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利用海拔差異模擬增溫對高山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機碳和有機氮含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7-14 10:02

  本文關鍵詞:利用海拔差異模擬增溫對高山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機碳和有機氮含量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模擬增溫 DOC DON 海拔梯度 高山森林


【摘要】:在2010年5月—2011年4月和2011年5月—2012年4月2個培養(yǎng)周期內,采用原狀土柱野外控制試驗,利用海拔梯度變化研究了溫度增加對川西高山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機碳(DOC)和有機氮(DON)動態(tài)的影響.結果表明:經(jīng)模擬增溫處理(降低海拔)的土壤有機層和礦質土壤層DOC和DON含量在2個連續(xù)培養(yǎng)周期內的各關鍵時期均呈現(xiàn)明顯的動態(tài)變化.海拔3300和3000 m樣地比海拔3600 m樣地土層DOC含量分別增加6.8和26.6 mg·kg~(-1).海拔3600、3300和3000 m樣地土層DOC含量均在第1個培養(yǎng)周期的生長季末最高,分別為408.0、317.9和448.2 mg·kg~(-1),在第2個培養(yǎng)周期的生長季節(jié)中期最低,分別為33.1、32.4和36.5 mg·kg~(-1).與海拔3600 m樣地相比,海拔3300和3000 m樣地土層DON含量分別增加2.3和30.4 mg·kg~(-1).除海拔3000 m樣地以外,海拔3600和3300 m樣地土層DON含量在第1個培養(yǎng)周期內的生長季節(jié)中期最高,分別為65.9和64.6 mg·kg~(-1),在第1個培養(yǎng)周期內的融化期最低,分別為31.9和37.1 mg·kg~(-1).模擬增溫處理增加了樣地內土壤有機層DOC和DON含量,降低了礦質土壤層DOC含量、土壤有機層及礦質土壤層DOC/DON值.土壤有機層DOC/DON值與DOC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與DON含量呈顯著負相關;礦質土壤層DOC/DON值與DOC含量呈顯著負相關,與DON含量呈顯著正相關.未來全球氣候變暖可能通過影響高寒森林土壤溫度和凍融循環(huán)格局,增加整個土層DOC和DON含量,進而影響高寒森林土壤碳、氮循環(huán)過程.
【作者單位】: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生態(tài)林業(yè)研究所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重點實驗室;長江上游生態(tài)安全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關鍵詞】模擬增溫 DOC DON 海拔梯度 高山森林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170423,31270498) 四川省杰出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培育項目(2012JQ0008)資助~~
【分類號】:S714.2
【正文快照】: 溶解性有機碳(DOC)和有機氮(DON)是土壤有機碳庫和氮庫的重要組成部分[1].盡管其占整個土壤有機碳和氮庫的比例很小[2],但其微弱的變化將影響土壤碳和氮的轉化過程[3-4],以及與土壤對接的森林溪流、江河和湖泊的水體環(huán)境[5].DOC和DON含量變化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反饋可以從兩方面體現(xiàn)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倩;吳靖霆;陳杰;蔡武;王昊;陳韋;何云峰;;土壤吸附可溶性有機碳研究進展[J];土壤;201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H.Wu;C.Peng;T.R.Moore;D.Hua;C.Li;Q.Zhu;M.Peichl;M.A.Arain;Z.Guo;;Modeling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temperate forest soils:TRIPLEX-DOC mode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新生代地質與環(huán)境研究室[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彥;太湖溶解性有機質對Cu的形態(tài)及生物有效性的影響[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2 陳賢友;土壤有機氮及其吸附態(tài)氨基酸分布特征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伯群;黑龍江省舉行森林土壤學術會議[J];土壤通報;1964年04期

2 李昌華;;全國第一次森林土壤專業(yè)學術,

本文編號:5406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5406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753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