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動態(tài)內(nèi)熱源特性的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溫度場仿真及試驗
本文選題:鋰離子動力電池 + 時變內(nèi)熱源模型; 參考:《機械工程學報》2016年08期
【摘要】:針對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在充放電工作過程中由于熱量聚集而導(dǎo)致的溫度場非均勻性問題,采用數(shù)值仿真與試驗相結(jié)合的方法,基于電池內(nèi)阻溫升特性,考慮耦合正負極耳的熱影響,建立生熱速率的時變內(nèi)熱源模型,獲得更加精確的電池溫度場分布及其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并深入進行溫度一致性分析。以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為樣本,對電池單體及模塊分別進行溫升計算和三維溫度場分析及相應(yīng)的測試試驗。結(jié)果表明:同一充/放電倍率下,放電溫升明顯大于充電溫升,且電池最大溫差隨著倍率的增大而增大;電池的溫升是一個隨時間先增大后恒定的非線性變化過程,且隨著放電倍率的增大電池溫升速率越大;電池模塊溫度場并非電池單體溫度場的簡單疊加,且在相同充放電倍率下電池模塊的熱一致性不如電池單體。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non-uniformity of temperature field caused by heat accumulation dur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 power battery,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est is adopt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emperature rise of battery internal resistance.Considering the heat effect of coupled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 ears, a time-varying internal heat source model of heat generation rate is established, and a more accurate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and its dynamic variation law are obtained, and the temperature consistenc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in depth.The temperature rise calculation, three dimensional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s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single cell and module of a vehicle lithium-ion power battery as a sam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charge / discharge rate, the discharge temperature rise i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e charge temperature rise, 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batter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atio, and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battery is a nonlinear process that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keeps constant with time.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battery module is not a simple superposition of the single cell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 thermal consistency of the battery module is not as good as that of the battery cell under the same charge / discharge ratio.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汽車工程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75170) 廣東省科技計劃(2013B010405007,2013B090600024,2014B010125001)資助項目
【分類號】:U469.7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馮竟陽;戴作強;張紀鵬;張鐵柱;;基于Ansys Workbench12.0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溫度場特性研究[J];青島大學學報(工程技術(shù)版);2013年01期
2 李哲;韓雪冰;盧蘭光;歐陽明高;;動力型磷酸鐵鋰電池的溫度特性[J];機械工程學報;2011年18期
3 張志杰;李茂德;;鋰離子動力電池溫升特性的研究[J];汽車工程;2010年04期
4 楊凱;李大賀;陳實;吳鋒;;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熱效應(yīng)模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09期
5 張遙;白楊;劉興江;;動力用鋰離子電池熱仿真分析[J];電源技術(shù);2008年07期
6 胡明輝;秦大同;石萬凱;楊亞聯(lián);;混合動力汽車鎳氫電池組溫度場研究[J];汽車工程;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勇;李建玲;王新東;;磷酸鐵鋰/石墨動力電池的高溫衰減機制研究[J];材料導(dǎo)報;2016年10期
2 郎春艷;羅卜爾思;;某三元材料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研究[J];機械與電子;2016年05期
3 魏偉;褚建新;王帆;;串聯(lián)式混合動力船舶能源系統(tǒng)運行模式切換策略[J];船舶工程;2016年04期
4 張毅;;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的優(yōu)勢和應(yīng)用場景分析[J];電信快報;2016年04期
5 李爭;邢殿輝;;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熱特性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1期
6 季迎旭;王明旺;孫威;章春元;杜海江;;動力電池建模與應(yīng)用綜述[J];電源技術(shù);2016年03期
7 劉霏霏;蘭鳳崇;陳吉清;;基于動態(tài)內(nèi)熱源特性的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溫度場仿真及試驗[J];機械工程學報;2016年08期
8 魏增福;董波;劉新天;何耀;曾國建;;鋰電池動態(tài)系統(tǒng)Thevenin模型研究[J];電源技術(shù);2016年02期
9 虞跨海;李長浩;程永周;;鋰離子儲能電池放電熱行為仿真與實驗研究[J];電源技術(shù);2016年01期
10 王顯廷;;電動車電池包疲勞壽命預(yù)測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J];企業(yè)技術(shù)開發(fā);2016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暉;張逸成;朱昌平;陳磊濤;;電動汽車電池組熱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年06期
2 李哲;盧蘭光;歐陽明高;;提高安時積分法估算電池SOC精度的方法比較[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8期
3 林成濤;李騰;陳全世;;錳酸鋰動力蓄電池散熱影響因素分析[J];兵工學報;2010年01期
4 李哲;仝猛;盧蘭光;歐陽明高;;動力型鉛酸及LiFePO_4鋰離子電池的容量特性[J];電池;2009年01期
5 秦明俊;朱鵬;于立軍;楊立;陳曉玲;王保峰;;鎳氫電池溫度場及其結(jié)構(gòu)影響的數(shù)值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6 楊凱;李大賀;陳實;吳鋒;;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熱效應(yīng)模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09期
7 張遙;白楊;劉興江;;動力用鋰離子電池熱仿真分析[J];電源技術(shù);2008年07期
8 畢道治;;大容量高功率鋰離子電池研究進展[J];電池工業(yè);2008年02期
9 李相哲;蘇芳;黃繼成;榮蓉;荀小斌;;散熱結(jié)構(gòu)對MH-Ni動力電池組性能的影響[J];電池工業(yè);2007年01期
10 陳玉紅;唐致遠;盧星河;譚才淵;;鋰離子電池爆炸機理研究[J];化學進展;2006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何洪文,孫逢春,張晨光,白文杰;鋰離子動力電池充放電特性的試驗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2 王志福,彭連云,孫逢春,張承寧;電動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充放電特性[J];電池;2003年03期
3 魏學哲;孫澤昌;田佳卿;;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shù)辨識與狀態(tài)估計[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4 牛利勇;陳大分;郭宏榆;時瑋;;基于ANFIS的動力電池充電溫升預(yù)測研究[J];汽車工程;2014年07期
5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于力娜;王丹;張克金;趙中令;陳雷;刁洪軍;;鋰離子動力電池用Al_2O_3/PVDF-HFP隔膜的制備和性能研究[A];201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陳緒杰;李連興;蘇嶺;;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功率性能研究[A];201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記者 周福志;搶占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先機[N];團結(jié)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林若飛邋通訊員 章程;國產(chǎn)電動客車正式啟動[N];深圳商報;2008年
3 記者 趙丹;打造新能源電動汽車產(chǎn)業(yè)基地[N];南昌日報;2009年
4 岳振廷;金龍研制出高能量大功率鋰電池[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董山峰;一項創(chuàng)新成果的非常軌跡[N];光明日報;2003年
6 日信證券 樊愷郁;尋找新能源汽車鋰電業(yè)未來明星[N];證券時報;2009年
7 記者劉其丕;鋰電池混合動力汽車在天津投入運營[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亞飛;增程式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壽命的估算與優(yōu)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鄒春龍;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組工藝設(shè)計與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12年
3 陳梓銘;混合動力公交客車鋰離子動力電池艙的熱特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4 吳向亮;電動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產(chǎn)品認證技術(shù)及評價研究[D];機械科學研究總院;2012年
,本文編號:17419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174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