全性能與被動安全性能。主動安全性能主要通過一些儀器設備來進行保障,如車輪防抱死系統(tǒng)(ABS)、車道偏離預警系統(tǒng)(LDWS)、車身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ESP)等等;被動安全性能主要體現(xiàn)在車輛碰撞過程中,通過自身結構的W'潰變形來吸收碰撞能量以及結合安全帶、安全氣囊來最大限度地保障車內(nèi)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減少對他們的傷害程度。當前,汽車主動安全性能已經(jīng)提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如何有效地提高汽車的被動安全性能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1.3.1 國外電動汽車碰撞與安全研究現(xiàn)狀
通過節(jié)點相連接。在分析過程中,每一個單元都有與程中的力、位移、能量等物理量進行計算。這些單元組成了龐大的、針對整個部件的求解矩陣,最終得到元法適用于求解具有復雜的幾何形狀、材料屬性和邊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從上世紀 80 年代第一次用分析以來,此后在汽車碰撞安全性研究過程中,有限及。碰撞仿真有限元理論,碰撞仿真中一些常見問題的處、接觸算法、時間步長控制、沙漏控制等進行探討。真有限元理論構形描述學表明,組成物體的基本單元是無數(shù)個微小的質(zhì)點,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進行很好地表征。圖 2.1 為物體微觀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慧;李吉祥;徐博;;基于遺傳算法的錐齒輪優(yōu)化設計[J];新課程(下);2015年07期
2 李永鈞;;沃爾沃卷起“綠色旋風”[J];輕型汽車技術;2012年Z1期
3 葉子波;符興鋒;周斯加;;HEV后碰撞安全性仿真和試驗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11期
4 王進文;;汽車白車身焊接對焊接設備與材料的需求特點[J];金屬加工(熱加工);2011年16期
5 白中浩;陳天志;曹立波;殷文強;;基于正交設計的汽車前縱梁吸能結構的優(yōu)化[J];汽車工程;2010年11期
6 宋松柏,蔡煥杰,康艷;約束優(yōu)化問題的遺傳算法求解[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7 胡玉梅,鄧兆祥,李曉紅,王攀,王勇;微型客車正面碰撞計算機仿真時間與精度研究[J];汽車工程;2004年06期
8 徐敦舸,高衛(wèi)民,李濤;轎車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擬建模[J];城市車輛;2001年05期
9 高衛(wèi)民,王宏雁;PAM-CRASH軟件在轎車白車身碰撞模擬研究中的應用[J];汽車研究與開發(fā);2001年03期
10 何文,鐘志華;汽車被動安全性研究概述[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S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冰戰(zhàn);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張維剛;汽車碰撞安全性設計與改進技術[D];湖南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郜效保;微型純電動汽車電池包結構設計與碰撞安全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2 陶澤;某微型純電動轎車正面碰撞安全仿真分析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3 劉金釗;電動乘用車有限元分析及結構輕量化設計[D];山東理工大學;2015年
4 儀德濤;基于正面碰撞的轎車車架輕量化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5 黃磊;以輕量化為目標的汽車車身優(yōu)化設計[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6 葛東東;電動汽車正面碰撞結構耐撞性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7 姜兆娟;電動汽車碰撞安全性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8 侯永康;基于LS-DYNA的電動汽車正面碰撞仿真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孟政;橡膠彈簧頻變剛度特性及其對地鐵車輛動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10 高彬;汽車正面撞擊的結構耐撞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437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274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